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宝良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主任、研究员,长期在国家信息中心从事宏观经济和计量经济的分析工作,1994—1995年在日本国际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任访问研究员,曾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研制和比较研究。在2000—2004年曾经任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组的组长,一等秘书。
一季度的经济形势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一季度工业增长速度是8.7%,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一季度的工业下降的主要行业有采掘业(煤炭和铁矿石)回落三个百分点;冶金业,主要是粗钢的产量大概下降了6.7个百分点;建材业,包括水泥、玻璃都下降了大概6个百分点;制造业,冰箱、洗衣机、计算机,电子电器一部分产品,下降的幅度也比较大。算下来,这几个行业产值的下降把1—3月份的工业拉低了0.6—0.7个百分点。如果这些行业处于正常水平的话,工业下降的速度是非常低的,反过来也说明其他的增长,包括现在讲的一些新兴行业,医药、电子信息等以及装备制造,这些行业的增长速度还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从这一点看,这几年中国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步伐还是在稳健的往前推进。
从出口的角度看,中国的出口一季度下降太快,下降3.4%,去年1—4月份,套利资金进来以后,出口大概多增了600亿,进口多增了400亿。把这个因素去掉以后,今年1—3月份实际的出口增长速度大概接近7%,我们估计在6.5%左右,这与全球的贸易增长速度在4.5%左右的水平基本合理。另外一个指标是出口交货值,大概是四点几,按照这个速度下来,正常情况下是在这里面再加上两个百分点就是初步增长速度。所以,尽管在统计上看,进口出口增长速度放缓,如果去掉去年的套利因素,进出口的速度实际上基本正常。基础工业的下降和GDP的下行主要反映在投资上。1—3月份投资增长速度回落,不变价大概回落4个百分点。
投资中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大的领域都在往下降。制造业在降的同时主要是稳定在15%左右,房地产下降的幅度比较快,到了4月份当月房地产的增长速度已经回落了14%,可以看出房地产的下行速度比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比下降,但是月度的数据上升,3月份的速度明显加快,很重要的原因是3月份当月资金到位率比较快,特别是财政的预算支出到位率非常快,拉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资整体增长速度在放缓,但是制造业投资比较稳定,基础设施的建设略有抬头,下行的是房地产。
从库存的角度看,今年3月份的数据没有出来,1、2月份跟去年同期相比总库存没有做大的调整,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一季度的下行主要反映在投资上,投资中的房地产投资下降比较严重。什么原因导致投资下降这么快?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下降,马上对冶金、建材的需求就下降,这些行业的增速就下降。工业生产跟需求完全连在一起。如果按销售额除销售面积,房价的增速是下降的。
到底投资如此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有合理性? 短期有四个因素导致投资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中国的货币资金增长速度在去年的上半年,还有社会融资总量在去年上半年都比较快。去年特别是一季度M2的增长速度接近6万亿,二季度、三季度基本上在3—4万亿,这个资金放出来以后,往往半年以后对经济发挥作用。今年上半年,资金到位率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财政资金,去年下半年为了调低预算,上半年财政收入一直没有达到预算目标,下半年开始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这两块在减慢以后影响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投资的增长速度。第二,中国实际的资金成本到现在是非常高的,包括五年期的利率没有下来,最近这两三周短期利率下来了,但是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还是很高,大家普遍反映资金成本这么高,有可能把房地产的价格继续打压下来,对实体经济进一步的投资带来风险。利率为什么这么高、资金成本为什么这么高?有四个原因:一是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往往会升高,这是我们要付出的改革短期的代价。二是在这期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流了一部分资金。三是相当一部分对利率不敏感的行业把资金吸走了,这里主要是产能过剩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的投资企业。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和一些影子银行,通过这个渠道把部分资金吸走了。一般来说,中小的房地产企业的贷款率一般12—13,大型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也在10—11,通过影子银行带来融资的,至少要加上几个百分点,地方政府融资的利润可能达到10%。这么高的融资成本,把一些资金吸引到这些行业中去,导致需要资金的一些中小企业的利率在上升。四是相当一部分银行到了月末和季末还在冲时点数,拉存款。还有无风险的利率比较高,一般老百姓去银行买产品,接受的利率在5%—6%之间,把整个成本给拉上去。这里面有合理的成份,也有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不合理的成份:影子银行存贷比的指标应该拿掉,对利率不敏感的部门必须要加快改革;无风险利率这么高,有一些银行担心信用风险,要么不贷给你,要么要更高的议价。房地产是对利率最敏感的一个行业,历来每一次只要把房地产的按揭贷款率降下来,首付降下来,房地产马上暴涨,只要一控,房地产就会跌,出现短期的调整。
