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要:描写九江县江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
关键词:江淮官话;江洲方言;语音
一、概说
九江县江洲镇位于九江市东北部,处长江中下游赣、鄂、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中心,四面环水。东临毗新洲垦殖场,西砥江流,南与庐山区新港镇一衣带水,北与黄梅县段窑湖以及宿松县程营隔水相望,总面积约83.8平方千米,西南部距离九江县县城约35公里。江洲镇因地处于长江中心一块洲地而得名。解放前夕属桑落乡。辖洲头、后埂、前埂、九号、六号、槐洲、同心、官场、联洲、柳洲、团洲、蔡洲、九洲、江洲14个行政村。该镇约有3.5万人口,其中主要以本地居民为主,有少数来自安徽、湖北、江苏、湖口等地迁徙定居的移民。
江洲镇通行的方言是九江话。九江话,是九江市区、九江县、庐山区、瑞昌市等地区通行的一种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本文描写的江洲方言是九江话的一支。江洲镇虽然归九江县管辖,但它与九江县城及其所管辖的其他乡镇都既不接壤,也不隔江相望,而是被庐山区和浔阳区分隔开来。在语音上,江洲方言与九江县东、西、南三个方言片区均有较明显的差异;而在九江市区的人看来,“洲上人”说话的口音与“街上人”说话的口音也是不一样的。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江洲人,对江洲方言进行了调查描写。主要发音人,杨振彪,男,1962年出生,江洲镇蔡州村人,高中学历,2010年以前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江洲分公司从事会计工作,现在在九江市建材厂工作。
二、声韵调
(一)声母
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4个,如下:
P帮兵病ph派爬m麦f飞副饭t多东毒th讨天甜n脑男年泥l老蓝连路
资早租贼坐争装h刺草祠拆茶抄初床s丝三酸山
酒九h清全轻想谢响县t张纸主车th车春船全软顺手书十树热月云
k高共kh开熬安x好灰活温王用药
(二)韵母
共36个,包括[M][n][]三个自成音节在内,如下:
师丝试十直尺i米戏急一锡u骨榖出橘局
ɑ茶牙塔鸭法辣八iɑ家文雅鸦爷野夜uɑ瓦刮o歌坐过盒托郭壳io药学
遮扯奢社麝i写接贴ai开排鞋北色白uai快活国ai热月
ɑu宝跑iɑu笑桥ou豆走六绿iou油ei赔对飞an南山ian盐年
n半寸灯升硬争横in病星un滚n春云n闪缠o东io兄用
糖床i响u王短官权m姆n你儿二而耳
(三)声调
单字调有6个,如下:
阴平[31]东该灯风通开天春阳平[44]门龙牛油铜皮糖红
上声[35]懂酒统草买五懂近後阴去[214]冻怪半四痛快寸去罪
阳去[33]卖路硬乱洞地饭树入声[53]榖百哭切六月毒盒
三、音韵特点
(一)声母特点
1.古全浊声母全部清化,平声送气,如平[ph]、唐[th]、穷[h]、床[h]、陈[th][仄声不送气,如病[p]、大[t]、近[]、坐[]、柱[t]。
2.古泥、来母分化,脑[nɑu]≠老[lɑu],怒[nou]≠路[lou][泥母与今齐齿呼韵母相拼时,音值介于[n]和[]之间,有向[n]靠近的趋势,但是有例外情况,如“你”自成音节,读作[n][个别泥母字读作[],如当它与遇摄合口三等韵相拼时,女读作[]。
