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自我防控及学校疏导对策

2014-06-11 03:39杨旭
师道·教研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学生

杨旭

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互联网出现后就一直存在,对于其的解决之道,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的建议,也做了很多的尝试,虽然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对于学生上网必须以调控和疏导教育为主,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进行阻断。在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有效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关键还是要构筑学生的心理防线,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和免疫能力。

一、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自防自控

识利弊。主要是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网络,分清网上的“虚”与网下的“实”,健康上网的“利”和沉迷网络的“弊”,短期娱乐刺激的“轻”与长期个人成长的“重”,网络虚情(学生网恋等)的“伪”与父母温情的“真”,对网络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念,行动上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奴隶。

辨糟粕。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多元化信息流通平台,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目的驱使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平等、自由的获取和发布信息,文化冲突、价值冲突、道德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蛊惑性信息和色情信息更是对学生有很强的欺骗性,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严重误导作用。因此,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自保。中学生滥交“网友”而受伤害的案例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天真单纯、涉世不深,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而网上聊天能给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现实生活中因为耳闻目睹的原因,学生对陌生人具有较强的戒备心理,但对网络交往对象则愿意抱着侥幸的心理,很容易对对方形成一种主观意愿的理想化印象,把个人信息毫不保留地透露给对方,有的甚至相约见面。因此中学生应当对复杂的网络人群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识别真伪、善恶,学会自我保护。

能自律。虚拟社会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需要有和现实社会一样的伦理道德,诸如窥探他人隐私,侵犯他人利益,污辱、攻击他人、危害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等等不道德甚至违法网络行为都是应该受到唾弃的,触犯刑律必将受到追究。因此,青少年应具有较强的网络自律意识,不去浏览、传播不良信息和不实施不道德的网络行为。

能自评。历史上唐太宗以三面镜子的比喻来衡量自已施政的得失,在对待学生的网络行为方面,也应该给学生一面可以全面检查自己的镜子,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网瘾和网络道德自评标准,让学生可以经常对照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自我调控消除隐患和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会自疗。学生出现涉网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受网络的影响致使自身心理出现了异化,轻度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来解决。如学生发现自己有网络成瘾倾向时,可以采用转移法,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或者通过阅读书籍等方法,激发自控能力弱化网络的吸引,再如在网上和别人产生冲突或感觉难于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时,采用回避法,暂时躲开网络,让自己的心情回归平静和理智。

二、学校疏导教育对策

1. 开展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单要开足,而且要开好,其它科目挤占计算机课和放羊式的把学生赶到计算机教室胡乱操作的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在传授计算机和网络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与网络道德有关的自主学习活动,初步锻炼学生系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2. 推动网络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们也应该转变观念,把教与学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如教师设立自己的学科博客或学科QQ群,发布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布置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及提供学习资源链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沟通,以此促进学习,拉近距离,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感受利用网络促进个人成长的乐趣。

3. 德育工作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还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俱进地主动化解网络传媒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责任编辑 罗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生道德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