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旅游业发展探索

2014-06-01 09:01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红河州红河旅游业

李 成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教研室,云南蒙自 661100)

红河州旅游业发展探索

李 成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教研室,云南蒙自 661100)

红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民族聚居和相互杂居的格局形成了境内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来红河州旅游业发展迅速,随着桥头堡建设战略和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的实施,红河势必成为滇南旅游业领头军及滇南旅游目的地和未来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成为云南旅游新的增长地。因此,重视红河旅游的培育,研究并采取相应系统而强有力的措施,是促进红河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

红河旅游;现状;存在问题;措施

腊玛古猿的发现证明了红河这块大地亘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栖息之地。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区位和绚烂多姿、魅力独特的民族文化,再加上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红河以民族风情、边境(跨境)旅游、历史文化体验、休闲和喀斯特洞穴观光、森林生态旅游等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的独特资源。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红河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红河的对外交流,发展经济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红河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红河州旅游资源类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1º47´~104º16´,北纬22º26´~24º45´,辖区面积32931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4.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1公里,最高海拔为金平县西隆山3074米,最低海拔为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云南省海拔最低点),山区面积占85%。辖4市9县,总人口450.1万人,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傣族、壮族、回族、布衣族、拉祜族、布朗族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52%。公元前135年,西汉、东汉王朝在今红河州地区设置牂牁郡和益州郡,开始了对红河地区的管辖。

从地理位置来看,红河州属于横断山纵谷哀牢山区,旅游资源类型是以自然、生态、民族文化风情为核心的山体森林、河谷生态、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类型。目前已开发出溶洞温泉康体休闲游(昆明-泸西-弥勒-昆明),边地中原文化古镇风情游(昆明-建水-石屏-昆明),商务生态休闲出境游(昆明-蒙自-屏边-河口-昆明),康体休闲商务异国风情游(昆明-泸西-弥勒-蒙自-河口-昆明),梯田民俗文化探寻游(昆明-建水-元阳-红河-昆明)等5条旅游线路,以及元阳梯田、红河谷、滇越铁路三大旅游产品。红河州也是云南省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 。

(二)红河州旅游业现状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鸡石、建通、蒙河、石蒙高速以及蒙自至红河州南部6县高等级公路、玉蒙铁路相继建成通车,红河机场已经启动建设,旅游景区环线建设的全面推进,使红河州与国内外旅游客源地的时空距离逐步缩短。二是围绕城市旅游功能要素,着力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及特色景区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弥勒省级重点旅游城市和建水、石屏古城、泸西高原花园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的旅游功能逐步完善,建水、弥勒、元阳、河口已经成为红河州旅游的热点城市。三是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引爆红河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2013年,红河州宾馆酒店达到了1365家(星级酒店57家)、旅行社37家、旅游汽车公司5家、旅游大巴108辆,拥有导游人员296名,从业人员6.5万余人。红河州旅游产业要素正在不断完善,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2、红河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旅游景区道路建设全面加快。完成了元阳哈尼梯田和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旅游环线、弥勒葡萄观光大道、建水泸江河景区大道,开工建设了蒙自天马路至长桥海景区大道改扩建、建水西门古镇、金平马鞍底至标水岩油路改造和泸西吾者温泉景区、石屏异龙湖风景区环湖游道。二是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进。着力实施列入省、州政府考核的13个旅游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了弥勒红河春天和湖泉金秋健康运动休闲度假村、泸西—中国高原足球训练基地、阿庐温泉康体运动休闲度假中心、石屏异龙湖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主题文化旅游区建设稳步推进。三是旅游投融资改革迈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开展了组建红河旅游投融资公司专题学习调研,与州工商银行举行了专题会谈,组建了建水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举行多场红河旅游招商引资推荐会,引进了香港伟士达集团、河北唐山宏文集团、昆明红河商会、上海亿帮集团等一批企业投资红河旅游。红河旅游大企业、大项目、大开发的良好态势已初步形成。

