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重彩的传承与发展

2014-05-30 10:48栾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 要:中国绘画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日益成熟,在经过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创新后,工笔重彩画走向了现代。现代重彩相对于传统工笔重彩而言,不管是技法、肌质方面,还是色彩、造型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现代重彩画表现出独特的兼容性,表现风格、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更加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绘画的审美要求和需求。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的背景形势下,现代重彩画家发现西方绘画中也有很多值得参考、借鉴的元素,这又为现代重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现代重彩 传统重彩 传承 发展

中国现代重彩是基于传统工笔重彩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新画种。现代重彩在深入研究传统工笔色彩历史发展后,结合现代文化进一步发展了工笔重彩画的造型、材料、技法等,使工笔重彩更具有现代文化气息,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工笔色彩画的审美需求。现代工笔重彩表现出独特的造型、肌理、色彩,给欣赏者带来了很强烈的视觉刺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工笔重彩画不仅充分展现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也使中国绘画的表现力更为丰富多彩,这无疑推动了我国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重彩画兼容了多种绘画风格,包括传统与壁画,西方与东方,古代与现代等,在其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绘画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画坛上还没有出现写意文人画时,人们谈及中国画,基本上就是指中国工笔重彩。回顾传统工笔重彩的历史发展历程,其大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岁月的洗涤和沉淀,传统工笔重彩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传统工笔重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就是在墙上用动物血液以及原始矿物色颜料进行绘画,记录劳动情景。后来,汉代的工笔色彩画在绘制宫廷壁画、帛画的人物时采用了赭石、石青、朱砂、石绿等一些新的矿物色颜料。唐朝是传统工笔重彩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利用传统工笔重彩画辅助宣扬经济、政治、文化,在该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卷轴画。同时,由于佛教艺术的引入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壁画大量涌入,不仅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壁画画法,也借鉴了外来艺术元素。然而,到了元明清时代,由于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造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画的主体发生了变更,写意文人画成为主体,传统工笔重彩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在20世纪80年代,中西文化交汇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思想,中国工笔重彩画家决定跟随中国绘画的艺术发展总体趋势,打破传统中国工笔重彩绘画的局限性,不断学习、借鉴新的绘画方法和形式,积极创新,研究新的绘画技法,推出现代工笔重彩画。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很多现代工笔重彩爱好者到日本留学,学习日本绘画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结果发现了一种“日本画”绘画形式,这种绘画形式和我国古代壁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色彩上也是以矿物色为主,因此可以融入我国工笔重彩画中。“日本画”的出现,在我国现代艺术画坛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很多现代画家在创作时都会以此作为主体。

二、现代工笔重彩对于传统工笔重彩的传承

(一)现代重彩画传承了传统工笔重彩、敦煌壁画、中国民间美术艺术

说起敦煌,很多人会想起艺术,因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美术博物馆就是敦煌。敦煌中的壁画都是利用纯天然的颜料绘制,壁画的色彩非常丰富,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这也是至今能够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唐代,敦煌壁画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当时也开发了很多纯天然颜料,创作了很多经典的壁画,当然,我国传统工笔重彩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国现代重彩画的研究也是以敦煌壁画、传统工笔重彩为平台,在研究中国现代重彩画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深入挖掘、研究中国古典民间美术的精华。因此,现代重彩实际上是拓展了传统工笔重彩、敦煌壁画、中国民间美术艺术。

实际上,不管是研究敦煌壁画或者是传统工笔重彩,还是研究中国现代重彩画,都不可能独立进行,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敦煌壁画、传统工笔重彩进行研究,这样并不会有很大突破,很可能只是重复以往传统的办法。因此,在中国现代重彩画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敦煌壁画、传统工笔重彩研究,要想清楚其中有什么好的东西值得继承,继承这些东西后会不会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创造,最终产生的作用又如何。这样的话可以提高现代重彩对于传统继承的主动性、积极性。分析中国现代重彩画,可以观察到其中进一步发展了敦煌壁画、传统工笔重彩、民间美术的色彩魅力。

(二)中国现代重彩画融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的材料技法

根据中国工笔重彩画发展历史分析,从元明清时代开始,我国工笔重彩画逐渐开始衰退。在壁画、民间美术长时间无人问津,也没有很好的传承壁画颜料的背景下,我国绘画家开始研究中国现代重彩画。中国现代重彩画创作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毛笔、水墨及高丽纸,同时也采用了西方水粉颜料和现代色彩、材质(如马克笔等)。中国画色彩一直以来都缺乏不透明色,覆盖能力较差,西方水粉颜料的引用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陷,而且也恢复了敦煌壁画、传统工笔重彩中的色彩表现力。