今年以来,过去唱空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像格鲁克曼和艾根格林还在唱空,一些过去比较看好中国的经济学家,像希勒·费尔普斯、史蒂芬等,他们也觉得中国经济也面临一定风险。这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学方面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在资金的预期上有一些调解,这往往会对一些公司、小私有(公司)带来一些影响。
最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今年在调整,从发展中国家转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原来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最多是主权债务风险的问题。特别是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好转,但是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从过去五年没有调整,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价格没有调整,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企。这也在暗示中国,过去五年资产价格没有调整过,在中国说资产价格调整很明显不是股票市场,而是指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国家面临比较大的调整,短期加息,长期靠改革。暗示对类似像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着价格调整的压力。endprint
为什么今年的出口,如电视机、电冰箱,整个的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下降,与发展中国家降速有关系。从2010年的4月份,人民币开始大幅度的升值,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升到2014年2月份,升值的幅度在23%左右。人民币2014年3月份当月大概贬值了1.8个百分点,短期的贬值对于长期拉动出口肯定有预期作用,但不可能马上发挥作用。出口总体上是符合要求的。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发生变化造成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速度放缓,从常规来看是产品过剩、地方政府融资难的债务问题、影子银行、房地产的风险这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影响投资。
个人认为,预测二季度甚至下半年的经济很重要的是看房地产的投资跟房地产的价格,而这与短期的资金成本高企有直接关系。房地产不会出现暴跌的情况,过去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刚性需求影响中国房价上涨40%,而刚性需求是用的城镇化率加上年龄、人口到23岁的人口增长速度,把这个作为刚性需求来解释;这个原因在发生变化,1981—1991年的婴儿潮基本上已经结束了,23岁以上的人口在下降。从1981—1991年每年增长2300万人减到现在平均每年增长1800万人,对于住房需求的套数下降了2万多套,这是一个转折点。投资性需求加上改善性需求大概占了30%,房地产的价格占了30%,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房价可能是处于一个下跌的趋势。房地产的需求略有回落,但是房地产的供给这几年是增加的,保障性住房每年大概有500万套,商品房每年供给1100万套,再加上要开征房地产税的政策,过去闲置的房屋就出来了,短期房价可能会出现下降的现象,但是我个人认为在供需关系上,不会出现集跌的可能性,今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长速度会继续放缓,不至于出大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预测,今年上半年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基本增长速度可能跟一季度差不多,接近7.4%,不会低于它,还是一个稳中趋缓,基本处于调控目标的情况。三四季度还需观察,依赖于货币政策,风险实际上也在这儿,短期很大的风险是房价会不会暴跌,引起房地产的需求量下降,销售量下降。房地产投资下降过快,也是一个风险。在上半年五六月份以前,大概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稳定到现在就可以,同时要在短期之内一个很重要的是能不能引导利率下行,给市场一个预期,不至于使房价下降过快,带来信用风险的问题。从货币政策上是要适当的引导利率下行,在这个过程中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范围。人民币汇率浮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得货币政策独立。在外资的流入,资本管制管不住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汇率浮动的加大来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利率下行引导成功。同时M2的增长速度现在12可能偏低了一点,很多人讲货币是宽松的,信贷是紧的,表现在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下行,实际上是很高的。很多问题是经营体系之间的问题,还有对利率不敏感的企业造成的,短期之内,央行除了把货币供应量适当的调控以外,首要的应该修改中国的商业银行法,取消存贷的比例限制,不要有贷存比限制。这样就可以使相当一部分资金主要去撑这个资金数,把资金成本往上抬。对个人的违约的信用风险要打破刚性兑付,使得一部分资金回流到正常的银行渠道。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得加强监管,使得各种“宝宝”资金,刚才说50%的“宝宝”资金一定是到商业银行去了,所以支持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同时这些办法看看能不能引导利率能够适当的下行,能够稳定经济预期,不至于使风险暴露得过快。
