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常青+王冰冰
关于你们二位的摄影史研究,我看到三篇文章,包括哈尔滨早期照相馆(早期由俄国人开办),“伪满”时期的摄影,还有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画报》相关的摄影活动。不少人喜欢收藏,但限于老照片老画报一类的具体材料,这属于爱好,与做研究还是有很大区别,您二位是怎么想到做黑龙江摄影史研究的呢?
A:2007年在东莞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理论研讨会,当时会上大家都在谈:在创作这么红火的情况下,史论方面是个薄弱环节,应该展开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我们两个人,一个在高校工作,高校教学科研这方面,有理论工作的习惯,另一个在“哈药影友俱乐部”这个省内影响力不小的平台工作,在黑龙江摄影界的人脉关系,对资料收集会有帮助,我们酝酿了很久,一直在收集材料。而且省里也很重视,在省文化厅立项之后,一晃两年多,目前整理了十几万字的内容。
您二位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A:我们有“哈药影友俱乐部”这样一个平台,省内的会员在家庭或是工作方面的背景,多少都能牵涉到历史影像的内容,这样一个人做资料的搜集,一个人做案头的工作。几乎都是我需要什么东西,让王冰冰老师帮我去找东西,分工大概如此。
我们和省里面各地市的摄影家朋友联系比较多,比如从地方摄协哪年成立的,都做过一些什么事情,通过沟通都能得到材料。具体来说,就是和人打交道,比如哈尔滨早期一家很著名的“三友照相馆”,我们找到了这家照相馆开办者的后人,他家保存着很多图片资料。找到这个人还是挺费周折的:我服务的“哈药影友俱乐部”有1000多会员,碰巧他的表哥是我们的会员,我在俱乐部里通过广泛撒网,找到了他的电话,去了他家三次才找到他。三友照相馆是他的父亲以及两个叔叔开的,这个家族当时很富裕,故事也很多,其中包含很多照相馆的影像内容,以及那个年代照相馆行业的细节。
现在您给的这几个点,有时间层面的,也有人群层面的区别,形成随着您整理材料而浮现出来的“照相馆时期”,“伪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样一个顺序。您的材料都从哪里来?材料的搜集会不会很费力?
A:主要还是这几个方面,图书馆、档案馆。很多材料只要你下工夫肯定能在档案馆找到,我说的是“文革”以前,或者说是解放以前的材料。我最近发现铁路局图书馆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保存材料非常多。据说70年代中央调走了很多材料,但现在材料的保存还是很好,这个档案是从“中东铁路”始建就开始了。解放以后,材料的保存工作就不太好。比如《黑龙江日报》等这些新闻部门,我们试图联系,但是我们得知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什么材料,出现了档案断档的情况。解放后“兵团时期”也有一部分内容是不错的,因为“上山下乡”在东北这块土地上,是近几十年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兵团”在美术、摄影等方面的活动比较多,材料也比较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有的朋友收集过材料,收集方式不系统,但是我们能用上。比如一些老建筑的照片,他的材料可能一下就把我这里缺的一个点接上。我现在逐渐建立起框架,然后逐渐再把内容扩充。内容和框架都重要。
目前的材料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A:20年代曾有一位德国摄影家沿着黑龙江专门来做地理、人文的考察,我有一部分他的资料,我计划把他这个摄影行为单独写一下。他出了本书,这本书在上海有拍卖,德文版的一本书。黑龙江早期俄国人多、白俄人多、犹太人多,这些人都是一些富人,艺术素养也高一些,他们有很多与影像相关的活动,包括他们办报,也涉及到很多摄影行为和影像材料。当时东北的历史境况比较复杂,各国人都来到这里,移民、经贸、文艺等方面都很繁荣,美术学校音乐学校都有。虽然不比上海的繁华,但内容也颇为丰富。
到了30年代,日本人的影像就多了,侵略这个事情呢,肯定不光彩所以日本人动脑筋,怎么用影像的宣传来介绍东北,缓和民族冲突。重要的影像材料包括《满洲概观》这样的出版物,这部分内容很丰富,日本人的拍摄活动一直到40年代日本投降,他们的影像活动很多。
40年代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一大批干部来到东北,包括作家、记者、画家、摄影家等,后来南下的时候,去北京的很大一批摄影工作者,都是《东北画报》时期的一批人,《东北画报》在哈尔滨办过展览,也办过几期摄影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摄影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东北摄影的发展。
你们的研究最终形成一本书还是一个展览?如果简单形容一下目录,会是怎样的?
A:还是以专著的形式来做,也许是做成上下册的一套书。我想上部集中在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下部在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后。按照年代来划分,还是这几个不同的时期:早期俄国人来开办照相馆时期,“伪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后直到“文革”前,改革开放之后,其中也包括“最早来黑龙江摄影探索的德国摄影师”、“哈尔滨的照相机工业”、“兵团时期的摄影”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按照摄影史架构,尽量真实,翔实,可靠,尽量把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希望能通过影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和发掘黑龙江。具体到写作,历史的真实和描述,整体和局部,这里面写作的技巧要求很高,我也在考虑如何按照史论的架构把这个整体建立起来。目前为止我们阶段性地发了几篇文章,涉及到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既然咱们弄的这个是摄影史,不是照片中承载的历史,而是摄影活动和行为:拍摄、出版、传播、宣传、宣教等的历史。您所关注的点,有没有涉及到照片的来源、流向、拍摄者的身份,影像的存储与传播方式的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A:这是肯定的,但我更想从影像内容来宏观记录黑龙江地域的发展,通过摄影脉络,看到地方经济文化的变迁这样一个角度。
几个不同时期的影像,具体内容观感是怎样的?
A:哈尔滨有一个研究犹太人文化的犹太人协会,因为犹太人的文教传统比较好,所以这些材料保存得比较多一些,不少影像材料是可以用到的。犹太人的社团比较多,犹太人拍摄的内容大概是一些社团集会的记录,比如慈善会等内容,包含一个阶层的人在这里生活的社群活动记录。
日本人的影像综合介绍“满洲”,给外界的感觉会是比较祥和的,因为殖民统治需要粉饰。伪满时期的从单独的照片来看好像更抒情一些,表现居民生活等,拍得比较细腻。城乡生活,街头景象这些照片,在日本人的照片里出现得较多。照相馆早期是以俄国人和日本人为主,到30年代以后是以中国人为主,都是家庭纪念肖像,室内的摆拍,涉及到道具的布置,拍摄的技巧也不错。《东北画报》时期,影像是一种鼓舞的作用,动员参军,支援前线,配合土改。照片包含互助组、农业社,一些代表性的英雄形象,塑造出事件和形象,同时也介绍一些战场的情况。
您调查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到不同时期的摄影师后来去了哪里?是回国了,还是有留下的和咱们的技术人员发生关系?
A:东北地区早期很多影像技术人员,都是日本投降之后留下来的。在1930年代,日本在哈工大有过摄影的课程,有暗房,有培训课程。哈工大原来是俄国人办的铁路工业学校,在伪满时期,哈工大有很大的发展。
每次接触到新材料的时候,也很兴奋吧?您整理材料的过程,是否带来了您对以往历史认知的变化?
A:那当然了,调查材料,经常会觉得恍然大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