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现代的阅读观也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一、尊重学生,提问中落实三个需要
1. 学生的实际能力的需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同一年级的学生,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全体和个体。例如小学课文练习题中已经出现了缩写句子、修改病句等练习题,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超标”向学生分析“句子成分”这类问题,讲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学生肯定不懂。因为这个问题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产生疑问是很自然的。小学生对问题的辨识大多停留于直观和单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反映在对课文的了解、掌握和理解上,就是不善于有机地联系每一个问题,从整体上去把握,从层次上去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大量工作还要放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上。
2. 学生思维规律的需要。教《将相和》,我设计出台阶式问题:(1)如果赵国只有将,没有相,赵国的命运将会怎样?(2)如果赵国只有相,没有将,赵国的命运又会怎样?(3)如果将相不和,赵国的最终命运又会怎样?这种阶梯式的提问,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学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坚持的原则是:不能总是把问题抛向少数优等生回答,而是要利用提问的机会让中下生来解决,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学中来。问题提出、要学生回答时,一定要有时间要求,可以是一排同学一个接一个补充讲;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指定某个同学补充;也可以是分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每个小组回答;还可以由课堂代表主持,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二、遵循教材,提问中落实五个依据
1. 依据不同文体要求设计问题。在教学记叙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记叙的要素和顺序,对不同要求的记叙文,内容上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材和剪裁,突出各类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结构上要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此外还要注意抓住课文记叙的不同内容和特点来提问。
2. 依据教学单元要求设计问题。各个年级的不同单元教材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训练要求,我们在问题储备上要体现单元之间的不同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融为一体,设计问题要因“材”提问,落实每个单元的整体训练要素和单元每一篇课文的具体要求,做到各个单元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的要求。
3. 依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问题。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随着年级、学段的升高,学生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的要求、问题的设计有所不同,这就促使教师提问也有所不同。如《老人与海鸥》,我抓住课文是如何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进行提问,让学生在阅读中、在教师的问题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 依据课文后的练习内容设计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教学问题时,我们要精读课文后面的习题,因为习题是对课文理解考察的一个重点窗口,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依据专题学习内容进行精心的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特别有关于指导学生朗读、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重点语句,积累语言及运用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5. 依据教学需要设计问题。如《少年闰土》,这一课所在专题是“初识鲁迅”,本专题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解,认识鲁迅;继续学习描写人物和基本方法;重点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方法;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留意作者写人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注意照应以上内容,善于立足全文提出问题。
三、抓住主要问题,提问中落实六个考虑
1. 考虑问前认真钻研。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要做到有心中数。问得好与否,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所教内容的理解、体会深不深。教师在问前应切实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这样,“砍柴”才不会耽误功夫。
2. 考虑问中的停顿。在提问过程中应该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时间。提出问题后的停顿,保证学生能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组织语言,不要马上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的停顿,等待适当足够的时间之后,再提出另一问题或继续授课,以便学生回忆、辨别、判断和理解和做好笔记。
3. 考虑问时的重点性。当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只要在某些难字难句,或是估计学生一时未必看得出、读得透的地方,指点一下就行了。提问时切忌设计那种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像什么“好不好”“是不是”之类。这种一问齐答式,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是一种典型的滥问。
4. 考虑问答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要区别情况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全对的,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错的,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解错的方法,及时更正,还要鼓励他以后争取机会,加强训练;错中有对的,既要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与思考收获,又要使之明确那尚未了解的是什么,促使他奋发向上;对却不全对的,应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思考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严谨性、正确性。
5. 考虑提问的拓展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一些自己还不理解或者未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推想,然后求教于同学或教师。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的习惯,并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一步,教学内容、教学工作很自然地延伸到课后,使每一个想提问的学生都有提出自己疑问的机会,并且也都可能得到较为具体、妥善的指点与解决。
6. 考虑问题的启发性。设计的问题应当让学生“想一想”就有“办法”。如果问得太简单、太容易,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难、太深,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不明白,也没有什么好处。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