3、红河旅游的品牌形象实现新提升。一是红河旅游大宣传格局初步形成。强化网络与媒体宣传营销,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旅游报 》等重要媒体先后在《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等栏目中对红河进行深入报道,各县市旅游网站和旅游微博全部链接,在新浪网、人民网、云游网、腾讯旅游网、红河旅游网、红河州人民政府政务网站发布红河旅游信息1900多条,在《假日旅游》、《春城晚报》、《中国经济导报》、《滇池晨报》、《红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进行红河旅游广泛宣传。二是坚持户外广告宣传。在上海地铁投放了10块红河旅游灯箱广告,在昆明长水新机场游客到达过境通道、航站楼停车场出入口投放了11块县市旅游宣传广告和10块红河旅游产品灯箱宣传广告。三是加快红河旅游宣传资料的编印。完成了《红河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家园》DVD中、英、日、韩、越文版,《纯情红河—浪漫之旅》中、英、日、越、韩文旅游画册制作。四是坚持会展节庆营销。先后组队参加了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国际旅游交易会、台北两岸观光博览会、青岛、上海国内旅游交易会、昆交会、中越边贸会和昆明“五一”国际狂欢节等12场会展,并到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五国及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广州、海南11地进行了红河旅游专题推介。积极推进与省内和越南等区域的旅游合作,先后邀请110名越南、上海等地旅行商到红河进行踩线考察。组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集中宣传推介红河旅游产品,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四是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来宣传红河旅游资源,先后在红河州拍摄的《山间铃响马帮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天下一碗》、《红河》等影视作品很好地宣传了红河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4、红河旅游行业管理取得新成效。一是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继续加大《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等7个标准的宣传推广。全面推进旅行社、导游、宾馆饭店、农家客栈、旅游汽车、旅游购物场所的等级评定工作。深入开展旅行社规范经营管理工作。依法发布了旅行社经营情况、旅行社经营许可证颁发、旅行社设立分社备案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注销四个公告,全州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二是旅游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稳步实施。积极协调动员旅游重点县市开办旅游管理职业高中班,并增设红河学院为红河州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制定《红河州旅游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建立了对县、市旅游培训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

5、红河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红河州旅游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充分显现出了综合性效益,旅游已经成为促进社会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二是国内外游客人数接待不断攀升,每年呈现出持续攀升、旅游消费逐渐扩大、旅游综合带动效应逐步增强的发展态势。三是全州接待海外游客数量在全国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红河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抓手。如表所示:

2010年~2013年红河州旅游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二 红河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性政策还需进一步争取

当前,红河州旅游资源潜力与开发收益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企业融资难、资金到位率低严重影响了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与推进红河跨越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红河旅游项目建设资金困难、项目落实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给予解决。

(二)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红河州组建了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协调机构和组织机构——红河州旅发委,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旅游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但“权责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保护”的集中管理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职能分散、审批程序复杂的情况依然突出,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三)政府引导性投入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

当前红河旅游产品开发和标准化建设滞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精品产品不足,缺乏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一些地方发展旅游业没能统筹解决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妥善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加之,红河旅游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各级政府整合各方面资源,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开发建设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政府引导性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进而带动社会资金的更大投入。

(四)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

目前,红河州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旅游市场通行规则和标准的旅游管理服务体系,适应国际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国际知名品牌引进、国际旅游网络营销体系建设等相对薄弱,虽然河口口岸通关政策已恢复,但便利化程度不高,自驾游手续繁琐,需要通过提升红河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和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

(五)旅游企业需培育还需进一步壮大

虽然目前红河州旅游产业规模呈日益壮大之势,但是由于旅游发展集约化程度和旅游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作为旅游市场主体的旅行社、宾馆酒店、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效益差的特征,旅游企业“散、小、弱、差、乱”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旅游产业主体不强,大产业发展没有大企业支撑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于研究解决。

三 加快红河州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一)整合旅游公共管理部门资源

当前红河州把打造国际旅游文化走廊提到了战略高度,可以看出红河旅游的重要性和政府的关注度。由于红河州在云南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位置,云南省委省政府把红河列入了“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红河既是这条经济带的末端,又是这条经济带连接越南甚至整个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基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之下,红河旅游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凸显自己的特色,离不开红河旅游业高效、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而要保证红河旅游业的这些发展态势,就必须与时俱进,成立高效的公共战略管理部门。从概念上看,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长远导向的,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是直觉与理性分析的结合,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因此,成立公共旅游战略管理部门很有必要。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国土、城建、林业、环保等多部门,因此,有必要成立旅游公共管理部门,把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综合起来,协调好各方关系,以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旅发委的成立,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提高了综合协调管理能力,这将从管理的角度对红河国际旅游走廊战略的实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这种管理作用应推广到“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所涉及的各县市,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打造红河旅游精品和特色产品

