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2014-05-30 22:22郝丽霞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观

郝丽霞

摘 要: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新课程改革跨越式的变革,思想理念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史论结合”,这与新课改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差较远。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初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践;史论结合;教学观

一、教师教学观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并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轻视历史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如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如同虚设,历史学而无用等等。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

二、史论结合教学

“史论结合”中“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

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对理论的讲解教学,还可以使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历史学科的有机整体性很强,对讲授内容提炼浓缩,形成條理清晰而系统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知识体系的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例如观看相关视频、图片文件)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要不断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使之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史论有机结合,且以理论统帅教学,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锻炼、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情操,使其价值观得到正确引导和升华。

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的学习任务,“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结合史料对自己进行思考,中学是学生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拓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知识,开拓眼界,学有所用,从而帮助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思想观,使之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田瑞阳.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初中历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观
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少数民族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观优化的重要意义
确立正确观念注重学导教学研究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由《冰心诗四首》教学构想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迷思及其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