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义
【摘 要】 现阶段影响我国居民就医的主要问题为"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费用的增长已成为广大群众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所以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医疗制度改革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我院为保障患者的基本利益,为患者提高更好的医疗环境,对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进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经营发展需要。
【关键词】 医药用 增长因素 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56-0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与资源分布不均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在医疗卫生行业主要体现在医疗资源缺乏,高额的医疗费用超过了普通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现阶段人们生活及保健水平的提高,就医行为的增多,进一步导致了各医院在管理及营运上问题不断[1]。如果医药费用的增长超过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势必会影响我国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为了使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与医院管理有效接轨,笔者对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医院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并提出控制策略,现报道如下。
1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制的发展现状
医疗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手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经过70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2]。自90年代政府规定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了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经改革后的医疗体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负担。但我国的医疗行业管制过多,造成了医疗成本高,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医疗行业缺乏正常的激励机制,加之行政性垄断现象,使医疗服务市场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农村与城镇医疗医院配制不合理,国家医疗费用支出倾向于大城市,使有医保的中高收入者及无医保的低收入者间出现不公平现象等。在这一大环境下,低收入者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而且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上涨,严重影响了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医疗费用增长因素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国医疗费用的增加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随着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及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正常现象。但是,诸多的非正常因素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健康增长,严重影响的基本卫生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首先是看得起病的人群享有多数的医疗资源,而医院又缺乏规范的诊疗标准,导致了过度医疗问题;其次为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该类疾病的病情长,多数需要重视治疗,所以产生的医药费用也是终身性的;高收费的新医疗项目与药品使用增加也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3]。
2.1 过度医疗问题
所谓的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行为并不能为患者提高诊治价值,只会增加医疗费用、浪费医保基金,是一种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的诊治行为[4]。形成该问题飞原因有:(1)经济利益的趋势,因我国对医疗服务收费低廉,使得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依靠药品、器械、材料等,同时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医疗人员的诊疗行为理念扭曲,出现乱用药、乱开检查化验单等现象;(2)少数医生的职业素质不高,对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疗等缺乏系统的认识,过分的依赖于实验室检验及高科技精密仪器检查,增加了医疗成本;(3)患者的医疗卫生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对医疗卫生服务质与量是否符合自己病情的准确判断,使得就医行为成了一种被动消费;(4)紧张的医患关系及医疗事故中的举症倒置制度,造成了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出现防御性医疗,为了减轻潜在的医疗责任及可能飞医疗风险,尽可能多地开出各种检查项目,提供多套治疗方案,增加了医疗费用。
2.2 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研究报道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居民主要死因,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使该病的诊断、治疗费用不断上涨,庞大的医疗费用超过了患者本人及家庭的承受能力[5]。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因病程长、病情控制困难、治愈率低,患者需长期服用各种药物,增加了居民对卫生服务及药品的消耗,高水平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应用,均造成了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问题。其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加大了个人、企业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和谐社的建设。
2.3 医疗费用补偿的转嫁
统计表明,医疗费用中治疗费及药费是两大主要部分,近年来一直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且治疗费用的涨幅大于药费,而诊疗费用及护理费用所占比例不到1%。此种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报酬低于其劳务价值,不利于招收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医院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住院费、挂号费等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又增加收费较高的新医疗项目与药品的使用,使低收费医疗项目得到补偿,形成“以药补医”的局面,造成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
3 控制策略
3.1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险监管力度
要想保证医疗卫生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体制问题。政府应适当的放宽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控制,将公共财力转移到公共卫生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使局居民平等的享有医疗资源;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杜绝医院乱用药、乱开检验、检查单,既保证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减轻的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及企业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医疗服务基本由公立机构垄断的局面,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减少其对医疗收费的依赖;促进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社區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目标,避免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及诊治,减少医疗费用。
3.2 严格规范医院诊疗流程,提高医务人员是职业道德
过度医疗行为,大量的浪费了医疗资源,且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尤其是存在的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使患者出现对细菌的耐药现象,导致患者治疗失败、医疗费用增加。要解决过度医疗问题,首先应完善医疗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及医疗保险制度,为医院诊疗流程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按临床路径对居民进行必要的诊治措施,对不同的病种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诊疗计划,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实现对医疗费用有效控制的思想基础,树立医务人员“救死扶伤”、“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从事医疗职业的崇高与伟大,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
3.3 建立健全合理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
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加大政府投资,有效发挥市场的作用,吸收社会资金用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使医疗机构有充足的资金改善医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要提高对医务人员的医疗待遇,保证其付出的劳务价值与得到的报酬一致,尽量减小医务人员的经济负担提高其工资积极性,从而取消其工资收入与医院的收益相挂钩的利益关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为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还应建立标准化、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进行考核,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平。
3.4 强化疾病的防控工作,积极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
三级预防包括了病因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临床预防,是预防慢性病,针对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或恶化所采取的的连续的梯次性预防措施。为减少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发生,需加大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根本上消灭疾病;对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早治疗,减缓疾病的发展、恶化;通过临床预防,防止伤残和并发症,促进身心功能早日恢复。以上措施均可减轻慢性病的危害,缩短疾病的诊治过程,最大程度的减少居民对慢性病的费用支出。
4 总结
面临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的严峻问题,若要减轻国家与单位的医疗费负担,必然会加重个人负担;若要减轻个人医疗费用,则又加重了国家支出。所以,国家应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基础,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规范医疗行业的不合理行为,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紧紧围绕减少医疗费用的核心问题,各个方面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保证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超,郑小华,等.四川省居民医药费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1(4):746-747.
[2] 黄金文,邬美娣.控制新农合医药费用的对策思考[J].现代农业,2011,06(18):24-28.
[3] 刘国恩.医改核心在破除以药养医机制[J].北京大学光华卫生经济论坛,2011,08-06.
[4] 肖永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体系与实践[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34(S1):109-113.
[5]何艳.医药费用增长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行政事業资产与财务,2013,14(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