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4-05-30 20:49白曾登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行为习惯幼儿园

幼儿园阶段是人生最初的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幼儿要离开父母,走进幼儿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因为幼儿园的环境要与幼儿以前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什么都得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同时,幼儿阶段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但是因为自身的控制能力较低,要想让幼儿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使幼儿既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又不受那些不良的、不规范的行为习惯所影响。相反,如果在幼儿时期我们并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会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和麻烦。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社会主义下的教育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真诚待人,友善相处;在能力方面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断提高。”为了给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必须从幼儿园教育开始,从幼儿学习阶段开始,从点滴的不剩饭、不随地吐痰、尊敬老人、按时吃饭睡觉等生活习惯开始,使幼儿慢慢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来引导幼儿,诱导幼儿接受那些良好思想和道德行为,并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都给幼儿提出一点要求。当然,这个要求要适当,幼儿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来顺利完成。因为当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是困难太大的时候,幼儿就会很难接受。当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又没有完成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会丧失自信心,从而不爱参加教师设计的活动,对教师也会失去信任。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每天的表现和行为举止来一步步地提高要求,一点一滴地让幼儿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行为举止。

例如,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幼儿在课堂中保持安静,不能够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在吃饭的时候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随便浪费;在玩耍时要讲究秩序,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等。然后,我们在慢慢地提高让幼儿尊敬老人,热爱社会,关心他人,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在提出要求时一定要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明确要求的内容,让幼儿能够很清楚地领略教师的意识。这样,幼儿才会明确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我要求幼儿待人要有礼貌,就明确地告诉幼儿:“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看见教师和小朋友一定要问好,父母离开时一定要说再见,和他人聊天时一定要认真聆听。”这样明确告诉幼儿怎么样做才是有礼貌才能够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二、教师要用夸奖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年龄十分小,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注意力都很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认真听讲、保持安静的意志能力很差,很难在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幼儿没等到教师讲完知识就开始坐立不安了。针对这种状况,如果教师不断责备和批评幼儿,不但自己会生一肚子的气,还会让幼儿产生厌烦的心理。一旦批评过度,幼儿就会对教师产生恐惧的心理,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就十分不利。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幼儿,用夸奖的方式让他们把注意力多集中几分钟,从而矫正幼儿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

例如,在用餐的时候,我会仔细巡视幼儿的表现,一旦有挑菜、浪费等行为,我就会悄悄走到幼儿身边,用眼神或是动作来提示幼儿,让其及时更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当幼儿改正之后,我就会朝他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称赞和夸奖。又如,有些幼儿会在睡觉的时候起来小便,这时候我就暗示他要慢慢地、悄悄地,不要打扰其他幼儿。当他顺利回到自己的床上之后,我就会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这样,当幼儿在每一次正确的行为举止后都能够得到教师的赞同和夸奖,就会带来强烈的动力,确保以后也能够像这次一样表现得十分优秀,确保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及时纠正幼儿的细小错误

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每一次小的表现都会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要注意幼儿的细小表现,认真观察和审视幼儿的一颦一笑,以便能够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行为的形成。在班级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幼儿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脾气,有的在玩耍时会蛮横地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有的在吃饭时会挑三拣四;有的听讲时会东张西望等等。这些不良的习惯如果教师不及时制止,就会助长这种不良行为的蔓延,最后会影响到其他幼儿。为了能够调动幼儿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幼儿自觉遵守幼儿园的故规章制度,有意识地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除了及时制止这种行为,为其讲道理之外,还专门设计了一些竞赛来激励幼儿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班在课外游戏时开展“最佳活动小组”比赛,把幼儿分成小组开展活动,最后看哪一个小组能够活动的十分有秩序,大家不争不抢,井然有序的活动。为此,每次课外活动时间,我们班都不用教师特别强调纪律,幼儿都十分有序地、友善地玩耍。

四、教师要善于设计游戏性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幼儿虽然走进了课堂,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觉得玩最重要。而且,玩能够激发幼儿的动力和斗志。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会十分活跃,心情也会十分舒畅,这时候是他们接受能力最强的时间。为此,教师要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来传授给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举止。而且,游戏是多人的活动,能增强幼儿的交流能力,能够让幼儿学会人与人之间如何良好的相处。这样有益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而能够使幼儿吸取他人身上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形成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也会让幼儿暴露自己的不良行为举止,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引导改正。教师应在确保幼儿在接受高尚行为举止熏陶的同时,抛弃自己那些不科学、恶劣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严格贯彻和执行幼儿管理及教育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要求、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举止。

作者简介:

白曾登,女,37岁,蒙古族,学历大专,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业为学前教育,任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六幼儿园,职务为關工委主任。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行为习惯幼儿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