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 推进试验区畜牧业与生态建设统筹发展

2014-05-30 11:30吕瑜环许万里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试验区

吕瑜环 许万里

[摘 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国办函〔2013〕35号)等文件的出台,为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统筹畜牧业生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通过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建设及合理利用,既能更多地生产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 草地生态畜牧业 试验区 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32-02

2011年,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毕节考察时提出毕节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草食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的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提出“在西北部地区建设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战略定位之一——“生态文明先行区”,既为毕节市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毕节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草食畜禽持续增长

2012年末,全市牛、羊、鹅存栏分别达110.57万头、90.8万只和121.1万羽,与“十五”末相比(下同),分别增长44.14%、136.33%和37.95%;出栏分别为25.96万头、52.87万只和100.21万羽,分别增长147.46%、249.59%和35.42%。草食畜禽肉类产量4.2万吨,占全市肉类产量的比重达10.55%。草食畜禽产值11.3亿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13.38%。草地生态畜牧业正发展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2.草地建设初见成效

据统计,2007年以来,累计新增人工种草面积223.97万亩,新增改良天然草场51万亩;全市人工草地保留面积125万亩,建成威宁县双龙—秀水—哈喇河、赫章县威奢—兴发—水塘堡等连片万亩以上草场10余处,为特色草食畜牧业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3.良种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2007年以来,全市建成原种场2个,扩繁场10个,存栏种羊1.5万只;建成贵州黑山羊原种保种区2个,贵州半细毛羊保种区1个,存栏贵州黑山羊种羊5万只、贵州半细毛羊种羊3万只;威宁黄牛保种区2个,二元杂交母牛基地23个;建成织金白鹅种鹅场3个,存栏优质种鹅4万羽。引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考力代羊、波尔山羊、努比亚羊、莱茵鹅、狮头鹅等优良品种对我市草食畜禽品种进行改良。建成牛改点369个、羊改点466个,累计人工输配发情母牛84.6万头,改良羊71万只,改良后的肉牛个体产肉量比改良前提高50公斤以上,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10公斤以上。

4.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站8个、动物卫生监督站6个;建成村兽医室442个,新建、改扩建乡镇兽医站250个。建成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织金五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完善了纳雍、威宁、赫章三县冷链建设。全市牛羊口蹄疫、羊痘、羊梭菌性疾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出败等疫病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要求,牛羊死亡率均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

5.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一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方式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草食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620个,发展规模养殖大户1.4万户,规模养殖量达28万个牛单位,规模养殖比重从“十五”末的0.8%提高到18%。二是区域性生产格局日益凸现。通过近年发展,以七星关、织金为主产区的肉牛产业带,以赫章、威宁为主产区的肉羊产业带和以织金、七星关为主产区的肉鹅产业带初步形成,区域化生产畜禽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缺乏。当前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转移进城;同时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畜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畜牧业劳动力日益缺乏,从事养殖的农户日益减少。

二是土地资源少。目前,毕节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66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人均草地面积0.79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土地资源缺乏,分布零散,林草争地、粮草争地严重,人工种草越来越难,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水平低。目前,我市牛羊养殖仍以分散传统养殖方式为主,科技应用率很低,结果导致牲畜发病率、死亡率高,个体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也较低。

四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没有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短;加工方式落后,家庭式、传统式、粗放型的加工方式占主导,绝大部分产品停留在初级水平上。

三、发展对策

1.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多渠道开发饲料资源。

1.1加快天然草场改良步伐。依托国家岩溶地区草地治理、三江源生态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按照“先好后次,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逐步对现有的天然草地进行改良。

1.2林草结合,大力推广林下种草。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草种和树种,林下种草,林草结合,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拓展草食畜禽发展的潜力,扩大草地畜牧业增长的空间。

1.3努力推进退耕还草。坚持将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减少垦植活动。建立退耕还草补偿机制,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养殖农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牧草良种补贴等政策措施。

1.4正确引导流转土地种草。积极鼓励养殖大户、龙头企业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进行集约化生产,發展现代畜牧业,在草种、化肥、资金、技术服务、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1.5积极推广“多元”种植结构。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粮草套作、粮草轮作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等模式,扩大饲用玉米、饲用甜高粱、紫花苜蓿等高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效增加饲草供给;积极推广冬闲田土种草,充分利用冬闲田土,保障冬春牧草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1.6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我市有大量的农产品加工副产品,要充分利用秸秆、糠、麸、糟渣、饼粕等农副产品,通过畜禽进行转化,变废为宝,增加饲料来源,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夯实基础。

2.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农业部对规模养殖提出的“六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要求和建设标准,依托项目,整合资金,鼓励和扶持有条件、有潜力的养殖场做大做强,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步伐。

2.2努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采取政策引导、资金补助、项目支持等措施,积极发展和扶持养殖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的带动,提升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

2.3规划建设一批养殖园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一个园区、一个畜种、一套技术措施、一套管理办法的思路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较高的养殖园区,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加强草地生态畜牧业支撑体系建设

3.1着力提高家畜良种化水平。采取“项目补助购种、政府贴息贷款、企业自主经营”等方式引导和扶持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创办种羊扩繁场及能繁母牛养殖基地,满足全市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供种需要。

3.2着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形成快速反应和扑灭机制,进一步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充实和加强村级畜牧兽医技术力量,加强其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

3.3着力抓好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实施科技推动战略,加强畜牧业实用技术研究,切实解决当前困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业务人员对养殖户的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牛羊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力量,切实解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4.努力探索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机制

4.1建立整合、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重点探索在县级层面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在资金的使用方向上,扶大扶强,重点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项目实施。

4.2探索融资新方式。积极探索利用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建立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和规模大户在生产环节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政策性奖补模式;尝试建立政府引导型担保基金,为企业和农户较大额度贷款提供担保;探索养殖农户联动抵押和担保机制,建立多户联保的贷款风险保障机制。

4.3建立滚动发展长效机制。大胆探索鼓励和扶持养殖户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滚动机制;在投入上,建立和完善“以奖代补”、“先借后奖”制度,增强业主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鼓励和促进养殖户长远考虑、持续发展;在生产组织形式上,鼓励和帮助大型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紧密联接,推行定单农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

5.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5.1制定和落实发展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制定优惠政策,有效解决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2加强对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领导,充分用好现有行政管理资源,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运作格局。既要积极发挥行政组织体系的功能,确保有人干事、有机构办事;又要依靠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加大考核督察力度,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智山. 全国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国草地. 1997, (5): 1~5.

[2]梅厚华. 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畜禽业总. 2012: 45~46.

[3]刘长宏, 韩薇. 林草结合 互相促进. 中国畜牧杂志. 2001, (5): 64~65.

[4]杨毅. 天柱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及建議. 贵州畜牧兽医. 2010, (6): 17~18.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试验区
立法护航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解读
18个自贸试验区
农村改革试验区:226批次任务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