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马棚》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2014-05-30 04:52:02赵永辉
2014年47期
关键词:伦理选择伦理困境

赵永辉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中最重要的作家,《烧马棚》是他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在解析父子形象的同时,分析《烧马棚》中小男孩沙多里斯在自身所处的伦理环境中,面对心中的道德正义与家庭亲情所造成的伦理困境之时,是如何做出的伦理选择,进而揭示人性在亲情与本能面前的最终胜利。

关键词:烧马棚;父子形象;伦理选择;伦理困境

(一)威廉·福克纳和《烧马棚》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中最重要的作家,他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194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大部分是以虚构的密西西比州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的。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一直备受关注。其实他的短篇小说也同样非常出色,《烧马棚》就是他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烧马棚》讲述的是美国内战以后南方白人佃农阿伯纳·斯诺普斯一家人的生活,父親脾气粗暴,习惯用烧马棚的方式解决与他人的冲突。他在与邻居哈利斯先生发生矛盾后,雇人烧掉了哈里斯先生的马棚,因此被告上法庭,此时小儿子沙多里斯·斯诺普斯心里怀着巨大的矛盾被迫为父亲做了伪证,最后父亲被赶出当地,这家人只好搬家。在与新雇主德·斯班少校发生冲突后,父亲不顾母亲和小男孩的劝阻决定烧掉少校家的马棚,这一次沙多里斯终于摆脱内心的挣扎,去给少校家报信,导致父亲计划失败,而小男孩无法回家面对父亲,只好独自一人寻找新的生活。在这篇短篇小说中,父亲个性鲜明,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中停滞不前,固执己见,一次次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而小男孩沙多里斯在亲情与道德之间一直犹豫,不断地在心里为父亲开脱,向亲情妥协,最终他选择了遵从伦理规则与伦理秩序,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了正确的伦理选择。

(二)父子形象与各自的伦理选择

父亲在这篇小说中,非常冷酷无情,喜欢使用暴力,喜欢偷窃,没有理性,对小儿子沙多里斯也是像对待牲口一样。在第一次审判过后,“爸爸在他脑袋边上打了一巴掌,打得很重,不过却并没有生气的意思,正如在杂货店门口他把两头骡子抽了两鞭一样,也正如他为了要打死一只马蝇,会随手抄起一根棍子来往骡子身上打去一样。”[1]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背景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一个父亲的伦理身份,也不知道承担家庭伦理责任与义务,对家人毫不关心,也不好好劳动工作,让一家人过上安稳的富裕日子,“连孩子都记得,他们先后已经搬过十多次家了,搬来搬去就只剩下这些可怜巴巴的东西——旧炉子,破床破椅,嵌贝壳的时钟,那钟还是妈妈当年的嫁妆呢,也记不得从哪年哪月哪日起,就停在两点十四分左右,再也不走了。”[1]即使家里穷困潦倒,也不影响他整日惹是生非,让人惊讶的是,这位父亲从头至尾不在乎审判和法官说的话,后来竟然将雇主告上法庭,这也代表他丝毫不在乎当时的伦理秩序和规则,任由自己的本能做事。而“社会的伦理规则是伦理秩序的保障,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必然要受到伦理规则的制约,否则就会受到惩罚。”[2]他既受到法官的审判,最终也被儿子背叛,得到惩罚。另外,这句话里停滞的时钟也暗示着,父亲一直生活在过去的战争年代,习惯使用暴力,无法面对现实,对伦理环境的改变接受无能。即使他想要反抗,也不应该采取违背伦理秩序的方式,这只会使他一次次采用错误而又没有意义的伦理选择即烧马棚来对抗仇人。

