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平等
[摘 要]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山楂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山楂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楂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97-01
山楂是我市经济林中的主栽树种,因其适应性强、果实食用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而深受我市山区群众所欢迎。我市山楂分布广泛,从北部的任村到南部的临淇十余个乡镇均有大量栽培,山楂收入已成为我市不少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由于山楂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使山楂产量及品质下降,收益降低,严重挫伤了林农发展山楂的积极性。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就山楂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山楂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主要叶部虫害
1.梨冠网蝽
1.1危害特点
梨冠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形成大块褐色铁锈状斑,造成叶片早落,对树势影响较大。
1.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树干翘皮下及土块缝隙处越冬,山楂发芽后成虫出蛰活动,多于树冠下层叶背面取食。第1代若虫盛期为5月下旬,发生期集中。第1代成虫6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7月中旬出现,后各代重叠极不整齐。7-8月危害最重,10月以后成虫陆续潜伏越冬。
1.3防治方法
1.3.1清灭越冬虫源
冬春季节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落叶翻耕土壤,可大大减少越冬成虫数量。
1.3.2化学防治
重点做好第一代若虫防治工作,在第一代若虫发生盛期,用20%的杀灭菊酯乳油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浮油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2.舟形毛虫
2.1危害特点
舟形毛虫属鳞翅目舟蛾科,以幼虫取食山楂叶片,大发生时将山楂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山楂树的生长。
2.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成虫趋光性强,卵产在叶片背面,数十粒和数百粒排列在一起,幼虫孵化后群集叶背,头朝外,沿叶缘整齐排列啃食叶片。幼虫早晚集中取食,受震动吐丝下垂。8月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2.3防治方法
对该虫可根据其产卵及小幼虫集中且被害叶明显的特点,采用人工捕杀,也可在大发生时喷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主要叶部病害
1.山楂白粉病
1.1症状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果实。叶片染病,初叶两面产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白粉覆盖整个叶片,表面长出黑色小粒点,为病菌闭囊壳;新梢染病,初生粉红色病斑,后期病部布满白粉,新梢生长衰弱或节间缩短,其上叶片扭曲纵卷,严重者枯死;幼果染病,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病部硬化龟裂,果实畸形;果实近成熟感病,产生红褐色病斑,果面粗糙。
1.2发病规律
山楂白粉病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季遇雨释放出子囊孢子,先侵染山楂幼苗和根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在新梢迅速生长和座果后进入发病盛期,7月后发病逐渐减缓,至10月份停止。山楂园管理不当,树势衰弱,发病较重。实生苗易发病。春季干旱的年份,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1.3防治方法
1.3.1消灭菌源
秋冬清扫落叶,深埋地下或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及时刨除自生根蘖,并铲除周围的野生山楂树。
1.3.2药剂防治
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花蕾期喷25%粉锈宁25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在落花后到幼果期再喷1-2次上述药剂,即可控制其危害。
三、主要果实虫害
1.桃小食心虫
1.1危害特点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以幼虫蛀食山楂果实,排粪于果内,形成“豆沙馅”或“猴头果”,被害果品质降低,早落,失去经济价值。
1.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或石块下结椭圆形茧越冬,越冬幼虫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出土,出土后开始化蛹(在夏茧内),经15天左右成虫羽化,产卵于果实的萼洼处,幼虫孵化后进入果内危害,在入果孔处留下一白色蜡质小点,幼虫入果后直蛀果心或在皮下纵横潜食果肉,排出的虫粪与果肉形成所谓的“豆沙馅”,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1.3防治方法
1.3.1翻刨树盘
秋未冬初,翻刨树干1~2m范围内的树盘,深度15-30cm,破坏桃小食心虫越冬场所,使幼虫第二年难以出土或暴露地面受低温干旱致死,减少越冬茧数。
1.3.2地面防治
5月中旬至6月中旬,结合测报,当幼虫出土达到30%时,用50%的辛硫磷100倍液喷洒树冠下土壤,喷后浅锄,使药土混合。
1.3.3树上喷药
结合性诱观察及田间卵果率调查,当卵果率达到0.5-1%时进行树上喷药,药剂可用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1000倍液。
2.梨小食心虫
2.1危害特点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名桃李折梢虫,以幼虫蛀食山楂果实,被害果品质降低或失去經济价值。
2.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数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老翘皮、裂缝中越冬,也有少量在地面越冬,4月至6月开始化蛹,第1、2代造成桃、李、杏折梢,第3代以后开始危害山楂,以果实胴部和叶正面产卵为多,其次为萼洼或叶片背面,幼虫多从果面或萼洼处蛀入果肉,在入果孔处堆集有粪便,如遇梨、桃、李、杏混栽,对山楂危害更甚。
2.3防治方法
冬春刮除老翘树皮,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5月份,结合糖醋液诱虫测报,当连续3~5天都能诱到成虫时,为成虫发生盛期,即可喷药防治,用药与桃小相同。
3.白小食心虫
3.1危害特点
白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以越冬幼虫取食山楂幼芽及嫩叶,并吐丝将叶片缀成卷危害,第1、2代幼虫蛀入果实皮下危害,蛀果外常堆有大量用丝连接的虫粪。
3.2发生规律
白小食心虫在林州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或地面结茧越冬,次年4月下旬出蛰活动,危害幼芽和嫩叶,并吐丝将叶连缀做茧化蛹。越冬代6月初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8月中旬开始出现第2代幼虫并与1代幼虫重叠发生,1、2代幼虫蛀食果实, 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幼虫老熟脱果越冬。
3.3防治方法
3.3.1人工防治
冬春刮除老翘树皮,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及时摘除1代虫果,集中烧毁。
3.3.2药剂防治
在6~8月幼虫开始蛀果时,喷洒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1~2次,并应加强果园内及其附近苹果、桃、梨等果树病虫害的防治,预防其扩散危害。
作者简介:李兰平,女,(1965—),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