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境督导师的“绿色梦”

2014-05-30 10:48阿友
职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浙江绿色社区

阿友

他得到政府环保部门大力支持,他曾作为第一个中国护水者走向全球护水者联盟年会演讲台。现在,他的头顶上拥有一连串耀眼的绿色“标签”:中国生态环保最高奖“母亲河”奖、中国水环保年度公益人物、“福特”国际奖学金杰出学员、浙江首位高级环境督导师、水资源管理联盟国际标准制定委員、杭州十大杰出青年……他叫忻皓,是“绿色浙江”秘书长,也是该组织的创始人。

美国“镀金”研发水地图

1981年出生的宁波人忻皓,1999年进入浙大研习环境科学。江南水乡长大的忻皓,在学习中了解到,浙江虽有八大水系,但浙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900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加剧了“水透支、水污染”,因此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2000年,大学一年级的忻皓和同学黄金海结合自己的专业,发起“千年环保世纪行”活动,计划用36天骑车两千多公里环行浙江。在“千年环保世纪行”行程中,忻皓痛心地发现钱塘江多条支流已遭受到严重污染。就在那年冬季,忻皓在老师阮俊华支持下,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首家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其间,忻皓结识了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并成为马军推出的中国水污染地图的技术开发方。中国水污染地图推出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于是,忻皓有了开发出一个完全互动的、可让公众实时举报污染信息平台的想法。

2008年,勤勉好学的忻皓成为“福特”国际奖学金资助的最年轻学者,前往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与政策硕士研究生。身在全美地理学排名第一的学府,忻皓在学习期间选择了不少关于地理信息的课程,两年后,他选择在克拉克多留一年,继续攻读地理信息科学硕士研究生。

2010年1月,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忻皓在中国水污染地图积累的研发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Ushahidi系统平台后编写源代码开发,经过充分实验和运作后,于2011年6月正式推出“钱塘江水地图”公众互动信息平台。网民和手机用户只要打开钱塘江水环境互助信息平台(www.qiantangriver.org),便能全面直观地呈现钱塘江流域二维和三维地理全貌,以及与水环境相关的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工矿企业、畜禽农场、水生生物种群、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各类地理信息和监测点水质情况。

号召人们“发现污染随手拍”

2011年秋季,忻皓学成回国,成为美国克拉克大学第一位在3年内拿下国际发展、社区与环境学院两个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并两次成为学院年度人物。回到杭州后,忻皓广泛宣传水地图,号召人们“发现污染随手拍”。从此,绿色浙江志愿者们和更多的钱塘江流域附近居民走在江河边,一旦发现污染水源,就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功能锁定污染源,随时用手机拍摄照片并附上污染点具体信息,上传到绿色浙江的公众互动信息平台。

为母亲河安装上隐形“千里眼”,这种“揭丑”行为,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浙江省各级环保部门的支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全民动员污染源必定无处可藏!为此,绿色浙江招募了一批钱塘江流域社区、学校的护水志愿者,对全流域饮用水保护区,特别是杭州市的一、二级饮用水保护区的29.2公里段进行常态化巡护。2014年4月,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舞台上,梦想大使周立波亲自为绿色浙江启动“环境观察”应用,仅一天时间,二维码就被扫描25000余次。

水地图征服国际环保界

水地图在浙江声名远扬,在国外也受到广泛关注。2012年3月,这种模式被在法国马赛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正式采纳为“可供参考的水问题解决方案”,忻皓作为中国水保护民间组织代表受邀赴法传经送宝。随后,该项目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和平领导中心在韩国举办的第五届亚洲环境论坛上脱颖而出,被评选为“最佳案例奖”,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特别资助。

随着国际水问题日渐突出,诸多水污染及利益链条均涉及国际间的共同合作,水议题国际机构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全球护水者联盟2011年实施的“国际煤行动”便是其第一个跨国界项目。