至于是不是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甚至是降息,还为时过早。最终,全年的GDP可能在7%—7.5%之间,但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存在,主要还是在投资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定住也是政府的目标,核心看投资就是看房地产,房地产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从去年开始大家对房地产的价格的看法已经开始改变。甚至有一些像李嘉诚这些大鳄们,也从中国的房地产开始转移,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相当一部分的房地产又开始大量的买地,去年1—10月份一直在下降的时候,11、12月份突然就暴增了,今年1季度卖地的钱又达到了1万亿。搞不清楚是哪些房地产企业在这时候还敢以那么高的价格去拿地,是不是国有企业,是不是央企,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如果这些企业继续拿地,今年下半年这些企业一定要出事,房价在下跌,你高价拿地,这本身就是有风险。尤其是如果明年一月份还在拿地的企业一定会出事的。
既然有了对房价下跌的预期,货币政策适当的调整是应该的。过去稍微一放松,房价就涨,现在预期已经开始转变,通过这个办法能够使经济平稳的着下来。风险在房地产上,只要调整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对中国经济还是要抱有信心的。中国经济保持持续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还是可以期待的。
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工作。1984—1999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从事研究工作,1999年3月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参加了从“八五”到“十二五”规划的有关研究文件起草,多次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
第一季度的数据好于预期,未来的经济走势是趋稳。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担心明显增加,而且预期中国经济有比较深的回落,第一季度的指标从1—2月份的工业增长情况来看是在7.2%—7.3%,而且未来有一些担心认为会落到7以下,但是第一季度实际的指标比这个预期要好,比如GDP增长率是7.4%,特别是从3月份和1、2月份的指标对比来看,经济确实有一些回稳的苗头,比如工业增长率3月份是8.8%,比1—2月份的8.6%略微提高了0.2个百分点。消费的增长保持了一个平稳,而且稳中略升态势。消费的实际增长率1—2月份是10.8%,3月份当月按照可比价格是10.9%。与消费相联系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从第一季度公布的情况来看,继续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态势。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就业340多万,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4万。
收入、就业、消费这三个指标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稳增长的底线确定为保就业,这非常关键,保证了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平稳增长;而中低收入群体对消费是一个非常主力的方面。这方面收入的平稳、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的稳定,对于整个消费增长的稳定至关重要。稳增长、保就业的成效,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果对未来消费的平稳增长会进一步的提供支持。餐饮零售业去年受到八项规定的影响,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做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基数的改变,也在逐步恢复当中。从3月份的指标来看,有明显的改善。endprint
另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基于装修等等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中表现出的因素可能会有所减弱。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消费在未来的增长应该是基本走稳的一个趋势。
外贸出口,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从数据来看,确实令人担心。比如说1—2月份出口同比是负增长,按美元计算是1.6%,3月份当月按美元计算是负增长6.6%,负增长的程度在加深。出口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确实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在干扰,去年虚假出口,所谓的一日游,为了调动热钱流入,实现结汇的需要,采取措施,获取一些出口凭单,这种活动使得我们海关统计的外贸出口数据存在不少虚假的成份,去年第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21%多,有很多虚高的因素,海关总署加强了监管,今年的一季度出口当中不再包含这些数据。因此把不可比因素剔除之后,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还是一个正的增长。
