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垲迪
(上海海关学院,上海201402)
1.自然资源丰裕且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芬兰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8%,500平米以上的湖泊有18.8万个,并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彼此相通的水路;得益于长达1100公里的海岸线,芬兰鱼类资源丰富;在各类矿产资源中,泥炭与铜矿资源丰富,并拥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矿产资源。同时,芬兰非常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政府对其要求严格、具体且及时提供必要的技术与专业知识。芬兰生物能源技术先进,能源消耗的30%来自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得到有效保证且价格增长平稳适度。为更好推动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芬兰规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高到38%,是欧盟该项目标的近两倍。因此,芬兰在新能源开发和使用方面所拥有的技术、市场规模等优势,将有利于中国企业赴芬兰进行新能源投资。
2.经济发展波动较大但仍可控
近年来,芬兰经济发展虽有波动,但仍处于可控范围,2010年芬兰GDP增长3.7%,2011年增长5.6%,2012年增长1.9%,2013年负增长1.35%,但幅度较小,在可控范围之内,且有望迅速复苏,据芬兰经济研究所2013年度报告显示,预测 2014年芬兰 GDP将增长1.6%,2015将增长2.7%。
3.中芬经贸关系发展稳定且经济互补性强
芬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政府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中国已成为芬兰企业的重点投资国家,是芬兰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芬兰也是中国在北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北欧第二大技术转让方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芬经济互补性较强。中国对芬兰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移动通信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附件、家用电器及零件、显示器、摄像机、织物制服装等;中国自芬兰进口主要商品包括手持(车载)式无线电话机、造纸制浆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附件、钢材、无机物涂布纸等。
4.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
从20世纪70年代起,芬兰政府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大幅度提高了芬兰国民的整体素质。芬兰人口约550万,政府每年将5.9%的GDP用在教育上,国民受教育率达到100%。2012年,培生公司公布的全球教育排行榜中,芬兰位列榜首,在经合组织公布的中学生能力评估中芬兰也居榜首,而世界经济论坛也将芬兰高等教育评为全球最佳。在健全的教育机制下,芬兰劳动力的素质颇高,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信息、生物、清洁技术等领域优势显著
芬兰在信息与通信、生物、清洁技术等方面的科技研究位于世界前列。
芬兰通讯设施发达、完善且费用较低,据国际电信联盟公布数据显示,芬兰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TU)排名位列全球前十,这主要得益于芬兰在信息与通讯行业拥有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高技能的工程师、政府对公共研发的大力资助和成熟的开发网络,以及对该行业的巨大需求量。
生物技术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而生物产业已成为芬兰经济的核心部分,芬兰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跻身全球10强之列,其2010年制药市场总值超过16亿欧元。特别是在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人类基因、器官移植、生物材料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在赫尔辛基召开的林业生物产业路演闭幕研讨会上,芬兰经济事务部长Jan Vapaavuori称,全球生物产业将进入极速增长阶段,芬兰的生物产业总值将会翻番,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佼佼者,这将为芬兰创造更多国际商机。芬兰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如Tekes、芬兰科学院、Sitra、Finnvera、Finpro、区域性技术中心和就业与经济发展中心对在芬兰投资制药、生物技术给予非常可观的资金和资源协助。当前,芬兰正在筹划国家生物产业战略,并为投资可再生生物能源提供补助,主要潜力产业包括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及乙醇,以确保芬兰生物产业的核心优势和长期、稳定发展。
近年来,芬兰清洁技术产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12年,产值高达246亿欧元,增速高达15%,已取代森林工业成为仅次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且未来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巨大。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再度将芬兰矿物和金属加工技术公司奥图泰(Outotec)、耐思特石油公司(Neste Oil)入选全球最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百强名单,且分列第三位和第六位。当前,芬兰清洁技术主要涵盖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垃圾回收再利用、清洁生产、材料和产品、咨询服务、水资源管理和废水处理、绿色建筑、空气质量保护、测算和分析等。其中,节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一直是优势研究领域——59%的芬兰清洁技术企业致力于研究提高能效的解决方案;48%的企业业务涉及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转化和运输。这对面临“节能减排”任务重、降耗环保压力大的中国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6.社会福利保障体制健全
芬兰是典型的北欧高福利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体制较为完善,总体上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资助四大方面,基本涵盖“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过程,公共福利部门的总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这种体制可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人的生老病死、失业或丧失工作能力都给予社会补助和服务,有利于社会稳定。
2013年8月以来,由于老龄化问题加重,芬兰不得不削减部分福利项目,但高福利体系仍未动摇——新举措的目的在于精简政府机构,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福利体系的生产率,以确保高福利体制的可持续性。