鉴于对水资源改善所做的贡献,尤其是水地图带来的创新思维,2012年,忻皓经过补选成为全球最年轻的水资源管理国际标准制订委员会委员,既是中国和大北亚地区唯一代表,又是15人委员会中5个非政府机构的代表之一。在其后工作中,忻皓推动在水资源管理基本标准以上的黄金标准和白金标准中,必须要跳出“流域”概念,应考虑对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进行监督,从而通过标准向国际大品牌和零售商施压,要求其关注原料供应商环境道德,真正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公平和权益。如果这项内容最终通过被写入标准,将直接影响中国特别是浙江集群式为国际大品牌和零售商生产原料的工厂,诸如LV等大品牌在浙江或太湖流域的供应商,有望受到来自于这些大客户的环境要求,必然加大相应投入,降低环境负荷,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

今年,忻皓正准备在美国匹兹堡举办的全球护水者联盟年会中,再次竞争理事的位子。忻皓说,中国需要更多、更强的声音活跃在国际的舞台。

中国NGO折服气候大会

环保无国界,理念达四海。2013年11月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应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之邀,“中国角”等来了第一位代表中国NGO的报告人——忻皓和他的伙伴们以《科技让中国社区更低碳》为题,向来自五大洲的海内外友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杭州文晖街道现代城社区绿色实践——通过与高科技企业合作,不仅实现金属、纸张、塑料的分类回收,还能将住户的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用于社区农场。同时,生态社区里的雨水回收系统、落叶堆肥装置、太阳能路灯设施和生态景观水池的改造,也融入了多项高科技应用,初步实现了废弃物不出社区的构想。

忻皓郑重推出他的“明星低碳产品”智慧绿房,“我们的智慧绿房,是干净、无味的,可以坐在旁边喝茶。智慧绿房是蜂窝状外形,每一间蜂窝都承担一个核心功能,如垃圾回收区、垃圾处理区、环保宣教区、直饮水供应区和开放活动区。智慧绿房有一条垃圾产业链,通过垃圾回收制成毛巾、衣服,甚至工艺品。另外,大家直接将塑料瓶子等垃圾塞入机器后,市民可刷卡积累碳币,碳币积分将被记录在卡中,这些碳币还能到超市或社区停车进行消费。”

忻皓在报告中不时穿插着深圳公益慈善决赛趣闻,和大家分享着最终拿到金奖的故事时,报告台下正坐着一位特殊听众——国际气候行动网络总监威尔·汉密尔顿。汉密尔顿饶有兴趣地把玩着“绿色浙江”为大会代表带来的小礼物竹制名片盒,不时被浙江小伙子科技改变中国社区中许多低碳新名词吸引,拿笔记下。忻皓在国际环保界的出色表现为“绿色浙江”的发展赢得巨大品牌影响力。14年来,忻皓为组织总筹款约900多万元,推动开展100多项形式多样的公众宣教和环境参与活动。打铁还得自身硬。为了给广大环保NGO从业者一个“名分”,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始对这个新行当进行职业能力认证,截止到2013年8月,“绿色浙江”已有7人持环境督导师证书,全国也仅仅100多人持证,其中忻皓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高级环境督导师。

不久前,忻皓作为唯一校友代表,受邀主持浙江大学校庆115周年晚会,他很自豪地告诉现场数千浙大人,自己选择的是民间环保组织作为终生事业。有学弟问他,为什么一个前途无量的高材生要做一份看起来并不是一份工作的工作?忻皓回应他,其实,这样的问题存在于许多人心中,且在国人的文化中浸淫了太长时间,我们在物质世界中残酷地竞争,只为了追求自己的名利——这就是我们通常衡量成功的方式。若我们只是一个平凡人,不妨做一个平凡的好人,一起推动历史的改变,因为只要双肩担重责,蚍蜉也可撼大树。

猜你喜欢
浙江绿色社区
绿色低碳
社区大作战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