今年加工贸易的出口下降比较多,这和“热钱”向外的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从过去的经验看,当热钱外流时,会高报进口,低报出口,加工贸易企业把一些价格做了调整之后就可以实现这一点。把很多的用汇额增加了,出口收汇额减少,恰恰和现在热钱外流或者国际资本外流的趋势是相一致的。这个因素对于第一季度出口数据的影响也应该予以关注。把这些因素剔除,从今年第一季度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2%,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5.1%的情况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验证出口的增长,实际上它是在低位向好,这和世界出口企业竞争力逐步的转换也相关。最近几年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弱,我们基于研发能力的提高,基于品牌竞争力的提高,基于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和成本管理提高等等,所逐步积累起来的一些新的出口竞争能力也在发展。随着这些能力的发展,在东部,特别是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等行业,出口增长都出现一种逆势上扬的趋势。
基于这些因素,可以判断,未来出口增长总体是低位向好,比如全年的增长仍然可以达到去年的水平,7%—8%之间的增长水平。从投资来看,今年1—3月份的投资增长比1—2月份回落,这确实是值得关注或者值得担忧。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1—3月份是17.6%,在这个下降当中可以看到,有些部分是在走稳或者在回升。比如说制造业的投资,1—2月份同比增长15.1%,但是1—3月份同比增长15.2%,制造业投资增长从月度之间的变化来看是回稳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按照一些数据的汇总分析,1—2月份是增速提高了1.8个百分点,这和我们预算内资金的到位包括两会之后稳增长各项措施的落实可能有一些关系。
现在的问题就是房地产投资。1—2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9.3%,1—3月份同比增长16.8%,房地产投资的回落应该说是第一季度投资回落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因素看,对于未来的投资走势可以做一些简要的分析。首先这三项投资之间内在存在一些联系,主要是在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而过去多年的分析,我们发现制造业投资首先决定于产能利用率的变化,制造业之所以要投资就是要对产能做调整。而产能利用率的情况又和开工率的情况紧密相连。开工率的情况和各类订单相关,这和需求比如说出口的需求、消费的需求、投资的需求相关。而投资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这两部分投资对企业订单有直接的影响。这三项投资当中,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是更有主导性,而制造业投资具有一定的从属性质。我们说具有主导性作用的投资,首先基础设施投资从未来来看,总体是走稳,在今年“两会”针对形势变化所做的一些政策储备是有关系的。比如说预算内的投资资金增加到4576亿,而且今年的赤字水平绝对水平比去年增加1500亿元。财政政策相继调整的余地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另外,今年在重大的水利、电力建设方面也有必要的项目储备,包括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还有和新兴城镇化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在这个背景下,尽管现在有一些担心,地方政府由于地方债的处理,包括土地财政的萎缩,可能对投资能力会有影响。但是如果把中央财政、预算内的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好,今年预算内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道路、交通、电力、热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这些投资的增长仍然可以保持一个总体平稳的走势。房地产投资对整个投资的走势是起另外一个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个人认为房地产目前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过程,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和房地产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过去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一二线城市发展空间日益狭窄之后,开始抢抓城镇化的机遇,向三四线城市转移。这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把城镇化简单的理解为一种造城运动是相关的,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地方政府这样一种造城运动结合,导致了在三四线城市楼盘的建设发展比较快。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增长水平下台阶的过程,就是从10以上的高增长区间回调到7、8的中高增长区间,因此我们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不是在加速,而是在减速,因此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和造城运动有一定的脱节。这个脱节影响到就业、城市人口或者城市各种刚性、居住性需求的相应增长。过去几年确实有一定的投机投资性购房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形成支持,因为三四线城市基本没有实行限购的政策。这种买房是受预期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对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失望,这些需求很快在减少。因此现在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卖房难的问题,在三四线城市不缺少建房的条件,但是缺少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3年初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回归一二线城市,这样在一二线城市原来的发展空间不足的背景下,发展空间拥挤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剧,如万科去年在北京的拿地,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是2012年的三倍,今年第一季度土地销售收入还在增加,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这个地方确实发展空间狭窄,但在这个地方竞争发展的房地产企业非常多,原因是一二线城市不缺少买房需求。
