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而经济的发展就直接导致我国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需求加大。其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运营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就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探讨道路桥梁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管理
一、路桥路面施工技术
1.强度与稳定性
在路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路面整体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这就有利于抵抗外力作用,比如压实、拉断、剪切等外力作用。即便是存在着这些外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沉陷、车辙等破坏或者过大的变形。同时要注意保证路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路面结构会长期处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会经常受到日光、湿度、大气、温度以及降雨等自然作用力的影响,导致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其他指标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要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应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温稳定性以及大气稳定性。
2.要保证路面性能良好
路面的表面性能包括平整度和粗糙度。如果路面没有足够的平整度会增加车行驶的阻力、振动力和冲击力;而缺少良好的抗滑性,会增加车辆行使中的交通事故几率,因此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糨糙度是非常必要的。3.要保证路桥路面具有足够的耐久性由于路面在行车载荷和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逐渐产生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积累,同时,由于路面各结构组成材料还可能由于老化而导致破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路桥建设的质量和寿命。因此,在路面施工中路面应注重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变形和老化能力。
4.路基里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稳定性和强度的重要因素,路基病害多由水侵蚀造成,在路基施工作业中,要重视施工排水,减少不必要损失。路基地面排水设施一般采用截水沟、急流槽、边沟、跌水及地表排水管,使用浆砌片石对排水沟渠进行加固,使用混凝土制成的预制板块。路基地下排水一般采用盲沟、渗井、暗沟以及渗沟等,主要通过渗透力式排水,如水流量较大,可在渗沟加上渗水管。
5.对于面层来说,包括水泥混凝土面層、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灌入式面层。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网片允许误差,应符和下表所列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模板、浇筑以及接风等应在施工中及时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查证,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试验,采用坍落度测定时,坍落度宜为1~2.5cm;坍落度小于1cm时应采用微博稠度仪测定,时间宜为10~30s,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检查两次。
二、现代无损检测技术
2.1图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全息图像摄影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是分析全息摄影所得到的图像,将力学量计算出来的方法,在实际检测中,高精度、直观和观测全场情况等是该技术的优点。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就是对不同材料介质的导热性能进行利用,高精度的热敏传感器能够检测结构物内部的温度场分布状况和热传导规律,同时将检测数据并将检测数据进行图像化,使结构物内部状况明显呈现。
2.2探地雷达(GPR)检测技术探地雷达利用电磁回声的方法,使用10MHz~1000MHz或更高的高频电磁脉冲波,通过发射天线使之以宽频、短脉冲的形式送入地下。通过一个发射器或者接收器的使用,使其以特定的速度在结构表面穿过,传播脉冲能量得吗,与此同时使用接收器接对探测到的材料表面和结构特征的反射信号进行接收。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可以对空洞或剥离程度进行有效的绘制,且具有速度快、测定精确、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而且由于其没有放射性X射线的危害,能够保证探地雷达检测方法的使用安全,对不能有损伤的内部结构或是很多通道条件苛刻的结构非常适用。但是在一些条件下,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使用会有所限制,比如这种检测技术不能够穿过金属检测空洞,不能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温度条件在0℃以下时不能使用等等,所以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探测低分辨率下的深度;可以使用高分辨率在浅穿透下检测;对于“隐藏”特征的检测比较适用,比如拱肩墙。
2.3射线探伤检测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后放置底片,利用X射线或伽玛射线的发射,使其生成空洞的图片。射线探伤检测技术能够对断裂钢筋的位置和空洞程度进行确定。对桥梁交通开放的情况比较适用,同时能够在线快速从图书馆获取图像。而且射线探伤检测技术不需要过多的操作人员,少量的人员即可完成操作。然而射线探伤技术探射要保证强有力,这才能够穿透厚截面,或保证实时图像的获得,这就使检测成本增加了,而且要对结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更加的严格;射线探伤检测技术能够获取的图片比较清楚,可是截面如果太厚,或者与管道或钢筋交错布置时,使用图片说明就不怎么合适了。实践表明,150毫米的铱,400毫米的钴这是伽玛射线最大程度能够穿透的值而X射线源可以达到1500毫米的穿透力。
三、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完善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应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分析出发,针对企业技术力量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流程等构建基础性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证使其能够适用于企业所有的工程项目,并针对企业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与补充。针对路桥施工管理目标科学地开展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是现代路桥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路桥施工企业应针对技术管理目标科学地开展路桥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在施工前针对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合同要求科学设置技术控制点,并在施工中针对技术控制点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技术管理目标的达成,有效保障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由于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同时就会有许多的新工艺及新技术会投入到路桥工程施工当中,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原有的传统施工技术逐渐被更替,新技术不但在施工效率上较原有技术有很大进步,而且降低了路桥工程的总成本,缩短了工程的周期,更加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首先,我国现阶段的地基加固技术比较先进,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依据具体的地基土质情况,运用适当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式进行复合型地基加固。如水泥碎石桩与石灰等材料混合加固。当然,加固形式上仍然是桩基加固,但是传统的混凝土桩基已经被管桩所取代,在护壁方面扔使用泥浆。其次,混凝土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和高性能混凝土的投入使用。使道路路面的整体强度得到空前的提升。而且,为了提高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现浇模板得到重视和大力研发,以求降低道路施工成本,要求施工部门对模板合理设计。还有搅拌混凝土的发展,运用机械化对混凝土进行整合搅拌,制定高性能混凝土,保证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所以对路桥的施工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故本文从路桥路面施工技术和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对桥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另外,在实际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监控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仅要做好混凝土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路桥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人力、材料、施工机械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后的混凝土养护和修补工作,确保路桥工程具有较高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增洪.介绍吉姆辛的未来长大桥梁概念[J].国外公路,2000,(03).
[2]杜春林,杨春.涪陵乌江二桥单索面斜拉桥主梁优化设计[J].世界桥梁,2007,(01
[3]邵宏.香港青马特大悬索桥介绍[J].中国市政工程,1997,(02).
[4]国外几座著名的跨海大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05).
[5]刘东,蒙云.乌江P-F-C吊拉组合桥施工工艺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