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容易让圈子招“污名”

2014-05-30 14:17
凤凰资讯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圈子变态污名

2013年底,一个有10人左右、ID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微博圈”被媒体曝光。在这个微博圈里,人们发现,这群人发布了大量照片,以及不少十分露骨的微博文字,内容都和“性侵小男孩”有关。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虚拟“圈子”,媒体甚至用“变态”两字来形容。这个隐秘的“小圈子”最终被人举报给了110。

在微博微信兴起之后,各种虚拟的网络圈子也随之而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虚拟圈子都会像上述圈子那么“邪恶”。其实,在现实中,圈子被视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特色。在我们的生活中,圈子几乎无处不在,同学圈、朋友圈、战友圈、同业圈,似乎事事都要“钻圈”。

这样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圈子,其實都是“非正式”的。所谓的“攀关系”、“走关系”的“攀”和“走”,其实就是这种状态的精确描述,关系或者圈子本来不存在,都是“走”出来“攀”出来的。正如管健所言:“我们每天无不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构建着某些圈子。”

与此同时,圈子“地下化”也容易被网络放大。

很多人都认为,圈子文化是中国的特色。但是,热衷小圈子却和中国传统中对于“小圈子”的鄙夷以及“怕”看起来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热衷于结小圈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很怕并时刻警惕“小圈子”的出现。两者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小圈子”一个个地“地下化”,圈子从其缘起开始,就变得有点“阴暗”、“名不正言不顺”。

走向“地下化”的“小圈子”无疑更容易倾向于偏离、规避社会普遍规则的约束。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人爱抱团却又被认为是“一盘散沙”。

如今,微博微信的兴起,虽然没有改变传统圈子的实质。但是,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管健告诉记者:“网络世界中的匿名性、去个性化、责任分散更有可能使得群体极化思维在网络社群中大行其道。”

换句话说,微博、微信很有可能使得中国传统的“圈子文化”的“地下化”缺点放大。实际上,或正是因为这种缺点的放大,才会有开篇所举的“变态”圈子的出现。

猜你喜欢
小圈子变态污名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远离“小圈子”
变态混凝土
污名的道德解析
“小圈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