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昭
今年年初,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批驳日本军国主义的文章,引起英国二战老兵弗莱德·塞克(下文称塞克)的强烈共鸣,他致信刘晓明,声讨日本军国主义。消息传出后,塞克的名字为许多中国人熟知。
老兵塞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要揭批日本军国主义?带着这些疑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采访了已99岁高龄的塞克。
小城拜访二战老兵
从英国首都伦敦出发,驱车向英国西北方向行驶,不到3个小时,就来到沃斯特郡。沃斯特郡的首府叫沃斯特城,城不大,却整洁、宁静,风景宜人。塞克先生一家就住在这座景色秀美的小城里。
塞克的家是一幢仅有一层的别墅式建筑,红墙体,黑瓦顶,与周围的绿树、碧草形成鲜明的对比,相得益彰,十分和谐。记者按下门铃,开门的是一位腿脚麻利的老太太,她是塞克的夫人,叫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女士边寒暄边把记者迎进会客厅。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站在那里迎候,这便是记者要采访的塞克老兵。
“以前有不少英国记者采访过我,但这还是头一回中国记者到我家里来。”塞克很高兴,特意穿上了前胸挂有各种勋章的军西服,黑底红花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他身后的沙发上,摆放着平时使用的双拐。很显然,塞克是特意丢开双拐在向记者展现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兵特有的刚毅不屈的气概。
说起与中国大使的通信,塞克介绍说:“我最初是在1月2日的《每日电讯报》上看到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文章的,在这篇题为《拒不反省侵略历史的日本必将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的文章中,中国大使有力批驳了日本首相安倍不思悔改,决意将日本带上军国主义道路的错误行径。我完全同意文章的观点,随即致信中国大使,并附上我作为泰缅铁路工人幸存者写下的《永远不能忘记》一文。很快,中国大使给我回了信,长达3页,进一步批驳了日本军国主义。”
“死亡铁路”上的冤魂
1915年,塞克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4个孩子中的长子,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后来,全家移居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
二战爆发后,塞克应征入伍,成为盟军北大西洋战队的一名战士,后来被俘,被强拉到远东,为日本人修建泰缅铁路。这条从泰国西部至缅甸东部山區的铁路,全长415公里,正常的工期起码需要6年,但日军为了运送战争补给,尽快占领缅甸,用刺刀和皮鞭逼迫包括盟军战俘在内的数十万劳工超负荷劳动,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建成了。“那是用我和战友们的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铁路啊!”塞克悲愤地对记者说。
事实上,史学界已经公认,泰缅铁路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野蛮罪行的又一见证。铁路沿途经过泰缅边境热带雨林区,多是不毛之地,地形险峻,气候恶劣,瘟疫肆虐,被迫参加建设的战俘和劳工缺食少药,还动辄遭到日军的毒打甚至枪杀,很多人干着活便倒下了,再也没能醒来。史料记载,泰缅铁路共造成1.8万名战俘和10万名劳工死亡。每修筑1公里,就有600多人要付出生命,相当于每修一节车厢长度的铁轨,就有一人为此丧生,因此被称为不折不扣的“死亡铁路”。
塞克告诉记者说,在修铁路的过程中,作为战俘,他们受尽了非人的待遇。“从早到晚,你只有一刻不停地埋头劳动,稍有一点懈怠,便会遭到鞭子抽、枪托砸,或者被拉去上刑、毒打。只要你不倒下,你就只能干重活,直到你干不动了一命呜呼完事。哦,吃什么?那也叫吃的?简直连猪狗食都不如。”
“一天晚上,我们从桂河大桥收工回来,睡在我旁边的约翰对我说,弗莱德,我今天晚上感觉不好。我说没事,明天早上就好了。第二天早晨6点,我发现他已经死了,是睡着的时候死的。当时有人嘟囔着说,这小子真幸运,他再也不用活受罪了。”说到这里,塞克哽咽了,接着竟大声哭了起来。好一会儿,塞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一边拿手纸擦眼泪,一边自嘲自己不争气:“对不起,不好意思,男人是不应该流眼泪的。”
“我不能承受遗忘之痛”
即使能从“死亡铁路”逃过劫难,很多幸存者也落下了终身残疾。1946年,塞克被遣返回祖国时,还不到31岁,除了内脏器官因长期饥饿全面受损,还患有严重的恐惧症。因此,塞克长时期找不到工作,一度为生计而发愁,后来通过努力当上了工程师,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看着眼前这位历经磨难的二战老兵老泪纵横,记者感触良多。“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忆及二战中遭受的非人折磨及经历,塞克悲从心生,这位老战士的眼泪,正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法西斯罪行的有力控诉和鞭笞。
说到日本军国主义,老人气愤地说:“安倍是故意参拜靖国神社的,他是日本某些人的代表,他要抹掉日本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做的一切。日本从来没有承认过战败,更没有忏悔,他们说‘我们失败是输在了高科技上,他们指的是原子弹。这就说明他们早晚会寻求报复。”
“我不能承受遗忘之痛,因为如果我忘记了,我就不再是我的战友们和我自己所经历的这段恐怖历史的见证人。永不忘记,铭记历史!你可以用他们的经历捍卫未来。我也永远不会宽恕日本军国主义者,因为如果我这么做了,我就背叛了我的战友。他们不能再为自己说什么,我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在未经他们许可的情况下我不能轻言宽恕,因为他们已经听不到任何忏悔了。”
这位刚强的老人,充满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愤慨,他说在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和二战胜利的今天,人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尤其是千万不能姑息罪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倾向,否则罪恶将再次重演,人类将重遭浩劫。
塞克坦诚地说他想多活几年,替死去的战友和受法西斯迫害的人多活几年,他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作为一个时代见证人的作用。对此,记者深有同感,塞克不但是一位参加过二战的英雄,更是见证战争灾难、目睹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罪行的“亲历者”,少了这样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历史会显得残缺不全。好在,塞克身边有一位比他小17岁的夫人悉心照料着,至今两人已经共同生活了45年。看得出,夫妻俩感情很好。他们有一个女儿,居住在伦敦,会经常来看两位老人。临别时,记者由衷祝福塞克夫妇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