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一、合理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因地制宜,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穴径30~40厘米,深20~40厘米;鱼鳞坑长径30~50厘米,短径30~40厘米,深20~40厘米。山坡中部及15~25°坡地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鱼鳞坑规格同上,水平阶宽1~1.5米,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80厘米。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宽2~5米,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80厘米,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间保留2~3米生土带。
二、适地适树
辽宁省雨季造林树种以常绿树种及萌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如侧柏、黑松、油松、火炬松、花椒等,具体到一块造林地,要适地适树,选好造林树种。苗木应选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I、II 级良种苗木,最好使用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针叶树种苗木应选择1~2年生的。
三、掌握适宜造林时机
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栽后下雨,并有几天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意义。因此,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缓冲,可提高苗木抵抗能力。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四、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密度 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中上部,每亩栽220~330株;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每亩130~160株,株行距2米×(2~2.5)米。
2.容器苗造林 起苗时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栽前撕破袋底部;栽植时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
3.裸根苗造林 起苗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握苗根部。刨深穴,扶正苗木,填土深度达原土痕,踏实。
4.抚育管理 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在栽后2~3天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及时查苗看穴,扒出扶正被冲压的苗木,修筑好被大雨冲毁的树盘。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保墒和清除杂草。
五、雨季造林管理政策
1.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 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应抓住近期连续降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主动打好雨季荒山绿化攻坚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要亲自组织指挥,亲自调度检查,层层抓落实,合力推动雨季造林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2.稳定和完善林业各项政策 对现有林业承包等经营管理体制,要保持政策连续性,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合法权益。对承包经营的合同约定,要依法完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明确责、权、利,奖勤罚懒,提高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
3.大力推行合同造林 以专业队伍造合同林为主,其他社会造林为辅的方式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建造林专业队伍、统一供应苗木、统一整地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抚育管护、统一验收奖惩。在造林管护方面,按每山一名护林员、一间护林房标准,抓好管护工作,确保绿化成果。
4.抓好封山育林管理工作 对全区所有山林实行“死封”制度,大幅度提高山区植被,同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和重大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盗伐、滥伐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林木资源。
5.加强组织领导 雨季造林时间紧、任务重、季节性强,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雨季造林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任务完成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反之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