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佳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技能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汤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不仅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2全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研讨会报告显示,缺乏父母的关照和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我国共有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5800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与人沟通焦虑、处事敏感、易冲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轻度及以上健康人格问题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因此,转变“教与学”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加强学校生活技能教育,融教育与服务为一体,是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谓学校生活技能教育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给予学生合理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我们陆续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服务教师进行了1~2期的专项培训。截止2013年7月,我们已经对全市近5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021名生活服务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这项工作对均衡城乡教育发挥了积极的意义,对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现将我们多年来在师资培训中的思考与实践和大家分享。
生活技能教育可针对任何场所的儿童和青少年,但是,随着各国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逐步成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最具潜力的场所,也是开展生活技能教育最适宜、最容易取得良好效果的场所。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开展生活技能方面,学校具有以下优势:
1.生活技能教育与学校教学目的相一致
学校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发挥潜能,并为社会作贡献。生活技能教育能很好地帮助学校达到这一目标。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使学生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为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2.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场所
我国小学生入学率已达99%以上。通过学校,能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教育,从而使绝大部分儿童青少年受益。
3.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取得良好效益
生活技能教育的特点是投入少,收益大。所以,学校只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不需要大量新的人力、物力投入,就可在健康促进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4.学校有良好的师资条件,能取得家长和社区支持
学校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这是其特有的优越条件。经过短期培训,这些教师便基本上能承担起生活技能教育的教学。学校又是联系家长和社区的重要纽带,大多数学校在家长和社区中有良好的信誉,容易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些都是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的有利条件。
5.学校有条件进行效果评价
学校可对开设的生活技能教育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评价,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生活技能教育的发展和改进,而且可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向其他学校和场所推广。
6.生活技能教育是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1)提高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掌握处理问题的特殊技巧
开展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使学生掌握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健康问题)的一些特殊技巧,如怎样应对来自伙伴的压力,怎样拒绝不良行为等。下面的模式图显示出生活技能教育把知识、态度、价值观、健康行为等动力因素有效地联结起来,在健康问题的初级预防方面能起积极作用。
(2)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通过生活技能教育,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换言之,通过增强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大量研究证明,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在预防下列行为时十分有效:物质滥用,包括吸烟、酗酒和吸毒;过早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少女怀孕;性病和艾滋病;自杀;暴力行为;意外伤害等等。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于2013年4月对全市45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021名生活服务老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摸底调查。共发放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983份(笔者对其中不能进行书面答题的34名老师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访谈和记录)。问卷共设计问题21个,包括寄宿制学校、学生及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对“生活技能教育”的认知与行为,希望和建议等三个方面。
1.生活服务教师的基本情况
(1)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每学期变动非常大,因为工资待遇极低,连续任职的教师很少。
(2)年龄群趋老化。在50岁以上的年龄群里即将退休的高达85%。
(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79%的老师没有专业学历或职称、职务。
2.教师相关专业素养情况
(1)没有教育管理专业背景的老师占调查人数的65%。
(2)基本了解“生活技能教育”的老师仅占调查人数的6%。
497所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教师的基本构成
生活服务教师的专业认识及行为
(3)高达80%以上的教师完全不了解“生活技能教育”,更不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4)教师获知途径主要是“曾经参加过相关培训”;能够将“生活技能教育”理念与技能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仅占调查人数的3%。
3.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现状
(1)师资队伍不稳定。
(2)专业师资薄弱,难以对寄宿制学校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活技能教育与服务,不能满足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教师培训是解决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状况堪忧这一突出问题的最佳途径。
1.制定培训计划与教学目标
(1)通过培训,让教师系统了解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基本内容。
(2)通过学习,让教师掌握生活技能教育实践原则、方法和实践技能。
(3)通过培训,让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4)通过培训,让教师正确掌握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策略和方法。
2.培训课时及培训班人数
课时设置分两个阶段,主要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培训安排在第一阶段,集中培训40课时,班额人数以30人为宜;第二阶段主要是实践课程,即以学期为单位开展培训内容的课程实践。
3.培训教师的考核
集中培训的考核内容包括:考勤;卷面考核;提交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实践阶段的考核(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案例分享)。
4.培训方式与方法
培训方法分集中教学与分散实践两种形式。它充分考虑教师基本情况,把枯燥的理论学习生活化,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学习激情,采用“人人都要参与”的培训理念设置课程,用案例分享、头脑风暴等不同教学形式把“生活技能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应用性原则及生活实践”等串联起来,用“参与式学习——理解与沟通”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培训达到前所未有的好效果。
5.规范参训要求
规范参训要求主要包含规范培训纪律要求、课堂参与性要求、课后反思的要求以及训后跟踪等几个方面。
1.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的基本要求
对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的基本要求我们主要强调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立足校本、规范管理、注重实践这几个方面。下面以武汉市新洲区邾城四小为例作具体阐述。
(1)转变观念
邾城四小提出了建设“留守学生的家园、幸福生活的乐园、素质教育的学园”的发展目标。“妈妈老师”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包括给每一个小孩子洗衣服、剪指甲、晒被子等,担负起妈妈的职责。这种以生为本,让留守儿童享有“校园如家园”的温暖归属感的做法,才能真正让孩子们“安居乐学”。因此,我们要转变以往人管人的观念,做到以人为本,用心服务。我们要做到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我们要让留守儿童不仅进得来、住得下,还要吃得好、学得棒。我们要通过生活管理凸显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理自立、合作沟通的能力;要通过生活质量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突出校本
邾城四小开发了《养成教育新三字经》《养成教育手册》《优秀学生成长计划》等校本教材,从一年级抓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使文明礼貌成为植入学生生命底色的阳光、水分和养料。这种抓校本课程开发,突出校本的做法,能让学校的生活技能教育更切合学校实际,更能起到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
(3)规范管理
邾城四小制定了一系列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外出请假制度、文明宿舍管理规定、作息时间、卫生清扫值日制度、物品定置管理规范条约等,学生在这些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不仅需要教育,更需要制约机制,因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
(4)注重实践
邾城四小注重学生仪表、语言、动作、习惯的培养,并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注重在实践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见到垃圾要随手捡起,见到老师需主动问好,衣帽要整齐……这些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用。所以,注重实践,也是我们对寄宿制学校生活技能服务的根本要求。
2.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基本内容
“生活”一词,有广泛的含义。这里所指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所谓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的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生活技能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它与个体心理生理健康关系密切,是每一个儿童、少年和成人都应该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现有的各种困惑和问题,而且也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个人的潜能,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社会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总之,生活技能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同理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调节情绪能力、缓解压力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对学生进行内容广泛的教育活动,如环境教育、就业指导、维护正当权利、促进和平,从而有效提高我国跨世纪一代人的生活质量,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