目前,我国现代重彩画中比较流行的岩彩派,实际上是中国留学者在学习“日本画”绘画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岩彩派强调将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和材料、技法相结合,深入挖掘深藏在古代经典艺术中的绘画技法以及材料,将古代绘画的精华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绘画表达语言。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重彩画完全是基于全面研究、传承传统绘画的情况下发展形成的一种全新审美形象,具有独特性、创造性和强烈的视觉美感。

三、现代重彩对于传统工笔重彩的发展

(一)技法上有很大的突破

传统工笔重彩画有提染、罩染、平涂、斡染、接染、分染、勾勒、积染等多种绘画技法,在整个绘画过程也显得非常理性、严谨,但是最终的作品缺乏丰富的语言表现力,而且绘制的过程重复,比较乏味、枯燥,使画家的个人发挥受到很大限制,自然也会慢慢丧失创作激情。现代重彩画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创作技法、写意画法、没骨画法,同时也融合了日本、西方的绘画技法,因此绘画语言更加丰富,绘画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现代重彩画技法包括撞粉法、点彩、掏染、平涂、分染、冲染、立粉、脱粉、湿画法、干画法、泼彩、没骨法等多种技法,在绘制过程中,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灵活运用,将自己的个人思想情感融合作品创作中,使重彩画作品更具有创造性。

(二)材料种类更多

传统工笔重彩画所用的材料较为单一,现代工笔重彩画不仅增加了传统石色的品种,而且也引入了人工造高温仿石色。高温仿石色主要是以天然矿石作为原料,然后再加入色素进行高温烧制而成,这种颜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天然石色的不足,有晶体闪光,而且色性非常纯正,色质相对稳定。同时这样颜料的每一种颜色都可以按照由浅到深的变化程度分为10多种,因此,颜料选择有上千多种。由于技法的多样化,材料种类繁多,石色的颗粒比较粗大,因此现代重彩画对于依托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拥有足够的承载力。传统卷轴画的熟宣、绢的承载力不足,并不能完全承载,因此现代重彩绘画的依托材料也出现了云龙纸、温州皮纸、麻纱、日本云肌麻纸、白棉布、亚麻布等承载力更强的材料。

其次,传统工笔重彩画主要采用毛笔进行绘制,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现代重彩画在绘画中不仅采用毛笔,也采用了版画印制工具、刮刀、油画笔、排刷、筛子、辊子等辅助工具。正是由于绘画工具的不断拓展,因此现代重彩画的技法、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作品表现出的肌理越来越多,绘制的画面也更加复杂多变。现代重彩画由于材料的不断增多,使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强烈,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只要充分了解这些材料的特质、品行,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重彩画作品。

(三)现代重彩画的表达手法更具吸引力

传统工笔重彩主要以线条为主,要求线条必须严谨、细腻、工整,而绘画底色多数都是留白的,这样的画面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虚体空间感觉,在脑海中浮现各种画面。但是,这种白底色没有经过特别制作或者处理,会使整个作品画面看起来毫无色彩倾向,略显单薄,画面过于简单。因此,现代重彩画不仅传承了传统重彩中独特的线条描绘,同时也加入了大胆的西方装饰色彩,尤其是底色装饰和处理。经过特别制作和处理后,白色底色更具有肌理的变化,而且也具有色彩倾向,大大丰富了作品创作的内容。很多现代重彩画画家常常会将底色视为画面中间色进行处理,可以进一步加重底色,也可以在底色上提白,在着色时可以适当增加中间色,这样可以使整个画面色彩更加隐约,空间效果更强,充分展示了作品的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层次感更强,有利于提高现代重彩画的独特魅力。

传统工笔重彩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绘画风格独特,但是绘画思想老旧,表现手法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画家的个性发挥,不利于工笔重彩的发展。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在传承传统工笔重彩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工笔重彩画这种新的绘画形式,现代重彩从客观角度审视传统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具有全新的审美观点,不仅展示了我国本土绘画艺术特色,也吸收了新的绘画语言。相信未来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现代重彩还会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东昭.现代重彩的传承与发展[J].走向世界,2014(06)

[2] 郑琳怡.浅谈现代工笔重彩对传统工笔重彩的继承与发展[J].文化视界,2012(03)

作者简介:

栾剑,就职于江苏省淮安市美术馆,二级美术师。研究方向:工笔重彩画(中国画)创作,现代工笔重彩画的继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