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发展,最后基本上表现为大城市主导,每个城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能力有区别,这和行政级别有关系。直辖市政府配置资源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比省级政府好,省级政府比地市级政府要好。所以率先发展的是30多个副省级以上的城市,所谓的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比较好,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比较好,吸引制造业服务业的企业愿意到那里发展,当产业主要在这个城市聚集时,就业和人口必然向这个城市聚集。去年城镇常住人口是7.3亿,其中接近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些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现在有人口负担过重的问题。像北京去年常住人口2130多万,而且没有拿暂住证,实际在北京工作发展的还有800万人左右,加起来接近3000万人,这样一二线城市的问题不是缺少买房需求,而是缺少房地产发展的空间,特别是是土地。北京五环之内基本上没有多少地拿来建房,五环以外的地块生地变成熟地,就要通水、通电、通路、通油、通商,包括一些写字楼都配套的话,没有一个大的规划的调整,没有大量的投资和相当长的时间,很难到位。所以现在一二线城市主要的矛盾还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矛盾。endprint
今年年初的政治局会议强调,对房地产市场我们要做好政府应该做工作,特别是在保障供给方面要下功夫:一是保障房的建设,特别是围绕棚户区的改造相关的住房建设,二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商品房建设,特别是普通商品房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一二线城市不是绝对没有发展空间,北京过去建设供地大概是15%左右用于住宅建设,大都用于工业、商业建设。现在随着发展理念的改变和经济功能向周边疏解的开始,可能有更多的土地资源能够通过结构的调整来支持住宅建设。其他一二线城市也有类似的条件。在这个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或者行业的转型升级在目前发展空间有限,而新的发展空间,就是说一二线城市对三四线城市的拉动,“城市群”为主题形态的发展还有待时日,这个发展空间有一个收紧的过程或者变得狭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它的竞争整个行业之间的洗牌必须要开始,或者必然会开始。这个开始会导致房地产包括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水平有一定的下降,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温和的调整,这个过程不会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样出现楼市的崩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多年调控,主要是居住性的需求在主导。投机投资性需求对中国房地产,特别是对房价的基本走势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这个背景下,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主要还是逐步的扩展发展空间的调整,这个调整首先在一二线城市有一定的潜力,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逐步的把城市群的发展空间拓宽,给房地产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长在第一季度的水平上大体是走稳的,未来不会出现持续的快速下降。
基于这个分析,未来中国经济是一个总体回稳的态势,围绕着7.5的水平线,小幅波动,全年的增长水平应该在7.5左右,比去年7.7的水平是略有回调。此外,中国经济发展今年更值得关注的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比如过剩产能的调整带来的市场出清、必要金融泡沫的捅破,它对整个增长稳定的影响,包括和地方债相关的资产、在建项目,这样一些清理调整,包括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地方债发债制度的完善融资能力的转换,这里面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是这种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只有在这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才能够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容、经济增长的模式、经济增长的效率。而只有这些改善了,才是稳增长最可靠的基础。
诸建芳
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执行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长期在中信证券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分析师排行榜当中多次位列三甲,在金融市场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
