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并明确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经验,积累幼儿的感性认识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素材。”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因此,老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去感知、观察、探索、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认识经验。例如,绘画活动的时候,我只教给他们画小鸟的一些方法和要领,画的内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选择,结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一张画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形态逼真的小鸟,他们完全靠自己的观察与创作完成了一次活动,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丰富的表象,丰富的生活材料。
激发兴趣,营造宽松的绘画环境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应敏感地捕捉其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让其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作出决定。教师要善于选择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其绘画对象,只要是幼儿喜欢的绘画主题,幼儿能够借助绘画的形式有感而发,往往就会产生积极的表现欲望。
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环境是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例如,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或工具创作同一绘画主题,由此产生的油画棒画、水粉画、线描画、水彩画、吹画、水墨画等可以充分展现不同绘画材料对作品的奇妙影响,从而能够强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想象与创造的冲动和热情。
拓展感受,体验与创造美的途径
教师应善于借助音乐、健康、语言、科学等领域的特点,与美术领域教育有机整合,在注重符号表达这一共同追求中挖掘幼儿创造的多重空间。例如,在画“三只蝴蝶”的中班美术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语言活动“三只蝴蝶”,运用故事连环画、表演游戏等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在倾听故事、表演故事之后再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蝴蝶和花。这势必挑战幼儿在动作、语言与绘画等多种符号体系之间进行解释、表达、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与游戏活动整合也是拓展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笔宝宝喝水的游戏,生动形象地帮助幼儿学会分辨焦、浓、淡、轻等不同墨色的笔画,并给幼儿留下深刻的记忆。
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美术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创造力训练提供了有利因素。我针对幼儿思维及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想象力、联想能力、发散思维、推理判断等方面的练习。我在“变画区”中给幼儿提供不同的图形,启发幼儿想象变出不同的象形物体。幼儿把几根弧线变成了妈妈的头发、弯弯的小河、小蛇赛跑;把半圆变成了小鱼、小乌龟、蘑菇;把圆柱形变成了电池、垃圾筒、木桩;把两条交叉的线变成了剪刀、风车。可见,把借形想象作为训练的手段,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我还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内容,结合我班名画欣赏的教学,我提供了画家毕加索的许多作品,让幼儿观察并大胆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把握评价的尺度,保护幼儿的创作热情
在美术活动中没有评价和欣赏就等同于一棵树只开花不结果,优化幼儿美术作品评价,实施具有发展性的多样化评价,既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热情与能力的重要教育策略。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同伴间的互相评价则能让孩子通过对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引发新思考,获得新知识,创造新方法。
总之,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永恒追求。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为幼儿的创新与创造力发展创设条件,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