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锦
舌尖创造的奇迹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这部让万千吃货流尽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回归中央一套,首集《脚步》就取得开门红,全国网络收视率高达1.572%,收视份额为2.54它不仅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像蝴蝶效应一样,增加网络的销售量;综合多家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首集《脚步》播放次数短短几天内就突破1000万次。节目迅速蹿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位,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話题,“舌尖体”的造句形式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火了起来;而随之带动的“边看边淘”的“舌尖效应”更是给了电子商务一次措手不及的巨大商机。可以说,舌尖播什么,什么就会迅速火爆起来。在海外,《舌尖上的中国Ⅱ》也在华人社会和国际观众中引发震动,不仅勾起了全世界华人的思乡之情,更成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部“影像教科书”。
其实早在2013年年初,这部投资只有3000万元的美食纪录片就已经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舌尖上的中国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插播的广告,保守估计,这个由仅30人的小团队打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收益已经达到1亿元以上。
从类型上看,该片属于科教历史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我国制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较多,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大家所熟悉的有《故宫》《圆明园》《话说长江》等。但《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受欢迎程度空前,似乎观片之余仍然唇齿留香,这不禁勾起人们对于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思索。
才下舌头,却上心头:《舌尖Ⅱ》如何打动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Ⅱ》一夜走红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确实在意料之中。“吃”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把“吃”视为头等大事。中国有一句俗语一一“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饮食的重要,也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哲理。《舌尖上的中国Ⅱ》在传递有关饮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讲述中国人的文化和哲思。而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也有着不得不红的“背景”。
接地气:挑战“吃货”食欲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明的古国,从古至今,各种皇家菜肴、名厨大餐,甚至古怪餐饮习俗(如生食蛇胆),传奇餐饮故事(如佛跳墙)等,皆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素材,但《舌尖上的中国Ⅱ》几乎全部弃之不用,一心一意地表现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中国人的餐饮习俗和食材的采集培育,以一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姿态讲述中华餐饮的故事,难能可贵。
《舌尖上的中国Ⅱ》并没有选择让观众望尘莫及的高级食材,它所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餐餐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就是这些让观众随手可得,甚至是不少人都会做的美食,反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大有马上就要吃到的想法。这充分贴合了人们的生活心态。其拍摄选题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与茶余饭后相连。而且其本身与中国历史、地理等元素相融合。无论你去旅游或去考察,都很难知道这些神秘的美味、找到这些人。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舌尖上的中国Ⅱ》绝对是一部既养眼、又养胃的文化大餐。
不仅如此,看似普通,但影片中却将每一种食材都介绍得不普通。甚至有网友称,《舌尖上的中国Ⅱ》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而在这种“理想”之下。“吃货”们除了看到的是香喷喷的美食。更激发了他们对美食的感情和敬意。
有情怀: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Ⅱ》讲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Ⅱ》不仅仅是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存在,更多的体现了温暖和人情味。“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陈晓卿做《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初衷,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采掘食材,进行加工、制作。而总导演陈晓卿也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的这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边看、边饿、边流泪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观众的馋虫。也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越是简单,越是家常的菜肴,反而让人越是容易泪流满面。“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尤其是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亲切感溢于言表,但也让离家在外的莘莘游子更添了一分乡愁。
讲文化:用味觉审美观照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Ⅱ》究其本质其实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舌尖上的中国Ⅱ》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认真劳作的人、天然纯净的食材、满怀爱意地烹饪、安然地享受劳动的果实、充满生机和互助情谊的乡村……这首遥远而又亲切的田园牧歌。让远离故土的人们定下心来,回到朴素的原点,平和地欣赏乡土之味、岁月之赏。
《舌尖上的中国Ⅱ》跳出了一般美食节目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用考究的影像和音乐、充满知识和趣味地描绘各地人们获取食材、料理烹饪、共享美食的场景。贯穿全片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劳动者的焦虑。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普通人平平淡淡又有滋有味的生活。那些劳作的人们在收获时欢欣的笑容。有他们在异乡打工时所不具备的自信和从容。纪录片用视觉语言把很多东西具象化了,比如粒粒皆辛苦,比如莼鲈之思,再比如心忧炭贱愿天寒……
