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艳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云南昆明 650034)
环境监测实验室,其废液来源主要为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分析作业后剩余污水样。环境监测所取水样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
且为保证所选样品的稳定,满足实验分析要求,其样品采集量一般要大于实验室需求量,导致部分水样成为废液。这些废液多被工作人员直接注入到下水道,对环境影响较大;第二,实验过程中产生废液。如滴定液、反应液、金属消解溶液等;第三,标准溶液过期。在实验分析时,部分标准溶液的应用要求现用现配,过期后成为废液,如硼氢化钾溶液、汞标准溶液等。
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仍未引起重视,导致实验室废液管理缺乏规范,随意倾倒对环境构成威胁。为此,环境检测部门应重视实验室废液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实验室废液污染问题,规划管理制度,逐渐实现绿色实验室。
在西方国家,在国家及地区法律法规中对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及规范。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及规范,对各类实验室污染进行严格监管,对实验室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排放。环境监测单位应提高责任心,认真贯彻落实废液管理规范,针对实验室常见废液,编制废液处理规范,并安排专人负责,保证实验室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考虑到环境监测中心废液种类较多,但整体数量较少,如在实验室进行废液处理中对每次实验所产生废液进行分别处理,其花费的时间较多,整体效率较低。为此,在实验室中可以实施集中管理方法,按照废液类型,分类收集并集中存储,安排专业人员对废液进行定期处理。在废液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少的添加药品,避免产生二次废液,并重视废液回收及应用。
进行实验室试剂回收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废液对环境污染,且可以降低环境监测部门运行成本。为此,针对实验过程中应用的但没有直接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机溶剂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再利用。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六价铬多以铬酸根形式存在,毒性强烈。在进行六价铬处理时,要求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及橡胶手套等,在通风环境中进行操作。具体处理措施为: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选择亚硫酸盐或亚铁盐作为还原剂加入到废液中,将Cr6+还原为Cr3+,掺入碱将其转变为氢氧化铬,其化学反应公式为:
含有汞的废液其毒性较大,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形成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在有机汞废液中掺入一定量氧化剂可以将其分解为无机汞。具体处理措施为:在p H值为7-7.5的含汞盐废液中掺入过量硫酸钠,将废液p H值调节为8-9,并掺入硫酸亚铁生成硫化铁,硫化铁沉淀引起硫化汞沉淀,上清液可以直接排除,汞渣则可以通过电解法或焙烧法进行回收。
对于含有 Ba2+、Pb2+、Zn2+、Ni2+、Cu2+等重金属废液,其可以与石灰乳产生作用,将p H值调节为8-9,可以生成沉淀物。
因氰属于剧毒物质,要求在处理时应保持通风性良好。处理方法为:将10%的硫酸亚铁溶液掺入到p H值为8-10的氰废液中,充分搅拌后氰化物会转变为无毒铁氰络合物并沉淀。
酚废液多含有甲酚、苯酚、萘酚等,酚存在着一定水溶性,可以通过漂白粉将酚氯化为邻苯二酚、邻苯二醌、顺丁烯二酸。
在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综合废水处理中,如有条件可以委托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如自行处理,应将综合废水p H值调节为3-4,掺入铁粉后搅拌30分钟,应用碱将废液p H值调节为9左右,搅拌10分钟后掺入混凝剂进行沉淀,沉淀物按照废渣进行处理,上清液排放。此外,还可以加强有机溶液回收,如采取洗涤、蒸馏等方式进行有机溶剂提纯回收再利用。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实验及环境状况分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液,这些废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为此,提出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及处理方法研究。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中,应健全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及规范、集中管理及处理废液、重复应用试剂,在废液处理中,应结合废液特性,合理选择处理方法,保证做到达标排放,实现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及处理综合效益。
[1]石华东.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与处置问题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2,(1):151-152.
[2]张转维.环境监测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及几点防控建议[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10,(7):130-131.
[3]周芳,刘浩,陈雪冰等.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有机废液的管理与处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20-22.
[4]吴凤齐,黄振.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废液处理——以重金属废液为例[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