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家女儿15岁,从小就比较胖,很可爱,但最近因为邻居一句“最近怎么胖了”的戏言,女儿突然开始赌气减肥,不学习、不吃饭,怎么劝也不听。虽然瘦了几斤,但脸色很差,有时甚至对食物很反感,整天有气无力,我们很着急,却不知该怎么办?
A当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受到的溺爱也越多。但由于营养和健康知识的相对贫乏,中小学生中的肥胖者日益增多,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不吃饭减肥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内分泌造成重大的打击,影响到未来成年期的健康。
青少年减肥心理的分析
1.通过减肥变得美丽自信。青少年正处于爱美的年纪,而肥胖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遭到冷落,被人取笑,这些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其逐渐产生自卑的心理,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的下降。而这些能力的下降,又会进一步使其脱离社会,变得更加自卑。
2.通过减肥,让社会接纳自己。面对当今“以瘦为美”的社会现状,很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减肥才能达到美丽的标准,为社会所接纳。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美丽的外表是最好的介绍信。”通常来看,肥胖者都要面对更大压力。有研究表明,学龄前的儿童就已经对“胖伙伴”有歧视倾向,尤其是那些自我评价很瘦的儿童,对胖孩子的歧视尤其明显。由于周圍同学的议论或取”外号”,对肥胖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乃至自卑心理,进而出现盲目减肥现象。尤其是青春期少女思维活泼、思维能力强、模仿欲强,易受社会舆论影响,也是最容易出现减肥心理问题的年龄阶段。
3.很多青少年并不胖,却也在减肥,这主要归咎于从众心理和竞争的泛化。别人减肥,自己也跟着减,别人减五斤,自己就绝不能输,哪怕皮包骨!这听起来十分荒谬,甚至不可理解,但确实存在。我想这源于学校长期竞争的泛化,而减肥则成了青少年竞争的工具。也有的青少年虽然生理年龄满十八岁,但心智还不健全,人云亦云,别人减肥,自己赶时髦一样的也跟着减。尤其是一些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把减肥当作“先进”的标志。
针对青少年肥胖和减肥问题的对策
接受镜中的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爱美”不如“爱自己”1.作为青少年,我们接受了系统而完整的正规教育,应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许,社会对肥胖有着种种偏见,但我们自己内心应该有杆秤,要对自己有信心,学会爱自己,欣赏自己。
2.保持良好心态。有调查表明,肥胖恐惧症反而会增加肥胖的概率:一个人越是怕自己发胖,越容易成为肥胖者中的一员。对肥胖的恐惧容易引起饮食失调,而饮食失调一直被认为是肥胖的罪魁祸首,所以减肥者保持良好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面对外界压力,即使受到了社会不公正的评价或待遇,也要懂得疏解这些不良情绪,时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另外,在减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瓶颈”现象,此时,也应将心放平和,而不要急于求成,前功尽弃。
3.改善生活方式,积极减肥。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眠缺乏)和饮食习惯最易引起肥胖。比如:贪食、贪睡、偏食、夜宵、饮酒、常吃高糖食物和高脂食物、缺乏纤维素、体育活动少等。因此,青少年减肥要合理膳食,按时用餐,饮食定量,生活规律;平时多做有氧运动,并做到长期坚持。
4.多参加课外活动。肥胖会让青少年产生许多负性情绪,比如自卑、抑郁,而积极地参与多种社交活动,结识更多新朋友则是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一把金钥匙。在活动中,青少年会找到更多的兴趣点,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比如文艺特长或幽默感等等,而不是仅仅固着在“肥胖”这一点上,盲目地否定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交往中,青少年还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肥胖仅仅是众多缺点中一个小小的遗憾,它并不会过大地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
(文/周露霖)(编辑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