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话语权

2014-05-30 10:48佚名
家庭之友·佳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小面包酸奶奶粉

佚名

有一本美国书,把人的一切行为都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得出过类似结论----太穷的人不适合离婚。这个结论曾让我难过了好久。令人欣慰的是,二十多年来我遇到很多案例中的女性,尽管生活艰难,也还是选择了不在不满意的婚姻中“凑合”---这个主人公不一样,她只是“抱怨”,而不是“忍无可忍”。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我带着4岁的儿子回娘家。我们在路上去了“家乐福”,买了相对实惠的礼物----5斤鸡翅中和一只猪蹄膀。商场出口附近是“巴黎贝甜”,儿子说:“妈妈,我想吃一个小面包……”我知道,儿子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小面包”,而是一杯酸奶。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路上给我讲了这个酸奶,小朋友告诉他的,“好喝”。

一杯酸奶加上一个小面包,要32元。我一边付钱一边觉得“不值”。我给儿子找了座位,让他吃完了再走。我心里明白,面包酸奶只买了一份,不能带到娘家,弟弟的孩子也在,不分给他不合适,分给他,我舍不得多买。

一切都是因为钱。如果我不是个每月收入4000多元的小职员,如果她“什么都有”,怎么会为这32元去算计呢?如果我“什么都有”,哼哼,最先要解决的绝对不是酸奶喝小面包的问题,即使换个丈夫也未必不可以。

不能回娘家

到了娘家,我直接进厨房,把鸡翅和蹄膀放在水池边上,才进屋招呼妈妈“把肉放进冰箱”。以前,弟媳妇没娶进门,她回家很自由,冰箱开关随意,在客厅里躺着看电视、吃瓜子也没问题,但是,弟弟结婚之后就不一样了。弟弟没买房子,娘家的一套三居室,老妈和弟弟、弟妹“两家一家一间卧室”、“两家公用客厅”。

我结婚离开家后,回娘家并不频繁,但那时觉得有家,除了丈夫家还有娘家,身后有大本营。我弟结婚占了我原来的房间。我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你爸走太早,我不能拖累你,以后,我跟你弟弟他们是一家,你变成外人了……

真正感觉自己流离失所是在和孩子爸爸吵架闹离婚时,那是孩子出生前一年。一般两个人吵起来,都有一方离开,他是外地人,房子是他买的,他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家里,走人的是我。我回娘家找我妈诉苦。傍晚,我弟接了弟妹回来,大家坐下吃饭,问我怎么不回家“给姐夫做饭”,我说要离婚,弟妹马上不说话了。吃完饭,我帮我妈洗碗,他们小两口回自己屋。过了一会儿,我弟一个人出来问我:姐,你回不回家?回家我送你。我弟跟我说话不看我,我看着我妈,我妈听我弟说话不看我弟,看着我,我明白了,他们担心我闹离婚赖在娘家不走。

那种委屈到现在都记得,没人给你撑腰,你的手足跟你不是一家人,你亲妈老了护不住你,你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我说我这就走,不用送,晚上值班……听见家门在身后关上,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我说值班是撒谎呢?他们肯定知道,但是他们就是要揣着明白装着糊涂把我打发走,留下我,就是留下一个祸害。

我没地方去,只能回家。那时没有孩子,矛盾不激烈,和好也快。我把这些感觉都告诉他,他嘲讽我说,你们家把你当水泼给我,你就要老实,不然我把门锁换了,你只能去住“热力管道”。

养不起儿子

人总有一些不得不正视自己因而充满挫败感的时刻,对我来说,发工资时和面对儿子的需求时,总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无力感。每到这时就认定一个事实,我“什么都没有”。只靠我一个人,连儿子都养不起。

儿子出生前我觉得不过是个孩子,养着养着就大了。我丈夫说没问题,喂米汤也能养大。孩子生下来,慢慢体会到不是那么简单,一个小孩,每时每刻都在要钱。只要有条件,谁也不会给自己孩子喝米汤。

儿子出生,吃母乳不到兩个月,我“供应”不上了,只能加奶粉。那时都关注奶粉质量,没办法,我丈夫加入了到处托人从国外带奶粉的行列。每个月没有4000块钱不够。4000是什么概念?是我一个月的收入。更不用说孩子要加辅食,要买尿不湿、加营养品。我丈夫挣钱不多,一个补习学校的老师,最好时一个月能到一万多元。

我们尽力压缩开支。第一是减少使用尿不湿,只有带孩子出门才用,在家用尿布,我俩的人工不值钱,洗吧!第二是解雇保姆,我们的保姆管吃管住,一个月2500元。这个钱,也觉得吃力。因为每月还有房贷要还,他有车要养。概括起来,我的钱负责奶粉,其他钱由他出,包括养活我---儿子实现温饱,我要饿死了。

产假休完,我要上班,单位说不上班也可以,一个月给1000块钱,保留职位。我让他拿主意,他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拿着1000块钱不上班,在家当保姆,二是去上班,让他妈来北京帮忙。我选了后一种。我妈说女人不能在家当“老妈子”,时间长了就废了。我舍不得孩子,也舍不得钱。家里多一个从没一起生活过的长辈,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一样。我把担心告诉他,他说,人会给钱下跪,你也应该给我妈下跪,她是来给你送钱的,省下的就是挣来的,她来了,你省了保姆钱,你上班还挣了钱,这样想,什么都能适应了。

