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材 料
2014年春节后,郑州市二七区一家杂粮馒头店免费给环卫工人发放“爱心馒头”。店主和环卫工人亲如一家的温暖一时感动全城。然而最近,“免费领馒头”的招牌却被店主摘掉了。据传,该店之所以免费送馒头,是因为环卫公司提前给店里支付了费用。至此,有人领得理直气壮,甚至有人不要馒头,要求店主换成现金退给他们。
该店平均每天送出400个馒头。小本经营能做此善行,已属不易,却遭此尴尬。
简 析
材料的第一段侧重叙事:善行无疾而终,店主寒心摘牌。第二段侧重评论:“小本经营能做此善行”是对馒头店主行为的肯定,如果从店主炒作的角度立意就违背了材料的意图;店主“遭此尴尬”,“尴尬”的起因是传言,“尴尬”的制造者是“要求換成现金退给他们”的环卫工人,“尴尬”事件的结局是行善者寒心、摘牌。可以看出,材料本身有较为明确的主旨方向。
可考虑以下三个立意的角度:
①社会道德滑坡严重,造成诚信危机;②秉持善念,心怀感恩,莫让好人寒心;③客观评论,惩治造谣惑众者。
提 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则素材,在不同的视角下,会呈现不同的面貌: 有时候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表述侧重点不同,甚至语言倾向性不同,也可以出现不同的效果。正因为素材有多种开掘角度,在素材积累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作文时对同一素材进行不同的裁剪加工,充分利用素材达到自己希望的最佳效果。
改 编
下面是不同论点下对原材料的不同“改编”。
论点一:社会道德滑坡严重,造成诚信危机。
新闻很简单:郑州一家馒头店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馒头,却反被人怀疑已经提前收到了环卫公司所给的费用,更有环卫工人听信流言而向此店索要现金,让“爱心馒头”“遭此尴尬”。报道中的馒头店老板最终取消了这个善举。“馒头事件”在令人感到荒唐之余,还有对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基本信任的担忧。
人与人本该心心相依,坦诚相待,但是好心扶老人反被讹诈。各种虚假的好人好事频繁曝出却未受制裁,使得社会道德严重滑坡——人们不再相信温暖、爱心和善举。春节后的这则新闻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点 拨
叙议结合的写法,使材料表述与原因探究融为一体。第一段文字首先谈“道德滑坡”在“馒头事件”中的表现:一是流言恶意揣度馒头店主的善行,二是工人听信流言索要现金的行为。接着从两个层次谈“馒头事件”的危害:馒头店主的寒心,对人与人之间互信的打击。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小小的“馒头事件”绝不仅仅是个案,它折射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二段文字更进一层,从“扶老人”等热点事件来探讨造成“尴尬”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材料丰富,层次分明,观点深刻。
论点二:秉持善念,心怀感恩,莫让好人寒心。
郑州市一家馒头店热心发放免费馒头给环卫工人,有些环卫工人不仅不心怀感恩,反而前来索要现金。面对怀疑、抱怨和贪婪,馒头店主不得不终止这一纯粹的善事,寒心地撤下“免费领馒头”的招牌。我想,在这一“好心当成驴肝肺”,费钱不讨好的闹剧过后,不仅馒头店主,还会有更多善良、热心的群众都不太敢随意惹上这种“麻烦”了。
在一个被真诚、温暖和感情包裹着的社会里,骗子也能得到原谅、信任,进而被感化;而在一个充斥着虚伪、欺骗和伤害的社会里,真诚行善的好人也会被误解、攻击,从而不再热心行善。
点 拨
上段文字以环卫工人的行为和馒头店主的感受为侧重点,围绕论点改编材料。从那些环卫工人的角度来讨论,他们不能心怀善念,没有感恩之心。别人帮了我们,不仅觉得是理所当然,更不明就里地产生误会和责怨。从馒头店主的感受看,主动献爱心还招来骂声和不解,这不仅严重伤害了爱心人士,也令广大爱心人士颇感寒心。
第二段文字以对比句式谈了自己对“馒头事件”的感触,引出中心论点:呼唤“真诚、温暖和感情”,引人共鸣,发人深省。
论点三:客观评论,惩治造谣惑众者。
免费给环卫工人提供馒头,却被流言说成是拿了环卫公司的钱还来充好人的黑心店家。流言之害,逼得店主摘掉“免费领馒头”的招牌。这些毫无来由的恶意和流言,肆无忌惮地恐吓着一颗颗善心,威胁着一个个善行。
我常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类人:冷眼站在互联网彼端,时不时在热点新闻下发表自己“犀利”的评论。有人跳水救人请求登报以呼吁更多人行善,他说这人想出名;有企业家巨额捐款积极开展慈善活动,他说这人是“诈捐”。这样的评论看似极具洞察力,因此往往倍受追捧。
点 拨
上段文字立足“馒头事件”,并做引申拓展。第一段先用一句话突出流言的内容,然后着重谈流言的危害:流言使善举处于孤立无援、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第二段文字列举了两个有代表性的流言及其这些流言恶劣的社会影响。接着宕开一笔,谈流言的产生是有些人喜欢哗众却宠,制造噱头。对材料的改编加上合理的推测使材料表现出新意,使观点更具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