7.基础设施完善
芬兰基础设施完善,具体体现在交通运输方面:先进的交通设施和物流体系是芬兰的重要优势——公路、铁路、空运、水运等构成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交通网络,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也为它与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欧盟、俄罗斯和亚洲的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芬兰拥有24座机场,其中赫尔辛基万塔机场被誉为世界最佳国际机场;芬兰海岸线长达1100公里,拥有赫尔辛基、汉科、科科拉等主要港口,且完全自动化操作,属于世界上最安全和快捷的港口,如新开放的五萨里港地理位置优越,为8000万消费市场提供便捷的交通连接。此外,芬兰的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效率很高,其电价在欧洲位于最低行列。
8.投资政策优惠
在芬兰投资,外资和本土企业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且政府为外国企业提供诸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投资资助——在地区级开发区中注册的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均可获得资助,大型企业如能对当地就业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也可获得投资资助;业务发展资助——对在芬兰投资建立的企业,企业在日常运营、知识产权开发、国际化拓展、产品开发和流程改进等方面均能获得政府的业务发展资助;新成立公司补贴——在芬兰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可在24个月内获得一笔补贴;节能补贴——如果外资投资的方向为能源效率和节能领域,则在投资成立企业后可获得芬兰相关部门的一笔补贴;税收减免——在芬兰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投资成立企业,企业可按较高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得到税收优惠;贷款担保——芬兰国有金融公司Finnvera为各种规模以及各类行业(基础农业除外)的公司提供服务,包括向新成立的公司和小型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向大型出口企业及其投资者提供出口信用担保;运输资助——在芬兰投资建立的企业的成品需运输到拉普兰(Lapland)、北博腾(Northern Ostrobothnia)、凯努(Kainnuu)、卡累利阿(Northern Karelia)、萨沃(Savo)等地区时,则可获得运输方面的资助。此外,芬兰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Finnvera还将为芬兰出口企业提供优惠信贷、信用支持等服务。
9.政治稳定且政府清廉
近年来,芬兰政府兼顾经济效益和劳动力市场的平稳增长、收入分配均等、社会凝聚力增强等因素,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政治稳定,政府廉洁,芬兰政府腐败现象在世界上属最低水平,如在透明2013年国际腐败印象指数排名中,芬兰与瑞典并列第三,仅次于丹麦和新西兰。
1.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
近年来,芬兰一直处于通货膨胀压力之下,据芬兰统计局统计,如以2005年作为基期,则2009—2013年的CPI分别为:108.3、109.1、113.5、116.7、118.4,即在2009—2013年期间,CPI呈持续上升趋势,表明芬兰一直处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且未来仍将持续,2013年8月据芬兰国家广播电视台的报道,芬兰重要的银行集团OP-Pohjola预测芬兰2014年与2015年通胀率将分别为1.6%和1.3%,表明未来两年内芬兰仍存在通货膨胀现象,但整体趋于缓解。
2.失业率较高与劳动力缺乏并存
芬兰失业率在1994年达到峰值后1995—2013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基本维持在7%~10%之间,且呈现波动态势,2010年失业率又达到一个小高峰,虽然2011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但2013年显著回升。失业率持续高企将不利于国内消费和社会稳定,但可能会降低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赴芬兰投资具有利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目前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致使芬兰劳动力严重短缺,据芬兰政府经济研究所统计显示,目前需要引进1万~2万名外来劳动力,至2020年芬兰劳动力缺口将增至15万人。而根据芬兰现行法规,某个空缺岗位在提供给非欧盟劳动力之前,须优先提供给失业人员,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僵化。
3.外债持续增加,信用风险隐现
据芬兰国家广播电视台报道,穆迪公司仍将芬兰政府长期债务评为3A等级,并认为芬兰信用级前景稳定,惠誉和标普等其他评级机构也给予芬兰政府最高信用等级评定;但不可否认,芬兰债务仍持续增加,根据芬兰财政部2013年8月的预算草案,芬兰政府2014年债务负担或将增至980亿欧元(约合1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亿欧元(约合27亿美元)。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经济持续衰退,如果政府不能有效遏制公共债务,一两年内芬兰信用评级将面临恶化风险。
4.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以国际标准衡量,芬兰仍可对外宣称是收入差距最小的“最平等国家”。但芬兰的收入差距实际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平均减税10%的个税政策影响明显,如2000—2011年中,芬兰中等收入者税率降至20.1%,高收入者税率从33.7%降至30.4%,低收入者只能享受3%的税收减免,而10%的低收入者最不可能受益于税收减免政策,从而使得普通劳动者收入不升反而下降4%。
[1]商务部综合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别贸易报告[R].http://countryreport.mofcom. gov.cn/record/qikan.asp?id=5862,2013-12-27.
[2]潘寅茹.芬兰三大投资地理重心:中美俄并列[N].第一财经日报,2013-10-28:4.
[3]周子勋.中国需在大规模对外投资中做好战略准备[N].中国经济时报,2013-04-09:3.
[4]中国驻芬兰使馆经商参处.芬兰正在努力吸引外商投资[N].国际商报,2013-02-22:A7.
[5]芬兰国家广播电视台.芬兰OP-Pohjola银行预测芬兰2013年经济零增长[EB/OL].www.mofcom.gov. cn/article/i/jyjl/m/201308/20130800269921.shtml,2013-08-27.
[6]夏善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成就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3(12):8-12.
[7]佚名.芬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Z].TRADING ECONOMICS,2014-02-20.
[8]侯丽军.芬兰经济事务部长:希望中国企业赴芬兰投资[EB/OL].www.eastmoney.com,2010-04-30.
[9]张斐斐,王帅.中国赴芬兰投资将达每年1亿欧元[EB/OL].经济观察网,http://www.eeo.com.cn/ 2011/0609/203331.shtml,201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