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驾驭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2014-06-11 04:12叶志英
师道·教研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容语言语文

叶志英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正确理解语文积累,熟练驾驭语文积累,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培养语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的外在体现是“听说读写书”的能力表现。“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肚子里没有“语文”的积累,听说读写书就无从谈起。全国小学语文教研主任崔峦也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可见“积累”对学生以后在语文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代私塾先生的教学模式:先生摇头晃脑领读几遍“子曰诗云”后,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学生们自己诵读,直至能背,背不出就打手掌心,这种打手掌心的教学模式居然也能打出个李白、杜甫、曹雪芹来。这可别轻估古人的“死记硬背”教学法,这样做是为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良好的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厚积方能薄发的效果。可见“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举足轻重。由读至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二、积累的双重性

“积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积累什么呢?一是积累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等语言素材。二是积累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双基”的积累过程不是绝缘分开的两条道,而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如积累一个优美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书写、运用,这样在积累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读”、“书”、“写”的能力。同样,其它基本技能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听、说、写能力的积累,当然也包括了隐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淀等。所以,正确认识积累的双重性,对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娴熟地“驾驭”积累很有帮助。

三、常用的积累方式

听写积累。我的学生一般能很快养成“随时准备老师听写”的习惯。听写的时间、方式、内容变化也较多,有时课前,有时课中,有时课后,以需听写的内容掌握情况而定。听写的方式也较灵活,有时听意思写词语,有时一口气听完整段让学生靠回忆写下来,有时蜻蜓点水般提示关键词让学生补充写完整。内容上有字、词、句、段,或单纯、或综合。凡是听写的内容,学生都较深刻,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背默积累。背诵,自古有之,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千古真经”,是学习语文最实、最有效的策略。而默写则是有效巩固已经背诵了的内容,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正如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背诵和默写,不但是检查积累的方式,其本身也是一种积累方式。背诵前需要读,读的过程便需点滴积累,直至完全内化(死记硬背不是内化)就能成诵。默写的要求更高一层,当学生能够默写的时候就一定能够背诵。教学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我一般都要求学生背下来,特别好的就默写下来。

熟读积累。古人云“熟读贤文会说话”。积累需要多读。课堂上学生的读是积累语言的主要方式。一节没有学生读的语文课不叫教学,只有教没有学,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所谓“以读代讲”即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教学中,对凡是精彩句段,我都让学生多读、熟读,而且根据学生的语文程度提出不同的积累要求,有些只要求读得流利有感情就算达到目的,而有些则要求熟读成诵,那是心领神会的牢固记忆。如《匆匆》一文中对描写时间是如何悄悄流逝的两段文字,语言非常优美,是值得好好去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学中我便采用配乐范读、个人练读、小组赛读、点拨式的引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入情入境,读出文中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还可引导进行学生句式仿说。这样,在读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在运用中不知不觉完成了积累语言的目的。

品赏积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积累语言。遇到精彩句段便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品味、欣赏、感悟,让学生以审美的情感把它积累下来。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段时,我们可采用重点词句的品析,指导学生在读、议、思、品中理解文段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拿《生命 生命》一文来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尾段,感悟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结合文中三个事例的学习,引导学生扣住“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个重点句,联系前文再读再悟,在读品中不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不断加深个人感悟,自然而然地便熟记了这段话,不仅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也达到情感品质、审美品位积淀的目的。

责任编辑 邱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容语言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主要内容
我有我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