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像水一样经营

2014-06-10 19:51金井政明
商界评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顾客销售日本

金井政明

我们生产和销售个性化产品,我们是一家中小企业。

2013年,无印良品的销售额超过了2000多亿日元,预计将来会达到3000多亿日元,但我们不会追求销售额规模,只是追求自己能做到的贡献。尽管如此,我们的营业额还是直线上升。

日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企业,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有很多公司希望经过自己的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但是我们还是想保持中小企业的状态,保持我们明快的、幸福的发展。

“自然”的生意

除了大家常见的无印良品店,我们还有很多形态的店面。

在奢侈品店云集的地区,我们也在销售奢侈品。我们认为:那些为贵族定制的名牌,都是品质优良的商品,但只有富裕的人群才能享受,而无印良品瞄准的则是精神生活、大众生活。

我们有“MUJI to GO”店,其中有700多种与旅游相关的衣服、生活杂货及食品,我们在日本、美国等地开设了23家这样的店。

我们也有饮食风格的店。我们利用这样的商店重新审视当地食材,不用很多肉什么的,目的是希望使大家回味起以前,希望制造出能够让大家感到安心、安全的食材,希望在清洁的空间里让大家用餐。美国的麦当劳等快餐店都是以肉食为中心,我们有一定的反抗之意。

我们的产品中也有房子。我们希望能把产品放到一种精致的框架、盒子里面。我们有四种标准户型,基础结构是统一的。每个户型的厨房及卫生系统都标准化,其他地方则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定制,可以做成单个大空间,也可以隔成两房或三房。

我们想做真正细致的模块化建筑,然后家具可以和这个房子做一体化设计。

我们还有露营地,属于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城市已经变成销售商品的地方,我们要考虑到宜居,所以我们把一些店铺开到了人口比较稀少的乡村。在暑假,孩子们放假,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目前我们在日本三个地方经营露宿营地,现在是亏本经营。

我们现在有一个深山之家的露宿营地,希望在日本高龄化社会环境中给人群这种生活。当然这个产品还不完善,在这里住的话,小孩的教育问题怎么解决?但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脑子里面留下深山的田园风景、自然风光。

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我们有的是自然资源。

无印良品所追求的并非极致的简约,而是将设计的原理隐含在看不见的商品背后,把使用权回归生活使用者本身,这让无印良品的商品能够自然而然地征服人心。

无声的品牌

无印良品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们当时的情况,与中国现在很相近,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高。什么是消费社会呢?

只有成为我们消费对象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但没有消费价值的,我们就不认为它是对象,这就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现象就是我们生产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只有一个消费者,却生产了800份产品,这样必须销售出去。为了销售出去,我们就必须经过各种各样的包装、装饰,然后才去销售,并不是说只要价钱便宜就能卖出去。

这种异常现象越来越泛滥,在这样的消费社会中,对消费者来讲是否真的有利呢?

零售业首先认为顾客至上,只要是客人需要的东西都想销售。这会让人忽略“提高生活的质量”,只想到出售自己的产品。接下来的问题,厂家要考虑产品怎么才能销售出去。

大多数企业喜欢让大家看到它的个性,并在产品上体现它产品的个性。无印良品也要体现个性,当然也会受到客人理念的左右。比方说有些学生用品,学生会在上面贴一些图片,以此来体现他们的生活个性。

而我们认为,不要以著名的品牌或者著名的设计家来做消费上的引导。我们让客人看到产品或商品,并认为值得花钱购买就OK,这是无印良品的一种思路。对于有些商品,客人不太具备判断能力,怎么办?

我们也不可能让100个客人都对我们的产品有充分的理解,有一个客人能了解我们的产品就好。不必要求顾客一定要买自己的东西,我们带着这样的战略观点来开展业务。

一般的商品为了能够销售,会考虑到用广告的方式去销售。但是,把产品特性都放到广告里面,也未必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我们应该考虑到店铺的环境,在那里让消费者体验到商品,这个信息连贯下来,跟商品的造型设计又效果叠加。这样我们的特征就可以形成品牌,这是无印良品的工作模式。

我们店铺的吊牌是30年以前设计出来的款式,到现在还没有发生变化。还有些非常简单质朴的海报,非常直接,将很直率的感情传递给顾客,这在日本获得了大众消费者的认可。

日本的环境问题,曾经一度很严重。我们认为这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人类的问题。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的繁华、过分的奢华,我们希望加入人类创造的因素,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简单、朴素,让生产企业制造有利于地球的产品。我们的生活如果变得美好起来,社会也会变得美好起来。

我们希望将来明晰、充满自信、简单。我们将来怎么生产这种特质的产品呢?

