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
微信这款社交软件为公众提供了表露心声的平台,点个赞或收获一个赞,来来往往间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每个人在微信里的表达习惯不同,隐藏着不同的内心秘密。
秀幸福型
“鲍鱼也不好吃,明天在家自己做甜点吧,谁来?”……有些人玩微信玩得不亦乐乎,从早到晚,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能在微信上找到。这类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强,心态积极乐观向上。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满足自我,积极地建立人际关系。这类人往往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
正能量型
生活中积极乐观的人,很喜欢在朋友圈里传递各种正能量,发布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图片、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提高心性修为的佛学禅道。读他们发布的信息,你会不由得会心一笑,心生温暖。
这类人往往积极乐观,喜欢分享,希望让更多人获益,别人的幸福是其快乐之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虽对一些负面事件不满,但希望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改变现实。
万事通型
每次转发信息,从军政、体育到娱乐,他们就像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获取信息,在交往中获得发言权,从而拓展自己的圈子,是一种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也是自卑感强的表现,建议分析自卑的来源,与身边积极乐观的人建立固定的朋友圈,也可主动与父母建立更为积极的关系,弥补幼年时期缺失的关爱。
解压型
“报告还没写,连续几天没好好睡了,快挺不住了!”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常常散播负面情绪,满腹牢骚,对生活和社会现象常常不满。偶尔宣泄对生活的不满能减压,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了。
这类人的不满更多源于内心负面情绪的投射,他们常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令人不舒服。建议这类人多找身边最亲近的人倾诉,获取理解和包容,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甘当看客型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來就有好奇心,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查看微信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有些人在睡觉之前和早上起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新微信,一般只看不发。“刷微信是潮流,每天看着别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觉得挺有意思的”。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在玩微信时,从众心理会促使人们赶潮流,避免落后,体现存在感。也有人不自信,不愿发表意见,担心自己的见解得不到认同。不妨尝试适当表露自己,不但能缓解孤独,提升幸福感,还能强化和拓展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