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志飞
银河系某处,康德拉星门。
星门中间泛起一阵涟漪,周围的星光变得扭曲,一艘旅行飞船从星门中间出现,片刻后完全穿过了星门,它的外表呈流线型,粒子发动机喷射出淡淡的蓝光。
“飞船刚刚顺利穿越最后一个星门,现在在距离地球15光年的地方,”飞船的操作室里,张文自言自语道,“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我只是笑了笑,但是内心却是无比紧张,深吸一口气后,开始对设备进行操作。
聚光器角度调节;
磁场膜片展开;
程序参数初始化;
……
……
“‘魔镜已安全启动。”张文平静地宣布。
“‘老伙计,我们来接你了!”我心中轻轻地说,思绪却回到从前……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当我们可以顺利利用量子纠缠效应,操控那些纠缠成对的原子,使它们跳跃着为我们传递信息的时候,我们便开发出了星际通信网,星际通信网的出现成为人类宇宙空间拓展的强大推动。但另一方面,飞船的速度还仅仅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五,这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软肋。因此,张文和我一起提出了“跃迁门”计划,它的原理和星际通信网一样,也是利用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在出发的星门处把一个物体的所有信息,及这个物体的每一个原子在此时此刻的状态记录下来,之后再同时将其发送到目标星门。目标接收系统在接收到信息后,会把相应的物质从原子级别,依照所提供的信息再组合起来,这样就实现了量子传送,飞船就能在瞬间被传送至很远的地方。
这个计划让我们为之付出了半生的努力,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人类的未来,我们无比快乐地沉浸其中,提出一个个设计方案,攻克一个个难题,构建着梦想的蓝图……
那一天,第一套星门正式开始运行,我和张文也正在操作室内紧张地主持测试……
一个恒星级战舰被用来进行压力测试,测试星门可以承受多大的运载量,同时也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测试参数。按照程序,这艘战舰上并没有搭载任何人,而只是由预先编好的程序指挥,实现自动驾驶。
这艘战舰经历过无数次战役,保卫了无数人的安全,它是我们特地挑选出来执行这次任务的,我们亲切地称它为“老伙计”。
当一切程序准备完毕,进行执行操作后,它顺利地消失在出发星门处,而在同时,它的信息也被发送至1光年以外的目标星门处。
但意外却在这一刻发生了……
由于技术不成熟,“老伙计”在目的星门处重组时,它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星门的运算能力,星门的结构开始变得不稳定,虽然“老伙计”最后顺利成形,但它的发动机实际上已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短时间内将无可避免地落入爆炸的结局。但在爆炸前的最后一瞬间,它还是奇迹般地传回了测试的所有数据,而这些数据对纠正星门的错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后,经过修改的星门,顺利地通过所有测试,在随后的十几年间,星门出现在了银河系的很多角落,为人类的前进铺平了道路。但我们依然没能忘记忠诚执行任务的“老家伙”,可在它爆炸时,竟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数据,这让我们都痛心不已。
不久前,张文找到我,说他有办法得到最后爆炸时刻的影像,他把这个计划称为“魔镜”计划。
计划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光在太空中的速度是恒定的30万千米/秒,但借助星门网络,我们却可以跑得比光还快,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在光的前面,在事故的那一道光的前面到达某个地方,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就能看到爆炸发生时的真实状况,就像我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其他恒星几十年前发出的光芒一样。
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影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道光,这就需要从当时的那道光中提取信息,正确还原出当时的影像,这涉及到对复杂信息进行去噪处理以及相关的算法设计,但这些困难依然没有难倒我们。
事故过去14年之后,我们选择了离地球15光年的地方,因为14年间,那次爆炸发出的光已经走过了14光年,而我们选择在这里与它相会,就是为了见证“魔镜”计划的这一天!
我们将“魔镜”由磁场膜片组成的镜头对准了当时的星门方向,运用相应的程序对采集到的光进行了缜密的处理,包括光谱中所蕴含的信息、各个波长的分布等,并将之显示在显示仪上。一阵无意义的噪声后,显示仪上出现了14年间我们一直追寻的影像,也就是14年前发生爆炸时的那一幕。
显示仪里,“老伙计”的前半身从星门中穿越出来,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是空间的波动呈现出了明显的不稳定状态,紧接着星门便开始崩塌,但“老伙计”依然艰难地穿越了星门,而后,它艰难地将舰艏对准地球的方向。我知道,这一刻,它耗尽了体内最后的能量,将所有的信息发回了地球。几分钟后,预知的结果到来,“老伙计”从内部开始爆炸,绚丽的火光结束了它光辉的一生。
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显现出的场景却依旧震撼心灵。看着这一幕,我和张文无法抑制内心的波动,流下泪来。我端起酒杯,对着张文点点头,痛快地喝下。
正因为这次的失败,我们才能发现技术的漏洞,带来更安全的星际航行,“老伙计”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伟大的牺牲,而这一影像将永远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