旅游品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确立的、代表其作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它们的相互组合,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统一体,它体现着旅游产品的个性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同。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红河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要充分发挥红河哈尼梯田这张响亮的旅游品牌的功能,以此为核心,重点打造以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建水古城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滇越铁路为代表的近代工商文化、以过桥米线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弥勒为代表的休闲康体庄园文化等五大文化旅游品牌,擦亮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等“三千四百年”这张名片,实施大品牌带动大项目,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同时,抓好雅俗相间,实体与意境结合,能吸引人、感染人,叫得响、记得住、传得开的旅游形象品牌的打造。旅游产品开发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旅游文化,一个是产品特色。根据红河州情,要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能力的企业,开发生产有红河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民族纺织、刺绣、蜡染、编织等服饰制品;对地方土特产品进行包装和深加工;组织边贸旅游产品、工艺品和纪念品等。

(三)红河旅游业的发展要与文化融合起来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就是将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贯穿于旅游要素中,促进文化与旅游、建筑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旅游产业的打造,融合各项基础建设,实现环境美化、城市品位提升、活跃第三产业多重发展目标。按照“昆玉红文化旅游经济带”发展规划,要进一步挖掘红河文化历史,把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贯穿于旅游要素中,促进文化与旅游、建筑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全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引爆点。近年来,红河州在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实践,其中,建水、弥勒、蒙自即是融合发展的优秀代表,三座城市的发展目标都是把一个城市作为一个景区进行整体提升改造,而且是历届党委政府持续努力、不断完善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了全省旅游融合发展的红河路径。旅游与边地文化的融合。所谓边地文化的边地并不一定是边疆,但一定是边区,即相对远离于中心地区、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地方。边地文化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是宝贵的。必须充分挖掘红河州独特的边地文化、民族文化,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红河州文化软实力,促进旅游文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四)建设“红河风情文化产业园区”

红河州世居11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的习俗、舞蹈、饮食、服饰、节庆等文化个性鲜明,魅力无穷。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一种“活着”的资源,在发展、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借鉴云南民族村的模式,在红河州选址建设“红河风情文化产业园区”,以其为载体,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红河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加快红河州民族文化和以民族文化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可在园区规划建设演艺广场、演艺茶吧、演艺咖啡厅等,组建哈尼歌舞、阿细跳月、花腰舞龙、海菜腔、建水小调等文艺表演队伍,展示本土文化;采取统一规划建设美食一条街,然后通过在全州各县市开展名特美食品牌招标的方式,把最优秀的特色美食集中在一条街上,形成园中园;设计建设高品味、大容量、档次全的旅游接待酒店,满足旅游团队和自助游客的集散需求;规划建设高端的红河旅客服务中心,内容包括旅游大巴广场,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高度信息化的游客服务指南。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园的节庆民俗文化品牌,可初步考虑早晨品尝蒙自过桥米线、中午参加哈尼族长街古宴、晚上体验彝族火把狂欢,中间穿插打磨秋、爬花杆、阿细跳月、花腰舞龙等活动。

(五)培育人才,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

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总之,作为目前全球最大、最富生机的旅游业,其未来强劲的增长态势不容忽视。在旅游业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红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大旅游”的共识下,推出文化旅游新精品,以全民的旅游观,来创造红河旅游业的发展奇迹,从而使旅游经济成为红河州一个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1]朱晓辉.云南红河流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

[2]红河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Z].2010.12.

[3]红河州.红河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Z].2011.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4.11,(6).

[责任编辑刘贵阳]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Hani-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Honghe

LI Cheng
(Party Shool of the Honghe Committee of C.P.C,Mengzi 661100,China)

The Red River has a long history,splendid culture,multi-ethnic and mutual coexistence pattern formed a rich and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onghe Prefecture rapidly,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ridgehead 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the Kunming-yuxi-honghe Tourism Economic Zone,honghe will become the leader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future facing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Yunnan tourism has become the new growth.Therefore,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red tourism,and take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and strong measures,is to promot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red tourism.

red tourism;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measures

F592.3

:A

:1008-9128(2014)05-0067-04

2014-07-25

李成(1977— ),男,云南石屏人,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红河州红河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