这样,他妈当保姆,我们去上班。孩子一天天长大,奶粉钱渐渐不用花,但要上亲子班,要上幼儿园。我们没敢去双语幼儿园,选了小区里的街道幼儿园,针对住在本小区的孩子,大中小班加起来不到70人,老师都是只有基础文化的中年妇女。这样一个幼儿园,一个月的托儿费是1300元,饭费是500元,各种“看孩子”之外的学习班都要另外交钱,所有孩子都有“课外班”,我儿子选了“手工美劳”和“幼儿英语”,一个班300元,我的4000元被拿走一半还多。

我的生活水准下降到只保留基本需要,公交车卡每个月充值40元,早餐、午餐在单位吃免费的,晚餐回家吃婆婆做的,衣服穿旧的,鞋买便宜的……就算这些基本需求能在500块钱里解决,每个周末,儿子不上幼儿园的日子,不能躺下睡觉吧?要玩儿,要出门就要花钱。还有玩具呢,还有“麦当劳”、“肯德基”呢……

家事常纠结

对于一个经济上不能独立的人来说,精神独立、生活质量、婚姻思考甚至人格尊严,“都是扯淡”。

他大学毕业留在北京教书,靠着自己聪明、勤奋,买了房子买了车娶了媳妇养活了儿子,已经非常不容易,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外心”,肯定对我不是完全满意,但是,他的确没有做过对不起我和家庭的事。闹外遇、闹离婚,他没有,一门心思多挣钱改善家庭生活。这算好男人吧?

怀孕让婚姻变得非常实在,孩子出生后更加实在。他每天晚上到学校上课,补习学校嘛,孩子们都是晚上或者放学后来补课,寒暑假和周末他全天上班。后来他学聪明了,把一些孩子领到家里来单独辅导、单独收钱,挣外快。我呢,朝九晚五,下班和周末休息的时间属于孩子,他忙挣钱,我忙孩子,互相顾不上对方。什么“相看两不厌”啊,都是胡扯,厌是不会厌的,因为根本就不“相看”,没时间,没精力。

要说我们有什么矛盾,矛盾就是他妈。老太太大半生在农村生活,到了北京,很多生活习惯改不了。包括带孩子。举个例子。孩子尿完了,奶奶给擦一下,不用纸,用布,行,就用布,用完了不洗,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孩子吃完鸡蛋羹,拿起这块尿布来给孩子擦嘴。那天我看见说出来,他妈找他告状:你媳妇嫌我脏,你们小时候都这样养大,病都没生过。他来数落我,我妈带大我兄弟姐妹四个,一个没饿死更没脏死,你怎么那么多事儿?我说是,你们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本身要求就低……这样一说,两个人吵起来。这种争吵在他妈来了之后越来越多。

孩子上幼儿园,我想他妈可以回老家了。我在婚姻中已經学会有话不直说,不是怕他,是避免生气。连着几个周末,我带孩子出去玩儿,都问他妈,您也去吧?要不回老家之后想去就去不成了……他妈说不去,说在家买菜做饭。他妈也有绝的,说你们在外面吃,我们娘儿俩今天吃家乡饭,他从小就爱吃我做的饭……这样试探几次,他主动问我,你是不是想让我妈回老家?我说,你觉得呢?反正现在儿子大了,她留下来意义不大,而且,孩子需要自己的房间,老跟奶奶睡一间屋子里不合适。

那天他说,我妈暂时不走,你天天上班,我中午连正经饭都吃不上,学生来了,没人帮我照应,我妈帮我,过两年儿子上学,我妈接送,你不要做别的打算,这件事听我的,孩子要想自己睡,咱俩改造一下客厅……

婚姻中话语权,谁的物质贡献多,谁有话语权吧?我什么都没有,养活了儿子养不活自己,养了自己只能让他养儿子,不听他的听谁的呢?

他说过,有的人有能力离婚,有的人没有。我说,要真想离婚,多穷的日子都能过,多苦都能养孩子。她说未必,大多数纠结忍耐在不完美婚姻中的女人,都是那种没有能力又希望孩子能过相对好些的日子的人,这种人碰上坏男人更可怜。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说的是,你什么都没有,你应该知足。

大家看法:

青青草原:有孩子的女人,不管能不能养活自己,千万不要跟孩儿他爸离婚。不管你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都不是孩子的爹,他没有义务放下手里的平板陪孩子玩哪怕五分钟。上班、做家务、照顾孩子便是女人义不容辞的事情,并且还得感激那个男人帮我养孩子。“家”的味道怪怪的,疏离又不能分离。

苏燕:“我也是孩子的母亲,他说的问题我也遇到过,现在需要先把自己变强大了有能力去照顾其他人,把自己丰富了离婚又如何。

九儿: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离婚,所以女人一定得要强,一定活出自己的样儿来,证明自己有多优秀。

GAVOT:不是所有女人都有资格患公主病,没能力自立,也没爱心爱人,却对他人抱不劳而获的期待,婆婆不是不花钱的奴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的女人永远是失败又失意的LOSER。

一生一梦:她的问题不是穷,而是不甘心,工作赚的比她多的人,同样会有这样的问题,就算嫁入豪门也会离婚,关键不在于钱,在于生活没有按照她理想中的去运转,而她的理想,不是有钱就能实现的,要靠智慧。

猜你喜欢
小面包酸奶奶粉
酸奶一定要凉着喝吗?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开心小面包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在家自己做酸奶可行吗
奶粉危机
小熊开店
妹妹的奶粉钱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