朝鲜人为什么误读康熙帝

2014-06-12 18:11司马三十五
凤凰资讯报 2014年48期
关键词:朝鲜人金昌使臣

司马三十五

朝鲜国王肃宗李焞患眼疾,于康熙五十六年向清国求请购买治眼药物“空青”(一种矿石类中药),康熙帝专门派人去朝鲜赐空青一枚,并称:“朝鲜国王焞安静奉法,人民爱戴,四十余年国中享太平之福,未有如此之久者,朕甚嘉之。”但实际上康熙帝赏赐的这枚空青全无用处,本来要做滴眼之用,但却全无浆汁,朝鲜君臣绝望已极。但即便是这样,朝鲜方面还是不得不厚馈清使,并派谢恩使带上贡物到北京谢恩。虽然此次谢恩使带去的贡物“抵下次常贡”,但朝鲜为此事前后却花了数万两白银。

对于康熙帝礼遇朝鲜使臣的记录也颇多,如康熙十年,冬至使李柟向朝鲜国王汇报自己受到康熙帝的亲自接见,在接见后清国通官李一善对李柟称:“今日之召见使臣,至念本国民事,且命归告国王者,皆出于亲厚国王,优待使臣之意,使臣亦知此为特恩乎?”李柟自己揣测:“盖彼之招(召)见臣等,有所劳问,似是优待之意。”

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在减免朝鲜岁贡的同时,又命地方官修葺朝鲜国使沿途馆舍,以显其“加惠远人至意”。康熙五十一年,朝鲜使团副使军官崔德中是这样记录朝鲜驿馆的:“察院乃皇帝今以千金,买得村民三大家,合作一院,一行人马裕余止接。而门上挂板曰朝鲜馆,左右书红纸付曰:‘臣节重如山,君恩深似海。其夸矜可想,而亦可痛也!”康熙帝好心花了银子,朝鲜使团却觉得“亦可痛也”。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招朝鲜使团中善射之人到畅春园试射,演练后清通官私下跟金昌业说:“今日之举,前古所无,亶出于皇帝亲爱朝鲜也。”金昌业则认为“试射远人。而无所赉赐,此亦不足贵矣”。而与金昌业同一使团的副使军官崔德中则分析康熙帝招朝鲜人试射别有用心,认为是想偷学射“片箭”(片箭,朝鲜的一种杆短质轻的箭,类似于中国的鞭箭。《李朝实录》中记有朝鲜人怕明人学习片箭之法而左右为难的记录)之法:“令我三人观光,使其虾来夸备至云。此乃学射片箭之法,而自夸其中的之能。而弓矢桶儿,乃我国之制作,勅行时所持来者,而亦有习射之痕云矣。第念此地所畏者片箭,所未学得者片箭,而作此无前之举者,必是看效射法。而竟未晓其意,各尽其法而归,诚可慨然也。”

按着惯例,清国会赏赐朝鲜使团成员物品,但朝鲜人并无丝毫感谢之意。一位朝鲜闵姓左参赞的谥状这样写道:“胡皇例赠银缎,悉归之南汉军需。戏语人曰:‘正宜他日用此易胡人头。”写状者特地提及闵氏的这则政治笑话,并由此对闵氏颇为推许。

康熙帝对朝鲜的优遇,朝鲜君臣一方有明确的感知,同时清国国内对此也感知明确。康熙六十一年,朝鲜领议政赵泰耉谈及:“臣于昔年,奉使燕京,闻彼人称故胡皇,为朝鲜皇帝。盖以胡皇顾恤我东有别故也。”朝鲜人对康熙帝的优遇行为进行归因,进而试图理解康熙帝的行为。从内部归因(也称特质归因)来看,康熙帝一直留给朝鲜君臣性喜自矜,且好名的印象,因此一些優遇行为就会被解释为“其夸矜可想”,或是“自夸其中的之能”;从外部归因(也称情境归因)来看,很多朝鲜人认为康熙帝的优遇是出于战略考略,如崔德中所分析的:“沈阳介在于两山之间,东接我国,西接蒙古,南临辽河,北接戎狄。若不亲和我国与蒙古,则决非可守之地,故即今皇帝款遇我东,亲姻蒙古可知也。”或是如前文所述,朝鲜人认为康熙帝对朝鲜的减免岁贡是在留后路,并认定将来清人败亡之后必有求于朝鲜。由以上的归因结果来看,朝鲜人自然对康熙帝的优遇没有丝毫感戴的义务了。

猜你喜欢
朝鲜人金昌使臣
张金昌简介
灵渠胡人俑与贡道的外国使臣
朝鲜使臣纪行文学中的山东文化元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介绍
——明清朝鲜使臣汉诗整理与研究(20BWW023)
金昌浩、王正油画作品选
美国对日占领时期“在日朝鲜人”政策研究(1945-1952)
金昌浩油画作品选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人移民情况概述赵
论西洋绘画与天文科技知识对朝鲜后期社会的影响
唯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