第一,一季度经济从预期和数据来说确实有一点超预期,市场一直预期是7.3,最后出来是7.4,整个经济7.4的数据是在政府调控的目标合理的区间里,但是总体上这个数据还是略微有一点偏弱的。一是从7.4和7.5相差,环比是只有1.4环比的增长,折合年利率只有1.67,战略上还是比较低的状态,从增长来说并不是那么高。二是从经济的趋势来看,二季度三季度往后看的话,经济的走势从环比来说略微有一点改善,从同比来说还是略微有压力,因为到二季度时去年环比是1.8%的水平,三季度是2.3%。从经济的走势来看,二季度环比可能比一季度有一定的改善,如果达不到去年的水平,意味着同比的增长会比一季度要低。如果要达到一季度的话,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从经济本身的走势的态势来看。三是从增长来看有偏低的重要的方面。从通胀的角度来看,一季度CPI2.3,相对温和,不是说很低的状态,如果把它的环比折年率的话只有0.6%的水平,是很低的状态。从PPI来看,负的是三年,实际上连续看的话,至少超过两年24个月以上的连续负增长的状态,这也是比较明显的价格走势方面并不太好。CPI、PPI是反映局部性价格的体现,但是如果看GDP的缩减指数,一季度是0.4,逐步已经趋紧0的状态,这种状态跟过去或者正常情况下整体的GDP的缩减,反映整个经济的价格走势,这个明显有一定的偏低。再看产出趋势,2012年差不多是连续八个季度为负的,价格本身也是经济运行当中的反映,从这些数据来看,可以看到经济已经开始逐步有一点偏弱的趋势,是比较明显的。我们从这一点来看,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增长方面还是有一点增长动力不足或者需求不足反映比较明显。从压力和风险以及问题来看,增长还是有一定的问题。
第二,从就业来看,虽然新增就业状况不错,但是从微观,从草根的调研和其他方面来看,就业方面很可能也没有像数据反映得那么好。因为目前的经济增长如果从低端劳动力来看确实还不错,这可以体现出工资的增长方面来看,可以体现出来供需方面和就业状态是不错。如果看两端,另一端大学以上的学生的就业,那部分从数据公布和实际就业的状况,很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低端劳动力里面,现在比较好的是20—45岁这种年龄段的就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劳动供应方面还有一定的偏紧,从中国的现实来看,45岁以上,从中国人平均的寿命来讲至少要到70岁,45岁以后到70岁这一段,从现实来看要自我养老或者整个社会来保障他,或者提供养老的条件还不具备。这一部分人也是处于一种就业状态,现在看上去有的是离开了就业和经济的活动,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这并不是主动的,是一个被动的或者其他的条件影响下退出的。总体来看,这一部分人还是劳动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劳动资源和养老保障负担的角度来说也不具备年纪轻轻就可以养老的状态。如果考虑到这些就业的因素,很可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还是需要的。结合经济有一点下行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从政策含义来说,政策对增长有一定的支持,不会出现进一步的往下下滑的状况。
第三,经济性结构来看还是有比较积极正面的结构性改善。除了统计局统计的最终消费的构成来看,从产业层面也反映得比较充分。投资方面,一季度比去年有所放缓,投资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房地产的投资放缓,从结构来讲,一季度的投资放缓基本上可以用房地产投资放缓,全部可以解释整个投资放缓的状态。除此以外,从结构来看,投资虽然整体上是放缓的,但是从投资的结构来看,服务行业的投资增长保持非常不错的状态,整体投资水平还是明显高出,这具有一定的趋势性或者有比较稳定的放缓趋势。服务行业,不仅反映在投资上,也反映在消费上,基本上是商品类的消费,如果抛开这一部分观察服务类的消费,总体还是不错的状态。endprint
从投资、服务都可以看出,另外也可以印证的服务消费的价格,虽然整个通胀水平有所放缓,但如果看CPI的构成,服务类的价格还是一个趋势性上升的状态。这里面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服务消费的需求方面比较好的一种状态。整体都可以看出来服务行业比较好的一种结构方面的改善。这比较值得关注。如果从事投资或者资本市场,这一部分更值得关注。总体上是结构方面的亮点也非常明显。
从政策或者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也是在加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它的景气和改善的状况,从现在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税收政策的调整,营业税转增值税基本上也是在服务领域里面。还有一些鼓励性的措施,如产业领域的放松,等等。结构的这种改善,这种趋势性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经济整体上有一定放缓,结构来说还是有亮点的。
第四,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来看,按照目前增长运行的态势,在政策方面是做一些微调或者预调还是需要的。从时间窗口来说,二季度是一个时间窗口,去年的三季度经济有明显的加速回升的状态,如果政策方面微调,到了三季度经济从同比来看会有压力,看上去会明显的往下放缓的状态。二季度是7.2的增长预期,从环比来看是改善了,同比是跟一季度保持持平的状态也有一定的困难,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回落对整个投资向下的带动和放缓的状态可能会比较明显。这个因素从短期来看,即使政策方面有一些结构性的调整,这种状态可能也还是会出现,惯性的还是会往前再走一段。从增长角度来看,还是需要政策做一些微调和预调。有两类政策,一类是结构性的,以长带短,从中长期来看这些投资的安排是比较需要的,包括像中西部的加强基础设施,东部城市里面基础设施的加强,现在一线城市从现在的现实和国外的比较来看,基础设施的强度也是不足的,也是需要补强的。对短期来说是有利的,对投资有一定的带动。稳增长的话,最核心关键的其是投资方面。还有服务领域,不是没有需求,是供给短缺或者供给不足带来的需求不能释放,这一部分加大一些力度的话,也是可以把应该释放的需求释放出来。
还有环保方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中国至少是一线城市地区已经进入到崩溃、集中爆发型,在这种背景下,你的环境治理已经不能再拖了的状态,未来十年必须要解决的,现在加大一些力度,在这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也是一个对治理环境,以及对经济增长都是会有盈利。另外一类是改革措施方面,因为整个改革的规划,就是划城镇化协同发展这种角度从增长动力的塑造来说比较有潜力,或者有很重要的着力点。像这些措施比较快的落实和推进,对稳定增长也是有很重要的意义。从长期和短期来看都会有正面的影响。