一是制造世界的“无印良品”。我们并不是将东西作为东西而考虑,而是认为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然后去设计某种东西。

我们有时候会将雨伞插在伞架上,但是出来的时候不知道哪把伞是自己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将伞加上了标识,这样大家就可以马上找到雨伞。现在有很多智能电话,我们有一款电话放在桌子上通话就会切断,电话响起时拿起来就可以接电话。拿起和放下也成了电话的功能操作。

二是追求国际化、当地化。基于国际化的试点,发现当地的特色,然后用我们独特的视角赋予普遍性,然后我们拿这样的产品到全世界销售。我们在法国、美国、韩国发现各种各样的素材,将传统与当地的材料、技术密切结合,然后发掘出类似的产品。

有一对夫妇花费一年时间环游日本全国,在各个地方找到各种东西,从细小的地方着眼,找到当地有特色的产品,然后发表在无印良品的主页上。这是顾客与我们之间的通道。

“品牌是根橡皮筋,你多伸展一个品种,它就多一份疲弱”。但拥有从牙刷到汽车7000多种产品的无印良品,它的“无”品牌,反倒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是化繁为简的品牌策略。

在进化中“Play”

商业环境正在发生着的进化,我们必须予以重视、作出调整。

进化一,现在的社交媒体已经引爆一场革命,现在是移动的时代,不能再走单行线了,必须要走双车道。信息的交互是双方向的,就电子商务来说,B to C的概念结束了,现在是B with C的时代。

在1995年还没有现代媒体,无印良品已经跟顾客沟通、交流,然后生产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在开发手机应用软件,可以让顾客和我们进行有机交互,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积分,以后用于购物等等。我们每年20万条信息的回馈,可以反映到经营会议上去。这其中社交媒体功不可没。

进化二,在日本首先强调消费者,现在我们又把消费者叫做我们的伙伴。在我们的店铺里面他们是主角,我们必须要珍惜他们,和他们一起努力来架构组织向前发展。我是从现场工作的第一线做上来,所以第一线的经验让我感觉到现场工作非常重要。这种商务模式就是我们展望全世界、扩展业务的一种武器。这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往往把现场工作者作为单纯的劳动力来考虑。

进化三,“劳动”、“工作”在英语里有三个单词:labor、work、play。Play这个词有玩耍、游戏的意思,当然play也有劳动、工作的意思在里面,比如专业的棒球或者足球运动员,他们通过play获得很高的收入,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play。

工业革命之前只有labor,工业革命以后,labor就发生了变化,工厂的labor说工业革命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权利,他们到工厂把机器、设备砸烂了,这就是从labor到work的时代。

现在日本也有失业的现象存在,比如大学毕业生求职,也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已经没有了。店铺现场工作不是一种labor的工作,是play的工作。play是超过了顾客的想象力的工作。我们店铺里面的工作人员努力与顾客一起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客人接纳我们的建议,这是最大的变化。

此外,无印良品还在拼命构筑全球供应链,包括建立当地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还有离生产地最近的配送中心等等。下订单、发货已经都是全自动化的工作。世界上有许多企业还没有开始做,但是我们已经完成。

这些工作也不是单纯的work,而是以play的方式进行的。无印良品在日本是离职率非常低的公司,而且我们雇佣了很多残疾人,我们立志于让周围的人对他们变得非常亲切。让公司职员感到幸福,是我们的愿景。在日本我们也已经发行股票,各个股东出的钱我们首先用于员工的幸福。

最后我想重点说明,现在很多企业想成为酒那样的公司或者香水那样的公司。这是因为酒有香味,香水有香味,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企业将来似水一般,这样就没有竞争对手。

浮华远去,回归真实。抛弃求新、求异的营销推广,水一样的无印良品始终坚持以内敛的方式展现自身的魅力。它以一种哲学的高度 ,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

[编辑 丁保祥]

E-mail:dbx@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顾客销售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黄金时代》日本版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销售数字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