而相对于迷失了人性,只知道放纵自己的本能来做事的父亲来说,小儿子沙多里斯则代表着理性,他一方面非常热爱父亲,因此在开篇的审判中,即使他心里非常矛盾,深知父亲做的不对,但还是因为亲情而做了伪证。后来即使他决定背叛父亲,去向少校报信之后,他还是对父亲有一种敬意,正如文中所说,“他在心里念叨:爸爸呀,我的爸爸呀!他突然叫出声来:‘他是好样儿的!这话他说出了声,但是声音不大,简直不过是耳语。‘好样儿的!到底打过仗!不愧是沙多里斯上校的骑马队!”。[1]他尊敬父亲,认为他是打过仗的勇敢的英雄。然而极为讽刺的是,作者也明确交待了父亲根本没有入过伍,打过仗,就算是去参加战争也只是为了获得战利品而已,并不是什么战士。这也暗示了小男孩内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他深知父亲喜欢偷窃,喜欢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所以试图改变父亲,在他们来到新雇主的房子前,他被这安宁与优雅深深地打动了,心里也开心起来,认为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改变,“爸爸惹不了他们了。生活在这样安宁而体面的世界里的人,他别想去碰一碰;在他们的面前他只是一只嗡嗡的黄蜂,大不了把人蛰一下罢了。”[1]“或许爸爸也会感受到这股魔力呢。他先前干那号事,可能也是身不由己,或许这一下就可以叫他改一改了。”[1]他一直对父亲抱有希望,在心里为父亲辩解,自己也陷入深深的矛盾中。小男孩虽然知道自己人小不济事,但是有着比父亲更为成熟的理性,他在亲情与道德之间徘徊。他一方面渴望着文明,安定,道德体面的生活,一方面又爱着父亲,家庭的亲情与社会伦理规则造成的伦理困境让他苦恼,终于在父亲将要烧新雇主的马棚的时候,这成了压死小男孩对父亲心存幻想的最后一根稻草,小男孩勇敢的选择了遵循伦理规则与秩序,顺从自己内心的理性与正义,不顾家人阻挠,跑去报信,最后不能回家,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新生活,他虽然孤独,内心却充满着光明与希望。

(三)父子形象的鲜明对比

《烧马棚》中这对父子形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首先,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来讲,父亲与小男孩是本我与超我,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本我主张快乐行事的原则,按照人的本能做事,父亲代表本我,按照自己暴戾的本性做事,丝毫不理会社会规则的约束,而超我是按照道德准则行事,追求完美。小男孩就代表超我,内心遵循道德与正义的准则,在亲情与道德面前选择了道德。其次,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讲,父亲与小儿子是兽性与人性的对比,“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由于理性的成熟,人类的伦理意识开始产生,人才逐渐从兽变为人,进化成为独立的高级物种。把人同兽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理性,而理性的核心是伦理意识。”[2]对于父亲来说,他没有理性,完全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没有伦理意识,不遵守伦理规则与秩序,因此代表着人身上原始的兽性,而小男孩虽然小小年纪,却有着成熟的理性,面对伦理困境,做出了符合当时伦理环境要求的伦理选择,最终人性战胜了兽性。另外,父与子也是战争与和平的对比。父亲喜欢暴力,动手重打家里人,喜欢用火烧马棚的方式解决冲突,他的时间停留在战争年代,代表着战争。而小男孩在那所大房子前,感受到无以名状的宁静与美好,感到房子里的人很优雅,他不喜欢父亲暴力,目中无人的行为,代表着和平,最终他背离了父亲,也是由于对和平的热爱。

(四)结语

伟大文学作品的魅力之一在于多角度解析性,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读者徜徉文学世界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读《烧马棚》这部优秀的短篇小说能帮助我们加深对福克纳作品的认识,也进一步理解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是如何有勇气与动力去背叛自己的父亲,独自一个人生活的,小男孩正是因为有着成熟的理性与内化的道德观念,才会在当时的伦理困境下,在心中仍然热爱父亲的情况下,做出如此正确而又无畏的伦理选择。(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福克纳.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陶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

[3]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伦理选择伦理困境
《欢乐之家》中莉莉的困境、追求和伦理选择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
夏目漱石《心》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西部学刊(2017年3期)2017-04-13 23:12:04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暴风雨》
青年文学家(2017年8期)2017-03-31 09:27:30
试论《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文学教育(2017年3期)2017-03-23 13:05:37
脑机接口技术:伦理问题与研究挑战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潜在举报人秩序遵循伦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研究
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癌症患者知情权引发的伦理困境及对策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