整体来看,经济现在随着从数据上来看,从态势上看是经济增长有压力,对就业和通胀走向通缩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政策方面经济微调带来最终的经济的结果,最后实际增长的结果很可能不像市场想象得那么悲观,或者像国外看得那么悲观,很可能是柳暗花明的状态。
张永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
应正视经济下行压力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要正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下行压力。一是PPI下降,从1995年有PPI统计以来,这是第四次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一次下降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应该注意的是,之前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欧元区、欧盟,虽然经济持续衰退,但是PPI下降幅度没有中国大,而且下降的时间不长。中国PPI出现下降的时间已经有两年多,而欧元区PPI出现下降的时间并不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内需扩张步伐不够快。
此外,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当然要从就业角度来看,但准确判断中国就业形势比较困难。2013年增加就业人口1310万人,今年第一季度又增加了340多万人,这和以往相比增长较快。这一是要与增长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服务业增长较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较强,二是要与人口结构变化联系起来,单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以往多,但是看全国就业总人数增加则要少很多。近些年,进入退休年龄阶段的人口增多了,腾出更多岗位,而现在更多人补了空缺,所以就业总人数增加没有那么多,规模比新增就业人数小很多。因此,新增就业人数比过去多,与人口结构变化关系密切。
进出口贸易额变化方面,出口下降和去年第一季度套利贸易存在有很大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3月进口下降了11.3%,这个原因并不是很好解释,这其中也有去年基数较高问题,去年3、4月,中国的进口增加了10%以上,这个速度比之前的1、2月份,包括5月份之后的数据都要高。但是单靠基数不能对这种情况进行充分解释,这种情况不能解释为什么今年3月进口出现明显下降。此外,海关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铁矿石、生产资料类的进口增长比较快,尽管有价格下降的因素,但是大宗商品交易额下降也不足以解释为什么进口总体会下降如此快。因此,对于进口下降10%以上也需要引起注意。我认为这与内需下降有关系,也和前期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有一定关系。
关于经济增速下行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外部的原因要注意从去年到今年,新兴经济体的形势不太好,中国作为其中一员,因新兴经济体形势不太好,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影响。去年除了中国经济增速有下降之外,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土耳其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基本都是呈现下行趋势。
此外,与经济形势变化相对应,发达经济体股市大幅度上涨。尤其在去年第四季度,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形势不错。当时不少学者和机构就形成一种预期,认为中国今年的出口形势会不错,但前期人民币持续大幅度升值,经过一定的滞后期,对于2013年甚至对今年的出口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抵消了发达经济体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的情况。这可能是中国近期出口形势不好,除了基数原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外围形势变化对中国进出口产生影响外,股市、人民币汇率等与新兴经济体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也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新兴经济体经济出现经济下行,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调整有关。比如为什么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外贸顺差大幅度收窄?如果结合全球经济来看,发达经济体的外贸收支状况在改善,新兴经济体在弱化。从资本流动性情况来看,一部分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到发达经济体,也对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状况造成不利影响。endprint
从内部来看,经济增速下行面临一定压力,与内部金融风险的逐步释放有一定关系。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出现了两次“钱荒”,经过采取措施调整局面得到了缓解。“钱荒”更多反映在货币市场上,现在扭转了紧张状况,但是实体经济部门企业融资的利率还是很高,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扭转。金融系统内曾经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说明金融系统内期限存在一定的错配,很多短期资金去做了长期的投资,比如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获得短期资金,像信托资金最长不超过两年的期限。然后用短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当经济中出现波动之后,风险就会暴露出来,现在一些房地产企业出现问题就与此有关。
