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助推学校文化生长

2014-06-09 15:06康建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9期
关键词:墙体校园文化装备

康建华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当中,人为创造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的总和,是长期形成的,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等多种层面构成。”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校园文化包括有形(硬性)文化和无形(软性)文化,有形文化如学校的设施、环境、建筑、花木、场馆室所、仪器设备等;无形文化包括制度、组织、观念、风气、舆论、习惯等。中小学教育装备主要包括基础性装备和现代化装备两个方面。基础性装备主要包含实验室、图书馆(室)、劳动技术教室和科技活动室、音体美卫类专用功能室(馆)和文科类专用功能室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即除了在上述基础性专用功能室(馆)装备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外,还包括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演示教室、视听阅览室、软件制作室等专用功能室和校园广播、校园通讯、校园闭路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系统。

教育装备条件环境,对校园文化起着促进与制约的作用。教师群体的文化理论素养、专业技术水平、群体价值观、群体认同感、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貌似与教育装备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教育装备对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硬件文化彰显人文气息

一所学校就如一个大家庭,俨然一个小社会。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构成整体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有其文化生命。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学校大门、楼宇、景观、场地等较大的相对固定的建筑与景观,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格调一致,和谐美观,体现出建筑与园林设计的深厚文化底蕴。切忌今天挖鱼池植花草,明天拆楼房扩操场,想到什么做什么。换个校长换个思路,缺乏长远的有品位的整体构思。这些建筑与景观还要与学校的历史变迁、传统习俗、理想追求等人文属性有机结合,彰显出文化特质。

精心设计“墙体文化” 学校的大门、橱窗、走廊、墙体、电子屏等设施,为校园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可利用空间,可以在上面精心设计一些图案和文字,以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可以按科技、文化、艺术等分门别类。提倡亲和力,切忌口号式。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承包到班级或学科组,做到充满活力,千墙千面。发挥墙体文化的最大教育功能,让无声的符号焕发出更多的文化韵味,真正以墙体文化濡染师生情操。

电子信息化的馆室文化 班级教室、各学科专用室(馆)、图书室(馆)、校园广播电视室等,配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装备,在外观上就充满“先声夺人”之感,让师生觉得学校融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时代,表明已告别“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包打“天下”的旧时代。现代化教育装备是现代学校文化依托的基础,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平台,也同时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教育装备环境与校园文化相互衍生,共同发展。

2 数字化校园拓宽了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空间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被社会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亦可称之为学校精神。具体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现象。现代教育装备环境下,学校人际交往、思想交流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第一,更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思想与行为,有利于及时更改相应的不尽合理的规章典范,更能体现出人文精神。也可以此为鉴,反观学校的决策和自身的思想行为是否妥当。从管理层面来讲,更有利于发扬民主,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第二,作为教师来说,更能理解学校的意图,增进对领导层的信任,避免了偏见与猜疑。同事之间,更能互相理解,取长补短,增进团结。

第三,作为学生与家长来说,通过学校网站、网页,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与老师的要求,有利于家校之间通力协作,良性互动,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摩擦与纠纷。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没有优秀的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而数字化校园,营造出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精神氛围,形成了积极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传统、统一的文化认同。

3 网络互动促进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文化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象。通过网络互动,师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在思想、观念、意识方面产生诸多碰撞。多元化理论告诉我们:各种人类文化的存在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和意义,各种人类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没有一种文化完全是优秀的或低劣的,也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不同的人类文化,我们要认同、学习、尊重和发展。通过网络,单元的校园文化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碰撞,正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校园文化才得以不断发展、完善。对于来自海外的文化冲击,我们要学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爱国强国的思想永远根植于校园文化之中。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消除民族歧视与偏见,尊重少数民族习俗。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其他学校文化,合理借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兄弟学校文化也是经过时间与实践的不断检验,概括出来的,可以合理借鉴,结合本校特色,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这样,通过多媒体网络,校园文化杜绝了闭关自守状态,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了相对先进的本质,校园文化因此得以不断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师生对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

4 装备发展助推校园文化发展

学校装备的不断更新、升级,也会带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当SMART还没出现在课堂上的时候,也许教师能做个PPT用于课堂,就很不错了。但学会了SMART以后,才发觉课件的交互性是非常之强大。可以预想,将来的教室,任何一面墙体或许都是可以随意互动的屏幕,芯片就植于墙体内部,再也不需要拎着笔记本进课堂了。教育技术装备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装备因其产品的时代性、科技性和创新性,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变化。教育装备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学习的认知领域的扩大,学生潜力充分挖掘,教师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使学校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部和谐优美的协奏曲,一块文化气息浓郁的教育主阵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墙体校园文化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防晒装备折起来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