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最重要的心理理论之一,它的诞生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还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的研究,尤其在今天对设计产生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格式塔 异质同构 靳埭强
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德国,之后便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研究中。格式塔学派的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理论研究视觉艺术,提出了视知觉具有理性思维的观点,证明了许多艺术作品构图与结构安排的精妙之处。同样地,在设计领域,这种影响也是随处可见的。本文将以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格式塔原理,以期引导人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去解读他的作品。
一、格式塔心理学概述
(一)格式塔简介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德文Gestal的英译,是形状、形式等的意思,中文一般将其译为完形。因此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学派,主张知觉高于感觉的总和,强调经验和行为的完整性,认为知觉是有组织、结构和内在意义的一个整体。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在视知觉过程中,总会有一种追求事物完整、完形、完善的倾向。比如苹果产品的标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格式塔组织原则
格式塔学派对知觉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了若干原则。这些组织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
除了以上一些组织原则之外,异质同构也是格式塔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其核心观念。异质同构的概念主要来源于格式塔的同型论,主要指:知觉对象与脑场模型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种外在和内在的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而将异质同构这一概念运用在设计领域的时候,它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引进。异质同构的形式有很多,有人与人的同构,人与物的同构,物与物的同构等等。这些都是在设计尤其平面设计中广泛运用的方式。
以上这些组织原则都可以直接用于艺术与设计的创作中。在下文对靳埭强设计作品的分析中,将会详细谈到这些原则的意义与运用。
二、靳埭强及其作品简介
靳埭强是国际平面设计大师,也是我国能进军国际市场并享誉国际声誉为数不多的平面设计师之一,同时他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进行融合发展运用的最好范例。其从事平面设计几十载以来,可以说硕果累累,获奖无数。他的设计风格也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风格:这个时期,靳埭强主要受西方现代设计影响,设计作品风格向西方现代设计靠近;中期(20世纪70年代)——民俗风格:这个期间,靳埭强不再那么热衷西方风格,开始自我身份的寻找;盛期(20世纪80年代)——东方风格(中国风格):这个时期,靳埭强的设计事业已经蒸蒸日上,而他也开始思索着如何在国际设计之林更有话语权,更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元素就成了其很好的选择,于是,他就将中国传统元素出神入化地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风格。直到现在,他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风格。
三、格式塔组织原理在靳埭强作品中的应用
(一)异质同构的应用
异质同构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物与人的同构、物与物的同构、人与人的同构等等。格式塔学派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些外在的事物产生一种“生命”、“活力”等情感,主要是外在的物理的力与内在的心理的力在形式结构上的“异质同构”。从这个角度分析设计作品,我们会体会到设计作品给人带来的深刻意义。如靳埭强1991年设计的一幅表现爱护自然主题的海报(图1)。
海报整体上十分简洁:用白色纱布包裹着一块普通的岩石,上面点了一个红点。给人一看的第一印象就是像一个包扎的伤口还渗着血。石头在这里显然代表着自然环境,包扎的伤口预示着自然已经受到污染已经受伤了,需要我们的爱护。其实,一块岩石是不会流血的,而这里岩石也像人一样会受伤,需要呵护需要保护,这里运用了物(岩石)与人的同构。这种同构让观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会受伤需要呵护与保护,连坚硬的石头也是,自然也是。这种物与人的同构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最大限度地传达了环保这一主题思想。
再看靳埭强1989年设计的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海报(图2)。海报中的形象寥寥数笔,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一个跳着优雅舞姿的舞者,亦蝶亦舞,蝴蝶与舞者的同构,达到了物与我的融情、合一,表达出舞者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自在、愉悦,比起运用一个真正的舞者形象更让人联想起舞姿的优美,跳舞的欢快自如,十分契合舞蹈节的主题。上面举例的两张海报都是从物与人的同构来分析的,下面通过中国银行标志来分析物与物的同构。中国银行的标志,对于大众来说应该是最熟悉的一个标志,它也是靳与刘公司设计的非常经典的一个标志:将结了红绳的古代铜钱币的形式与中文字“中”相融和,钱币代表银行这一行业,“中”则代表中国,红色中线代表联,外圆象征全球发展。铜钱币与“中”字的同构,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简洁的、一目了然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现代国际化的主题。
这里物与物的同构形成一个新的形象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不仅仅是这个新的形象本身简洁、现代,更重要的是这个形象的那种“力”与我们内心所期待与预想的或者说本就存在的“力”达到了一种同构——作品传达出来的意义与我们所期望的一个银行标志就应该表达这些意义刚好契合——一种综合了银行业务、国家资本以及全球发展的现代银行形象。所以说这里的同构也可以说是一种双重同构,物与物的同构、物与人的情感的同构。阿恩海姆认为知觉是一种思维活动,他说“眼力也是一种悟解能力”,人们在观看的同时就把握了知觉对象的整体。也正是这种同构的成功运用,才使得标志既清晰明了又易于理解,以至于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便对其有了整体的把握。这也是中国银行标志成为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
在今天,设计不断追求创新。这时候,异质同构不失为一种合适的办法。所谓创新不是真地创造出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出来,而是从旧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亮点,并且加以利用,正如阿恩海姆在谈到想象力时所说的那样,“丰富的想象力,不是不断产生一种总想提供新鲜玩意的欲望,而是来自一种使旧的内容重新复活的需要”。而异质同构就是利用熟悉的形象加以同构变形,形成新的形象,传达新的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物与物的同构、物与人的同构、人与人的同构、物与人的情感的同构,来达到一种视觉或者意义的创新。靳埭强的很多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也为设计行业提供了一种可供参照的方法。
(二)其他组织原则的应用
靳埭强设计作品中也运用到了很多其他的组织原则。这些组织原则在设计中都是很常见的。通过对各种组织原则的运用,让设计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富有趣味性,让最简洁的形式传达最丰富的意义,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结构中”。这种简化性也同样适用于设计作品。我们在看靳埭强的设计作品的时候,这种感觉会尤其强烈。如1997年,在京都环保会议邀请展上展出的《我爱大地之母》的海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整幅海报简洁又不失韵味,一抹淡墨,一点醉红,象征母亲的乳房哺育生命。海报中用一个半圆弧表示圆形的乳房,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毫不费劲也毫不怀疑这便是一个圆形乳房,这就是运用了“闭合原则”和“良好完形原则”,以及“转换律”。闭合原则主要是指,一个开放的图形往往会倾向于形成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形,即把一种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趋合。而在选取一个能代表对大地母亲的爱的元素时,靳埭强选用了最简单的圆形乳房。从格式塔原理来看,这也是由于“简化”原则的应用,因为“人们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式样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而观者在观看的时候,由于“转换律”(按照同型论,由于格式塔与刺激型式同型,格式塔可以经过广泛的改变而不失其本身的特性)的作用,也会很容易很乐意接受这种象征母亲乳房的简单的形象。通过格式塔组织原则的综合运用,这幅海报成功地以最简洁的形式传达出了最丰富的意义。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设计作品往往也不是某个单一原则的运用,而是几种原则的综合运用。在设计追求创新,追求表达意义的大背景下,格式塔组织原则的引入,也是一个可行的高效方法。在分析和理解靳埭强的作品时,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这种设计方法的领悟与学习更为重要。本文写作的目的也不是单纯地分析靳埭强的作品,而是以期提供一种可行的设计手段。
格式塔心理学是从研究视知觉开始的,最后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研究中,并且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运用格式塔组织原理分析了靳埭强的作品,不仅让读者对靳埭强的作品有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并且也给设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邬烈炎.视觉体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 [美]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靳埭强,刘小康.靳与刘设计[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青青,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