经济增速出现下行在一定程度上与前期积累的金融风险释放有一定关系。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包括欧债危机比较严重的欧洲五国都是在经济出现衰退之前,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说明金融系统里面期限错配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中国去年两次“钱荒”出现时也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现在这种风险的释放对经济已经造成了影响。
出口困境短期难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形势还将保持相对好的态势,而新兴经济体现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印尼、印度、巴西,包括前期出现问题的阿根廷等,前期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已经有企稳迹象,风险有一定降低,但是有的经济体面临比较大的风险,还需要注意其对中国经济还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美联储芝加哥分行公布的美国经济活动指数情况不错,处于比较正常的范围内。美国大型企业联合会近期对美国经济所作的预期也是不错的,而且对今年的情况比较乐观,其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2.6%,去年是1.9%,提高0.7个百分点。
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欧元区经济开始好转,欧元区经济下一步可能呈现持续好转的态势。日本的情况复杂一点,日本从4月份开始提高消费税,对经济会造成多大影响?日本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次不像上次日本提高消费税率时情况那么差,上次日本提高消费税率时遭遇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次运气不会那么差,可能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但是日本最近还是采取了一定的刺激政策,在消费税率上升的情况下通过刺激政策避免经济下滑,但能否避免经济下滑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发达经济体经济在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形势在企稳,但是近期中国的出口形势要明显好转,还面临一定困难。第一季度出口形势没有外贸数据直接显现得那么差,可能还有小幅的增长,但是要在小幅增长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改善,困难还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近两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较快升值,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外部需求好转的影响。尽管近期人民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但是这种贬值要想使它真正影响到出口,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根据过去的分析,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发生变化之后,真正影响到出口可能滞后期有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对于今年的出口可能面临的困难,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仍有稳定增长条件
尽管中国经济前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在释放,房地产市场前期积累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但是中国经济还是有条件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政策上还有一定的调控空间,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对经济下行压力比较重视,也提出了一些措施,未来的政策储备也有。这些措施陆续出台,对于中国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未来的政策,国务院提出来后有一些已经在落实,像财政政策,往年通常是上半年财政支出的进度比较慢,下半年比较快,上半年财政结余较多,现在的形势下要适当地加快支出进度,尤其是预算内资金的支出进度,用于要加快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在短期内更快拉动需求。此外要落实结构性减税,服务行业“营改增”扩大范围和中小企业纳税起征点提高等需要进一步落实。
稳定出口的政策中,争论比较多的是人民币汇率,前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从6.06左右贬到6.25左右,最近是大体稳定。近期,美国财政部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提到人民币还存在低估,对人民币提出了应该继续升值等要求。根据我们的估计,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大体接近于均衡汇率的水平,在目前的水平上保持稳定或者说略微再贬值一点是合理的。
根据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各国数据进行测算发现,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2013年人均GDP水平决定的合理汇率水平大体一致。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目前水平上保持大体稳定、双向波动较好。汇率还略微有一点高估,也可以略微贬一点,然后保持双向波动的情况也是可行的。
在贸易和资金流动方面,前段时间因为有资金流入,现在外界对中国经济形势,尤其是国外机构对中国经济形势不太看好,热钱会有流出情况。建议对贸易和资金流动加大审查力度,防范热钱流出入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