擅包装:影片制作精良,诚意十足
除了在内容上的诚意,《舌尖上的中国Ⅱ》在制作上同样极具诚意。《舌尖上的中国Ⅱ》系列在拍摄上无不追求精良,从选材、摄像,到配音、剪辑,再到后期播放。无不体现其处处追求极致的特点。让大家既没有感到有广告植入的违和感,又不会有那种故设不太高明的悬念,在吊足大家胃口的时候,反而让大家转身离开。《舌尖上的中国Ⅱ》正是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和画面抓住了观众的基本欲望。
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Ⅱ》主创团队历时1年,走访150多個拍摄地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全片共分为八集:第一集《脚步》、第二集《心传》、第三集《时节》、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相互碰撞后形成的美食奇观,在《舌尖上的中国Ⅱ》中可谓蔚为大观。
除此之外,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
唇枪舌战下的《舌尖》:是自卑还是自豪
口诛笔伐:被拔高的《舌尖》
一部作品火到极致,难免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对《舌尖上的中国Ⅱ》抱有好感。抄袭、造假、偏离主题,乃至三观不正等批评接踵而来。而就纪录片本身而言,《舌尖上的中国Ⅱ》相比《舌尖上的中国Ⅰ》。更多的融入了人文关怀。观众对于其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元素则褒贬不一。从已播出《舌尖上的中国Ⅱ》看,故事性、人情味的增加,美食、美味镜头的减少,确实让期待中国美食视觉“饕餮盛宴”的观众。在强烈的心理期待下有些失望情绪。
除了国人热情高涨外,很多外国人也很感兴趣。不过西方媒体的评论总有些阴阳怪调。《华尔街日报》就刊文批评《舌尖上的中国Ⅱ》是爱国主义宣传而非美食纪录片,并将其一如既往地“拔高”到了政治高度。文童了突出CCTV的官媒身份,称其夹藏私货:“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甚至“借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因为该片拍摄了不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港台地区的美食。不久,香港媒体也跟风刊文讨伐《舌尖上的中国Ⅱ》,称“该片可能代表中国政治宣传的新思路”,是一场“舌尖上的统战”云云。
与此同时,继《华尔街日报》和香港《明报》批评《舌尖上的中国Ⅱ》包含了“政治宣传”后,旅美女性主义学者沈睿也于5月6日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舌尖上的中国:有多好?》,批评在这部央视美食纪录片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污染了人们的舌头。他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好吃是好吃,但绝不比舌尖上的美国或舌尖上的法国更好,比起舌尖上的意大利,就更差之千里了。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共存的地方,舌尖上的美国,比舌尖上的中国要丰富多样得多。”在文章一开头就“掷地有声”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其他国家的饭不如自己的。”对她的这一发现,她自己总结这是“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作祟,并称这可能是“中国人将来的文化休克症状之一”。
沈睿的观点看似激进,却也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反舌尖派人士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舌尖上的中国Ⅱ》中过多人文情怀的植入为多少年来被世界压抑的找不到自己文化认同处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的出口,这可能导致“中国人将来的文化休克”。中国人急于让世界认同自己的文化却找不到出口,长期的文化自卑在遇到《舌尖上的中国Ⅱ》这样高品质的讲述自己文化的纪录片后得到了释放,所以大家才会趋之若骛的将它捧到了一个制高点。舌尖越火爆越能体现自卑感的压抑之久。
网友@TreeiNG对此就表示,要对作者抱有同情去理解:“尝试去理解吧。她对中国的记忆都是八十年代的,并且永远的停留在那里了。某种程度,那个年代的移民其实挺悲哀的,因为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文化是那么的自卑,恨不得脱胎换骨去拥抱另一种文化。往往就应了过犹不及这句话。”网友@秋江瞑泊的语言更是尖锐。他套用沈睿的句子反讽道:“急赤白脸想要洗白的华裔优越感自卑感真是坏东西,连舌头都染上这样的味道了!”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才是家
饮食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最初始、最强烈的文化标志。人从出生开始,首先接触的就是母乳然后是食物。食物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最基本的物质。中国有超过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陆地和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数十个不同的民族,百变的地理风貌,不同的气温气候,造就了中国人不同的饮食结构。中国食材品种繁复,制作食物的方法也千变万化,但是对于食物的理解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种族的延续,家的归属感。
其实。味道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是一种乡土情怀的体现。吸引我们的是一种更久远的东西,也许就是“羁绊”。可以说。舌尖的主题永远不是优越感,而是羁绊。羁绊来自于你对于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各地美食观光片。正如舌尖导演陈晓卿强调的那样,《舌尖上的中国Ⅱ》并不是完全的美食纪录片,而是要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美食的意义不仅在于能满足味蕾,更在于令人感受到文化的作用,让天涯比邻之间的感动串联起来。
网友@稚子表示:“说到卫生,印度饭或者卫生状况更为堪忧,但不妨碍几代的印度人到了国外仍然想念家乡的咖喱味。味道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口腹之欲,也是对故乡和亲情的一种维系。牛排在美利坚各地都一味,但是我们知道南方吃汤圆生煎包,北方吃饺子馍馍,这就是乡土情怀。”
网友@秋江暝泊批评沈睿自己在秀西方食物的优越感,却没有抓住舌尖的本质一一对于你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感情。她说道:“我也是一个反对将美食民族主义的人,并一直以此来评价舌尖一一但我实在不知道楼主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之后,西化了味蕾也罢。为何还西化了西方人对于食物的优越感。”
被《舌尖上的中国Ⅱ》勾起的,不止是面对荧屏时的垂涎三尺。还有一种身为中华儿女对中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看的是食物,讲的是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五千年,传统的文明与文化,这样的中国撑得起我们的骄傲。
《舌尖上的中国Ⅰ》的成功让人们对《舌尖上的中国Ⅱ》的期待飙升到了新的高度。作为艺术作品的《舌尖上的中国Ⅱ》被赋予了过多的意义而忽略了美食本身。而将其拔高到民族与政治的高度,就更是有些“别有用心”的意思了。在当今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环境下。《舌尖上的中国Ⅱ》重新燃起了人们对食物膳食的热情,这就足够了。《舌尖上的中国Ⅱ》唤醒了我们对中国美食的骄傲和感动。这对于纪录片而言,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