3.古精、见组在今齐齿呼韵母前都读[]组声母,不分尖团。如酒[iou]]九[iou],秋[hiou]]丘[hiou],修[iou]]休[iou]。古精组遇到古合口三等韵时,大部分精组读作[]组,与齐齿呼韵母相拼,如絮[i]、娶[hi]、岁[i]、全[hian],雪[i]、嘴[i]、醉[i]。古见、溪、群母字与遇摄、山摄、梗摄合口三等韵相拼时,与古知三章组(知彻澄三等、章昌船书禅)合流,读作[t]组声母,如虚[]、举[t]、句[t]、拳[th]、劝[[th]、倔[tuai]、军[tn]、橘[t]、倾[thn]。古见母字与蟹摄开口二等韵相拼时读作[k],如戒[kai]、街[kai]、解[kai]。
4古知二庄组(知彻澄二等、庄初崇生)字,今一般读作[]组声母,如争[n]、初[hou]、床[h]、山[san]。古知三章组(知彻澄三等、章昌船书禅)字,今一般读作[t]组声母,如纸[t]、春[tn]、船[tu]、顺[n]、手[ou]、十[]。
5古日母字,今主要读作[],如热[uai]、人[n]、入[]。少数读作[],如软[]。儿、二、而、耳等自成音节,读作[]。古晓、匣母字与开口二等韵相拼时,有些读作[x],如虾[xɑ]、下底下[xɑ]、鞋[xai]、苋[xan]、瞎[xa]、巷[x]。古影母字与开口一二等韵相拼时,声母大部分读作[],如阿阿胶[o]、袄[ɑu]、欧[ou]、暗[an]、安[an]、肮[an]、哑[ɑ]、矮[ai]、晏[an]。古云母字与合口三等韵相拼时,声母大部分读作[],如雨[]、圆[]、云[n]、域[]。
(二)韵母特点
1.阳声韵今读[n][]尾或鼻化韵。
(1)宕江摄鼻尾已脱落,读作鼻化韵[][i][u]。(2)咸摄与山摄的开口三等韵相混,如占[tn]]战[tn]。(3)山摄合口韵以及开口三等韵日母字读作鼻化韵,如短[t]、官[k]、权[h]、然[]。(4)山摄合口一等韵帮组字大多数与臻摄合口一等韵合流,读作[n],如瞒[mn]]门[mn]、半[pn]]奔[pn]、伴[pn]]笨[pn]。(5)深臻曾摄以及梗摄大部分韵合流,读作[n]尾,如林[lin]]鳞[[in]]陵[in]、针[tn]]真[tn]]蒸[tn]]正[tn]。(6)通摄以及梗摄合口三四等韵读作[]尾,如兄[io]、东[to]、用[io]。
2.入声韵无韵尾。通摄三等韵见溪晓母字与流摄三等韵合流,读作[iou],如菊[iou]、曲[hiou]。除一三等韵帮组、见组、影组字外,通摄入声韵与流摄一等韵合流,读作[ou],如毒[tou]、六[lou]、族[ou]、竹[tou]、促[hou]、束[ou]、肉[ou]。
3.章组假摄开口三等韵大部分读作[],如车[th]、者[t]、射[]、社[s]、奢[s]。但有例外,如蛇[ɑ]、蔗[tai]、赦[ai]。
4.明母遇摄一等韵与果摄相混,如模[mo]]魔[mo]、墓[mo]]磨[mo]。
5.端组、泥来组遇摄一等韵与流摄一等韵相混,如涂[thou]]头[thou]、肚[tou]]斗[tou]、路[lou]]漏[lou]。庄组遇摄三等韵也与流摄一等韵合流,如初[hou]、助[ou]、数[sou]。
6.遇摄三等韵精组字与蟹摄开口四等韵相混,如蛆[hi]]妻[hi]、聚[i]]荠[i]、絮[i]]细[i]。
7.止摄日母字自成音节,读作儿化韵[];如二[]、儿[]、而[]、耳[]。止摄合口精组字中,有少数字读作[i],如罪[i]、岁[]。
(三)声调特點
九江县江洲方言现有六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六个声调与古四声的对应关系分别是:古平声按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古上声仍为上声;古去声按清浊分为阴上和阳上;古入声仍读去声,入声尾消失,声调较为舒缓。具体如下表:
江洲方言古今调类比较表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