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用国际象棋启迪孩子的智慧

2014-05-30 10:48:04焦燕王发财
中华家教 2014年9期
关键词:常青藤国际象棋棋手

焦燕 王发财

相对于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更加灵活自由,棋子没有太多蹩足的行走限制,一切都可以进攻或防守,即便到了最后僵持局面,也可以通过兵升变,演变成最终兵的争夺,为解决困难局面创造很多可能,这就需要棋手具备开阔的想象力,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欧美许多国家都将其纳为中小学校的兴趣课之一,而国际象棋在中国却远没有那么受重视,青少年想通过国际象棋与世界交流的接触面也因此受限。在美国生活多年回国的李晓萍,看到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开始尝试从国际象棋入手,探索一种另类的启蒙教育方式。

因儿子与国际象棋结缘

李晓萍与国际象棋的结缘是在1999年。当时,还在美国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捧回一个奖杯,兴高采烈地对李晓萍说:“妈妈,今天我在学校的国际象棋Q赛中,得了冠军!”李晓萍大吃一惊,她注意到,自从学了国际象棋,儿子做作业再也不用督促了,专注力极高,不仅快,错误率也降低了。从此,李晓萍也开始关注国际象棋:对弈中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走棋时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整体把握的高度概括和记忆能力。如果这些能力能得到长期锻炼,即便日后不从事专业国际象棋工作,也对儿子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长远的帮助。

2000年,李晓萍一家迁回北京,在美国学了一年国际象棋的儿子上了学才知道,中国小学根本不开国际象棋课。相比国内同年级的学生,儿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明显不同。无论作文还是数学,同样的题,中国学生会按老师归类的题型套路来写作或者解答,认为老师教的都是对的,思维相对固定。而从小受国际象棋熏陶的儿子,下棋时需要静心揣摩对方的思路,还要小心酝酿自己的对策。在对方走棋的短短时间内,脑子里得迅速准备好几套方案,不仅要用于当下一步棋的走法,还要顾及全局。所以在他的概念里,和下国际象棋一样,任何题的解法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一步方法都具有创造性,再综合比较哪个方法好,哪个方法更好。虽然他也会参考老师的教法,却更乐于自己沉静下来,独立思考。

国际象棋已小有成绩的儿子自然不想放弃学棋,面对当时想学国际象棋又苦于拜师无门的儿子,李晓萍看到了国际象棋在中国强大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她想尝试从国际象棋入手,探索一种另类的启蒙教育方式。

国际象棋公益棋馆

在宁静整洁的国际象棋常青藤北京棋馆内,两位小棋手正在聚精会神地对弈。两个孩子不过七八岁,下棋的样子却颇为成熟。等待走棋的小男孩眉头紧锁,死死地盯着棋盘,思考了半天才把手伸向一颗棋,却停在空中始终没有落下,不一会儿他又否定了自己,摆出一副思考者的造型,经过再次确定才落下棋。对手看似一个沉着老练之人,轻抿嘴唇,微微点头,并不正视棋盘,却似乎胜券在握,不慌不忙地推进了一步棋。局面因这一动作而最终改变,原本那个举棋不定的小男孩恍然大悟,连连摇头,一副懊悔不已的样子。沉着的对手忍不住笑出了声,小男孩却重摆棋盘,友好示意:不着急,再杀一盘……

Q赛是国际象棋中最易于普及的比赛。是以每小组四人参与的比赛。“每周末棋馆都会举办一次Q赛,他们和水平相近的棋友四人一组,无论获胜与否,每个棋手都会得到奖励。即使是最后一名,只要他能坚持下完最后一盘棋,也会有坚持奖颁发给他以资鼓励。孩子们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下交流切磋,愈发爱上了下棋。

国际象棋常青藤Q赛

2006年,李晓萍决定,自己花精力,自己拉赞助,先在北京尝试一次小规模的青少年Q赛。组织比赛需要成本,但国际象棋在中国本来就冷门,若要孩子们花钱参加推广比赛,更是难上加难,李晓萍决定,棋赛的报名费只要与办赛成本接近就足够。

李晓萍多方奔走,联系到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作主办方,国家队主教练叶江川为比赛发言。很快,从各培训基地报名来的108名小选手便汇聚在国际象棋协会中国棋院,于10月15日打开了一场北京,也是全国首次国象常青藤Q赛。

这次比赛终于给多年埋头苦练的小棋手一次公开展示的机会,每组选手的比赛得分直接计入国际象棋中国等级分。除此之外,无论输赢每组都有10~60元不等的奖金以资鼓励。最重要的是,赛后,李晓萍公布了本次比赛的消费清单,家长们看到这份清单以后,深感这次比赛的透明性和公益性。从此以后,在李晓萍每月组织的北京Q赛中,很自然便召集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赛。

然而,对于首次Q赛以现金方式奖励青少年,一些家长当时是持保留态度的。李晓萍却不这么认为,事实证明,只要家长引导好,孩子同样可以很好地支配自己努力得来的奖金。很多家长事后反映,不少孩子回家后兴高采烈地请家人吃饭、给亲人买礼物,让大人无比欣慰。这也是此次比赛对青少年身心成长上的一个意外收获。

有了北京Q赛的成功经验后,李晓萍决定将国际象棋进一步推广到全国。截止到2012年,全国有40多个城市定期举办常青藤Q赛。

全国性国际象棋公开赛

为了给青少年提供更专业更具竞争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2008年起,李晓萍就开始推广另一重大赛事——全国性国际象棋公开赛。公开赛一年举办一次,参赛选手上至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下至初学棋的少年儿童,他们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汇聚于中国同一城市,按等级或年龄分组,切磋棋艺。截止2013年,年度全国公开赛已在沈阳、长沙、北京、南京、西安成功举办六届。同时,李晓萍还鼓励参赛的国际象棋大师指导青少年下棋。赛后,李晓萍将比赛剩余收入全部捐献给各地公益棋校。

李晓萍的国际象棋事业越做越大,她坚信,通过下棋,孩子们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交往到更多朋友,丰富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眼界,是他们成长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猜你喜欢
常青藤国际象棋棋手
读迷作品
小读者(2024年8期)2024-05-01 10:10:56
与诗词共生的树叶文人画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国际象棋王国”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棋艺(2019年8期)2019-12-25 01:25:06
下国际象棋
风之谷之战
风之谷之战
90后棋手走在路上
金色年华(2016年8期)2016-02-28 01:40:27
河北小学荣获“国际象棋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追梦路上要做——象棋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