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留职”重出江湖为哪般?

2014-05-30 15:16
凤凰资讯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铁饭碗计划经济领办

近日,江西省出台规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停职领办创办企业后,若3年内不再领办创办企业的,允许回原单位工作。该政策一出台,即招致民众议论纷纷。一份停职留岗的“三年之约”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有人愤愤不平,质疑国企员工创业竟可享受“超国民待遇”;也有人拍手叫好,国企内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该政策刺激有才能的员工扔掉“铁饭碗”,投身商海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实,停薪留职政策并非新生事物。在30年间,这一政策经历了从兴起到沉寂而后再度复兴的转变过程。

所谓停薪留职,是指企业富余的固定职工,保留其身份,离开单位,从事政策上允许的个体经营。停薪留职,是“中国特色”之一,准确地说,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經济过渡转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包括企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一群人,手里端的是“铁饭碗”;而当市场经济大潮来临之时,其中一些人辞职下海了。由于当时仍处于计划与市场交会期,于是这些人的“铁饭碗”还被保留着。

停薪留职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物,1983年6月11日,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规定,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

而现在的情况已大不相同。现在各行各业的“铁饭碗”已被打破,企事业单位用人实行的是合同制,党政机关用人也在逐步推行聘任制,这意味着,在其岗必获其薪;而不在其岗,不仅要“停薪”还要“去职”,没有空余的岗位供“停薪留职”之用。在岗位竞争激烈的今天,“停薪留职”理应被叫停;在经济体制已逐步从计划过渡到市场的今天,“停薪留职”理应退出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铁饭碗计划经济领办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丢掉“铁饭碗”当起“花把式”
铁锁链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