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莹, 李 剑
(1.齐鲁师范学院经济系,山东济南 250013;2.齐鲁师范学院管理系,山东济南 250013)
一体化应急物流指挥架构
郭 莹1, 李 剑2*
(1.齐鲁师范学院经济系,山东济南 250013;2.齐鲁师范学院管理系,山东济南 250013)
为了实现应急物流最大化协同效应,减少危机损失,基于应急物流性和物流一体化演变的趋势,建立了应对企业危机的应急物流指挥、决策和响应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模块化分析。
应急物流;模型;一体化
应急物流,就是指为满足企业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企业危机事件等所需应急物资快速供给,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危机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1-2]。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性,在突发性环境变化或者突发性企业危机爆发时,时间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要把应急产品第一时间运送到需求地点,实现时间效应和地点效应的最大化是应急物流的第一目标。
与普通物流相比,应急物流具有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的突出特点,因此,建立物流一体化将显著促进应急物流的发展。基于物流一体化的构想,文中首先建立一个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概念模型,然后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的分析[3]。
应急物流属于专通物流的特殊形式,因此,其具备传统物流的一些基本功能,其中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7项主要的功能。由于应急物流强调物流体系的快速响应能力,使得一些功能无形中被弱化,例如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强化应急物流的作用,其应该具备以下特殊的功能。
1.1 快速保障功能
应急物流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体现“急和快”,实现应急物资在基于时间的竞争中起到的快速保障功能,其要具备3个功能:应急物资准备快速化、运输快速化、配送快速化[4]。若发生紧急退货、召回或者需求井喷式增长,同时应急物资储备量有限,可以最快速度通过突发性需求处理机构从邻近地区或国外调拨、征集、网上采购缺额物资。可通过应急保障机构与一些大型的运输公司预先签订协议或临时签订协议,提出紧急运输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将应分发的应急产品配送到目的地,实现应急产品的分发快速化。
1.2 动态适应功能
现代企业面对着动荡的外部环境,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企业面对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动态化的应急物流来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动态环境,整个物流体系以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为基础,随着环境突变和危机发生进行适应性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应急物流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企业对动荡环境的适应性。
1.3 负反馈功能
应急物流是一个具有反馈功能的典型的密闭环形系统。建立应急物流系统的目的不是将危机造成的影响简单地释放到环境中,而其真正目的应该是力求减弱企业危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甚至可以抓住危机背后的机遇,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应急物流的存在目的是收敛企业所面对的危机,并且力争与环境的输入形成良性的循环。
基于应急物流应具备的功能,建立包括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应急物流情报信息中心、应急物流技术服务支持中心、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各地加盟物流中心、应急物流运输配送体系等为基础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概念模型[5],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应急物流中心概念模型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以协调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处理出现的应急事件,同时建立预案系统,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做出提前部署。然而,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运输设施、运输方式均存在很大差异,各地爆发企业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种类也存在巨大差异,不可能只有一个应急指挥中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组织结构
为了给应急物流的实施提供极大的便利,我们将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都处在交通枢纽,我国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占货运总量的比例相差很大,其中公路的运输量自199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70%以上,但进入21世纪以后略有下降,航空运输和水运的比例持续提高,但由于成本过高,仍然难以成为物流业的主力货运方式。
由于自然资源的显著差异,我国物流运输方式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发生自然灾害或交通基础设施可能遭到极大地破坏,例如2008年雪灾,南方许多城市电网瘫痪,电气化列车无法正常工作,只好从新疆等地调集内燃机车解决企业危机,“5·12”四川大地震进入震中的所有道路和桥梁均受到毁灭性破坏,打通通往震中的道路就用了100多个小时,假若企业在成都已经建立了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该对抓住类似的突发井喷式需求会有很大帮助。
各加盟物流中心和企业原则上是采取自愿加盟的形式,不过它们不属于加盟的性质,而应该是直属于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领导的。企业危机爆发时,各加盟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要受到所在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有时甚至需要打破一些企业的编制,组建临时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企业,由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派[6]。
各加盟物流中心、物流企业由于不是区域应急物流中心的直属机构,在具体运作上会有些不便,应该在各加盟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各设一个常驻代表,便于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各加盟物流中心、物流企业沟通。常驻代表作为双方联络人来开展工作,不过常驻代表不止是一个传话筒的角色,是代表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的。
在每个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该有一个机构专管各加盟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开始建立这个机构时可以先列出一份物流中心、物流企业的清单,然后征集这些企业的意见,由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有意向的企业签订一份合同,在发生企业危机时由区域应急物流中心全权指挥各加盟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向各区域应急物流中心下达启动应急物流预案的命令时,涉及到的应急物流中心、应急物流企业临时划归在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下,成为一个整体,区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有绝对的权威履行应急物流的职能。
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下设3个常设机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应急物流情报中心、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
