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30 23:16:15邵志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数学

邵志敏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当今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804-02

传统的教法比较单一,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在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实。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我们长期以来用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对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早已经被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而且正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1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課标》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如果导入新课采用的好方法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迷语、动画、趣闻、寓言、成语、典故等,这样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如:在小学三年级求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学中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学生们感觉极易感到厌倦,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首先我们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看看它们的周长有何变化?然后再拿一个正方形,把它裁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看,裁完后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根据老师播放过程,便可以非常清楚的发现两种情况下,周长是如何变化的,显而易见,非常直观的显示出来,这样学生就充满了极大的兴趣。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2 利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难关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会变通,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历来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可谓千变万化,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多媒体教学则以它独特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教学排忧解难。在组织小学生学习时,必须直观生动,尤其要在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完成知识的学习。利用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求圆的面积公式时,我们用Flash软件,可以进行动态的演示(8份→16份→32份→64份),通过割、拼的动画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也利于使教学概念直观化。

3 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传统教学,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性、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多媒体可以把多角度、多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求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升华。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满足开放式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非常迅速地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容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小学一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时,对于数产生的历史,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设计,把相关新资料制成CAI软件,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在在课上讲解,可以填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运用计算机设置多种题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练习。

4 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曾有教育家指出:直观性的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多媒体可以把多角度、多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求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升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无法亲历所有过程,所以信息技术就得以大显身手。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教学效果是在小部分时间里达到的,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暴露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9+7,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两组苹果,一组是9个,另一组是7个,学生可以先自己先想一想如何操作,探求方法,然后,用鼠标单击一下正确答案按钮,便出现一个画面:画面上立刻出现两组苹果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组是7个的拿走一个苹果,然后和另一组9个放在一起,等于十个苹果。小熊边做边说,再配上适当音乐。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在多媒体“动”的显示过程中,辅之以学生“静”的思考,使多媒体动态的画面紧密地联系学生思维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得思维的发展。多媒体可以巧妙地引诱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多媒体可以拓展教学时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发展的过程。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效果,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正在课堂中实践,它所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还需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去研究它、认识它、校正它、总结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桑运生,陈士钊.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6).

[4] 田汝堂.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3(9).

[5] 吕心义.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2007(9).

[6] 姬素娟.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方法[J].学知报,2007(7).

[7] 刘玉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学周刊,2013(8).

猜你喜欢
计算机多媒体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