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烨 叶陈兵 沈斌
摘 要: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建筑地基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没有保证,将对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顺利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有可能因为地基施工问题造成上部工程无法施工,延误工期,工程效益大大折扣。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施工中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提出了软弱地基处理措施选择方案,以期能够对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弱地基施工;处理方法
1 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
对于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应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以及技术先进可行的原则。根据笔者长期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对软弱地基处理措施选择有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软弱地基中软土层不是很深,并且地基上部结构荷载不是很大情况下,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对地基处理进行选择方法,通常这种地基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作简单的夯实即可。如果工程设计要求对该类地基进行处理,可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即将地基下部不是很厚的软弱土层挖除,填入硬土材料夯实即可。
(2)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如果地基的软土层比较厚,通过换填法无法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时,需要考虑采用浆液灌注加固法、强夯法来处理。也可以采用垂直排水法在地基中设置砂井、塑料排水带来处理深层软弱地基,如果采用垂直排水法处理地基时也配合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更理想。
(3)如果工程施工工期紧张且对地基的沉降要求比较严格时可考虑采用喷粉或者喷浆形式的搅拌成桩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
(4)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且工期要求不是很紧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堆载预压法对软弱路基进行处理,也可以采用旋喷桩的措施来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强度,防止地基沉降。
(5)对于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软弱地基的处理,可结合多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有效地弥补各种处理方法的不足和缺陷,达到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
2 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2.1 换填法
换填法是将地基持力层的软弱土层置换掉的处理方法。软弱地基换填法施工时将地基下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通过人工或者挖掘机的方式挖除掉,然后分层回填碎石或者硬质土等强度较大的填料。最后采用夯实工具将回填材料夯实。换填法通常施工比较简易,是针对浅层地基土层进行处理的比较常用的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软弱土层厚度不是很深,且上部结构荷载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宜采用换填土地基处理法进行地基处理;目前,换填法地基处理法作为经济性和可行性较高的浅层软弱土层地基的处理方法,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该种方法可适用于独立的基坑、基槽以及市政道路地基施工和管道基底的处理;此外换填法在具体应用中也可采用满堂式置换。举个例子,某公司宿舍楼,地基从地面到地下2.5m左右为软弱淤泥质土,2.5m以下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通过满堂式置换将上部2.5m左右的淤泥质土挖除,在基坑中分层填入碎石,砂砾或者硬质土后碾压密实形成筏板式基础,经测验该地基的承载力达到180kPa以上,公司宿舍楼建成后经检验效果达到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2.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机机械将吨位重达几吨或者是几十吨的重锤起吊到设计高度,对夯击地点进行准确定位后下落重锤,使重锤给软弱地基一个强大的冲击力将事先铺设在软弱地基上边的碎石块夯入软弱地基土层中,反复的夯击,反复的填充碎石块或者是其它材质如硬土,粉煤灰等;待软弱地基处理深度到达建筑地基设计深度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完成一个夯击点的夯击处理任务,然后按照以上的方式依次对软弱地基的其它处理点进行逐一的夯击,直至完成对整个建筑地基的夯击处理任务,施工完毕。该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简单,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石材来源广泛,造价低廉,但该种处理方法需要投入大型的夯击设备机械,并且还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强夯法适用于对地基沉降要求比较严格,承载力大,且软土层比较厚的地基处理施工。比如,某大型的钢铁冶炼厂,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为:从地基表面至下部下1.5m深为耕植土壤,1.5m深以下5m为淤泥质土,淤泥质土下部为可塑状残积风化岩石土;处理方法为:在地基表面铺设厚度为3m左右的碎石,确定好夯击位置进行逐点夯击,按照此工艺夯击一遍地基厚,在夯击厚的地基上再铺设厚度为0.5m的石垫层,使地基成为上层为石垫层下层为夯击密实性强的块石墩或者是碎石和软土组成的混合地基。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可有效缩小软弱地基土层的压缩性和含水高问题,大大提高了地基的强度,避免在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进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2.3 桩基础法
桩基础法指的是将桩体通过施工机具打入软弱地基中,用桩体来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桩体代替了地基中持力层的功能。就桩基础法所采用的桩体而言,可分为混凝土桩和木桩两种。木桩一般采用耐腐蚀性强的松木制作而成,通常应用在水位比较高并且软弱土层厚度不是很大的地基处理施工中。混凝土状适用范围宽泛,几乎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情况下的软弱地基处理。混凝土桩由地面制作完成后利用有关机具打入软弱地基中,也有在地基上钻孔,在孔内设置钢筋笼,然后注入混凝土浆液现浇振捣密实的桩体。不管是采用何种形式的桩体,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桩体强度性能好的特点,将其密布在软弱地基中,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4 浆液灌注加固法
浆液注浆加固法是目前建筑领域最为常用的弱软地基处理方法,该处理工艺比较简单,操作简便灵活,施工过程中占用的空间位置比较小,不对其它部分的施工造成影响,施工工期短,经济效益高,并且弱软地基加固处理的深度可根据地基的土质特征而定;弱软地基土體采用浆液灌注加固是一种原位加固法;施工处理工艺为将按一定比例拌和好的浆液注入到专用的压力装置中施加压力后通过注浆管灌注到弱软地基的孔隙中,浆液联合软土凝固或者胶结,有效减小软土颗粒的间隙,提高了地基的密实度,地基强度增加,沉降减少。另外,浆液灌注加固法还可用于建筑结构防渗和加固;对软弱地基加固所用的浆液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即水泥浆液和各种品种的化学浆液。其中,水泥浆液水泥应选用标号大于40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基于水泥浆液是颗粒状浆液,对于弱软地基土壤颗粒间隙较小的土层难以灌注进去,一般水泥浆液适用于缝隙较大的砂砾、碎石的加固处理;化学浆液主要有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氟化钙)混合浆液和水玻璃浆液;两种浆液混合在一起的在弱软地基处理中称为双浆液,单纯使用水玻璃的称为单浆液;双浆液适用于含有中砂、粗砂以及砾石的地基土层的加固;加固地基土层的原理是利用两种溶液各自的机理特性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硅酸胶凝体,硅酸胶凝体和软土粘结,进而提高弱软地基的强度。双浆液应用到软弱地基处理施工中,基于其凝结速度快的特点,可有效地缩短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并且经浆液灌注加固后的地基强度可达到7500kN/m2以上。灌浆法处理软弱地基的技术关键在于灌浆压力的选择和控制、浆液的配比和灌浆工艺。其中灌浆参数的确定没有任何的可参照标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经过现场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而定。目前该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已在市政工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以及经济性强、技术含量高、施工工期短,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等特点,相信该方法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在建筑领域都是比较推崇的一项地基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赵维柄,施建勇.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朱祖梁,黄光明.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实例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