4.1 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从日本对物流发展六阶段的划分看,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综合物流是其所列的第五、六阶段,即物流正走向整合化的阶段。这种整合不仅使企业内部的物流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而且对物流过程的优化涉及到社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这种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应急物流作为物流一个特例,是现代物流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延伸和发展。应急物流要实现“快速反应”的目标,就必须结合最快的信息平台,不能是电视、无线电、报纸等传统媒介,而必须依靠基于Internet网络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通过网络可以最及时的传递消息、发布命令、反馈信息、现场指挥等,实现企业应急物流管理的无时间差作业。
在完成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时,要由各方面专家参加设计和进行指导工作,包括企业危机管理专家、计算机专家、物流专家、网络专家等,具体工作均要由专业人员完成。在初步完成应急物流的信息网络平台搭建后,信息网络平台工作人员要进行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的模拟运行,专家现场指导、评测,不断改进信息网络平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达到开始制定的各项具体指标后才可以正式投入运行。
4.2 应急物流情报中心
应急物流情报中心是一个很重要的机构,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战地记者机构。情报中心应该最大可能性的逼近企业危机发生地点,要尽最大努力得到企业危机的相关消息并以最快捷的方式发送出去。尽量保证在企业危机有预兆时就向企业应急物流情报中心和相应的区域物流指挥中心报告,以便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和部署。
情报人员要有灵敏的嗅觉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情报人员,错报、漏报企业危机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情报人员行动一定要快,最早时刻到达事发地点,以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情报中心要与信息网络平台的工作结合起来,但是前者并不是后者的从属工作,可以说信息网络平台是情报中心的一个媒介,情报中心要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和其它传递信息的手段尽快把情报传递到信息网络平台,并利用DSS和ESS决策支持系统对情报做出快速分析,进行科学的物流决策。
4.3 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
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由熟知物流业务知识和企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形成“智囊团”协助领导机构保持应急物流体系的高速运转[79]。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并不下设分支机构,只设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只要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直接汇总到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由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统一解决,然后将问题结果上交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作出下一步的安排。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可以下设多个小组,以专家组的形式来解决各类问题,包括企业危机管理小组、物流小组(可在按照物流流程进行细分)、应急物流预案小组、计算机硬件小组、计算机软件小组、计算机网络小组、通信小组等,遇到综合性问题,涉及到的小组临时组成一个大组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所有人员仍回原小组。每个小组均设有一个召集人和若干常驻专家,召集人也是该领域的专家,且应该比较权威,若是常驻专家人力不够或是问题较为棘手时,由召集人联系其他挂职专家紧急集合到技术支持中心进行工作。
由通信平台、专家支持、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应急物流包装技术、应急物流装卸运输技术、应急物流物资养护技术等构成的应急物流技术支持中心是充分发挥企业危机处置机构职能的基础和关键。其中通信平台包括CTI呼叫中心、无线通信、传真、可视电话系统等;专家支持主要是物流、企业危机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可以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有效的物流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技术平台要求能方便地实现应急物资在国际国内的网上采购和交易,从而有效缩短应急物资的采购时间。应急物流包装技术、装卸运输技术和物资养护技术要充分体现简洁、快速、稳妥、实用、方便的原则。
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企业相关的管理机构与运作流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需要加强企业面对危机时建立应急物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国外已有的先进运作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理论。
通过对应急物流、物流一体化以及应急物流所应该具备的特殊功能的分析,建立了企业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概念模型,并对每一个具体的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相信对于应急物流体系构建有所帮助。尽管如此,文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应急物流也需要更多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一步的努力,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有可能减少未来企业危机爆发时的经济损失,帮助企业抓住环境突变带来的机会。
[1]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75-83.
[2]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4-167.
[3]王彦新.吉林省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分析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7.
[4]姜玉宏,邱清和,欧忠文.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思路[J].经济物流,2004,9:34-37.
[5]张成福.公共企业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6-11.
[6]毛新虎,何蒙奎,王文杰.重组现有资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J].山西建筑,2004(1):54.
[7]谢如鹤,邱祝强.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管理[J].物流技术,2005,10:78-80.
[8]谢如鹤,宗岩.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5-58.
[9]曾文琦.对应急物流系统特点的再认识[J].中国西部科技,2004,10:53-55.
Integrated emergency logistics command structure
GUO Ying1, LI Jian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Qilu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3,China;2.Department of Management,Qilu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3,China)
To realize the maximized synergies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reduce the loss of crisis,an emergency logistics command,decision-making and response system is established for the enterprise crisis based on the trend of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integration concept.Every modules in the structur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emergency logistics;model;integration.
F 252.5
A
1674-1374(2014)01-0111-05
2013-12-05
郭 莹(1981-),女,汉族,山东泰安人,齐鲁师范学院讲师,齐鲁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方向研究,E-mail:xiaoying1210@sina.com.*通讯作者:李 剑(1977-),男,汉族,山东单县人,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E-mail:ljjns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