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外动漫有感

2014-05-30 10:48涂远笛
作文评点报·高考版 2014年47期
关键词:龙猫宫崎骏动画片

涂远笛

当今动画界唯一能与美国好莱坞分庭抗礼的只有日本。提到日本动画,又不得不提到一位满头银发、笑容和蔼的老人——宫崎骏。

有人说,这位老人的坚持简直是一种日本人式的坚持——“任凭世界怎么改变,还是穿和服、木屐,吃寿司。”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科技的帮助下,如今的动画制作如虎添翼,3D、特效盛行,但这位老人坚持不用电脑全盘制作,而用手绘的方式,为孩子们编织出一个个美妙的梦。他带领的吉卜力工作室,完成5分钟的画面,要用1个月的时间,一部仅120分钟的《千与千寻》,他们用了3年时间来制作。我想正是因为宫崎骏这种日本人式的坚持,更因为对孩子们的无比热爱,终成了一个独特的名牌。不用特效,不用刀光剑影,不用铠甲钢拳,宫崎骏在被好莱坞霸占的动漫界,创造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人们能高兴地说:“我不爱《马达加斯加》的吵闹,不爱《变形金刚》的刺激,就爱那一份宫崎骏式的宁静。”

前几天刚看完他的代表作《龙猫》,剧中刻画的两姐妹天真烂漫,个性突出,有几个情节我印象特别深刻。憨态可掬的龙猫打着小女孩爸爸的黑雨伞,一滴雨“啪”一声打到伞上,龙猫全身一颤,随后大大的嘴慢慢笑开——噢,原来它喜欢这雨声,然后,它眼珠向上翻,期盼地等着又一滴雨珠打到伞上,那样子让我忍俊不禁;两姐妹吵了架,姐姐气得跑开了,5岁左右的妹妹愣了一下,然后一边放声大哭,一边慢慢往前走的样子又逗乐了我,这多符合孩子们的性格啊!反观中国的某些动画,似乎总是在用大人的心理来描画孩子,个个孩子小大人似的,一部动画片通篇充满了说教的意味,让观众提不起兴趣,只有投身日漫的怀抱。

当然,我从来不认为动画片只是给孩子们看的,虽然上了高中,但我还是很喜欢看动画片。而且,我认为一部真正的好动漫,一定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共同欣赏。曾记得,小学时我看不懂所以看不进去《千与千寻》,但高中的第一个暑假,再重温这部动画,我终于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温柔和力量。“千”与“千寻”,都是小女孩的名字,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当我明白这一点,在长吁一口气后,由衷地微笑起来。弄懂了以前不懂的东西,似乎意味著一种成长,过去的我因为不够成熟,所以不能理解剧中刻画的一个个人物,或沉默的“无脸男”,或凶神恶煞的“汤婆婆”,这些人物终于随着时间慢慢变得清晰、亲切起来,似乎从故事中走到了我的心里。

但是,再看一部部“东施效颦”的中国动漫,只能让人失望地关掉电视。“变身”、“拯救世界”、“魔法”,这些从日本动漫中借鉴来的东西,在时下中国动漫中屡见不鲜,这似乎是中国的动画制作者们为了适应孩子们的心理取向而把这些一次次搬上荧幕。其实,中国动漫不需要自卑,中国有那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什么非要“嚼”别人拍过的呢?《大闹天宫》、《没头脑和不高兴》等过去的很多优秀动画作品向我们证明,不借助科技,国产动画也可以很好看。现在的动画制作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摒弃浮华、返璞归真,创作出真正适合孩子们看的,受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动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输在了起跑线上,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认知能力从何而来?难道中国的孩子以后都要用外国语言来表达情感,用外国习惯来生活吗?

动画,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好莱坞以中国的历史人物花木兰拍出的动画电影,销入中国就赚走了大把美金,怎不让人哑然失笑!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怎么就不能自己打出一片市场呢?不得不承认,我国已经被外来文化渗透,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在选择看动漫时,也很少选择看国产动画片。

向美国、日本学习可以,但不能盲目抄袭。中国的动画制作者们不要担心没有观众市场,只要用心制作的东西一定会打动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动漫不再只有《喜羊羊和灰太狼》可以撑撑门面。

【借鉴点】文题为“观中外动漫有感”,小作者就是用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日本的宫崎骏动画片,来与中国动画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既褒扬了宫崎骏动画片的贴近生活、内涵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特点,又借此自然地对国产动画片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文侃侃而谈,思路清晰,内涵丰富,比较有见地。 闵长春

猜你喜欢
龙猫宫崎骏动画片
龙猫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宫崎骏动漫
《龙猫》
龙猫
推荐一部动画片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可爱的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