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控制工程造价是电力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每一位电力工程建设者,包括电力工程设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永远是电力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控制电力工程造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的上游和下游延伸,分别做好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结合电力建设实际与自身的工作经历,从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主流——施工阶段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作者简介:蔡姝妹(198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技经室,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011)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224-02
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的几年间,电力供应发生了严重短缺,人们更加认识到“电力必须先行”的重大现实意义,自此,电力工程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万马奔腾的高速发展局面。十几年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也已突破11亿千瓦,电网建设投资每年也以数以千亿(元)计,以大连供电公司为例,仅2012年一年完成电网建设近20亿(元)投资,相当于2005年大连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的2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力工程建设“不差钱”,可以不计造价铺天盖地全面开花,相反,控制工程造价是电力工程建设始终必須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每一位电力工程建设者,包括电力工程设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永远是电力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然而,控制电力工程造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的上游和下游延伸,分别做好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基于此,本文作以下阐述。
一、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决策阶段
电力工程建设的历史教训刻骨铭心,决策失误乃是最大的浪费。诸如“先简后全”、“边设计边施工”、“长官意志”等使电力建设蒙受重大损失,遗留下种种祸端,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收到经济效益,反而使大量投资付之东流,何谈控制工程造价。为此,电力工程的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有资料显示,工程决策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往往达到70%以上。这不难理解,工程决策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电力工程的纲领性的“红头文件”,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如工程的标准、规模、工期、水平、设备以及影响工程的地点、工艺等,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行政指令。
目前我国大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由此表明电力工程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标准与科技含量都越来越高,融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科技水平上普遍做到了超前发展,特别是大大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由此投资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工程造价(概算)也是越来越高。尽管如此,电力工程决策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要遵循“不降低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并结合各种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程造价(概算)。如:设备小型化、系列化、自动化、电缆化、地下化的电网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适用于城市负荷高度集中的繁华地区;对于市郊地区和农村地区,则可因地制宜,以经济适用为根本原则,不必刻意拔高标准,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另外,当今建设征地费用在工程造价(概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甚至成为深不可测的“黑洞”,为此,在工程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一是尽量避免或减少工程征地,如可以在具有产权的原工程地址上适当进行电力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二是与政府部门搞好协调工作,以取得有力支持。如前几年辽宁省电力公司与全省14个地级、副省级市签订了《框架协议》,地方政府履行为电力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其中包括征地事宜提供可靠保证的职责。三是坚决执行国家制定的建设征地有关政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电力工程造价的决策重在深入实际,进行全面勘察,以掌握大量的详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另外,要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充分论证,决不搞凭长官意志的“拍脑门子工程”。电力企业作为电力工程的直接管理者和受益人,即工程业主要对工程项目策划、集资、建设、运营、还贷、资产保值等全过程负责,始终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控制好过程质量、工程造价与工期,并切实履行业主责任,使得企业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按照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合理调配资金,及时决策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敢于放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速度,按时完成建设投资。
二、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设计阶段
社会发展,电力先行;电网建设,设计先行。电力建设勘察设计院在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中,特别是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设计进度、设计质量以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将其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供电公司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的成败。如果说,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概算)是规定在书面上的行政指令,那么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则是落字有痕的分解造价的详细依据,或者说工程造价这笔钱该怎么花,工程设计将给予具体答案。尽管设计费用在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超过5%,但是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仅次于工程决策,可高达25%以上,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激情进取,勇担责任,控制造价,义不容辞。
1.充分利用典型设计
典型设计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它与样板设计一脉相承。典型设计绝不是可以复制的通用设计,而是电力设计单位总结多年设计工作经验,并且经过反复实践予以检验后进一步补充完善,并得到有关部门认可的设计成果。典型设计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既经济又优质。充分利用典型设计可提高设计效率,加快工程速度,统一工程建设标准,实施集约化管理,提高设计质量。充分利用典型设计是节省材料,减少成本,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虽然利用典型设计是工程设计省时省力的一条捷径,但典型设计并不是在工程设计上的包打天下的“灵丹妙药”,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所有的电力工程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存在着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差异,正因为如此,设计人员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典型设计,应视每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在秉承以差异化设计为主的基础上,更好地参照并利用典型设计。
2.积极倡导招标设计
以往,工程设计一般由与业主有直接关连的电力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特别是供电企业,业主、决策、设计、施工密不可分,业主决策理所当然,而设计、施工则由业主指派所属或关联单位承担,设计、施工单位背靠供电企业“这棵大树好乘凉”。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其中大型电力工程全面采取了招投标制,由具有资质的设计或施工单位进行竞标。以设计单位为例,目前省级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大都与省电力公司脱钩,而市级电力勘察设计单位基本上仍归属于市级供电公司。电力工程设计采取招投标制,实行市场竞争,使具有资质、业绩、信誉、实力的电力勘察设计单位,不仅以质优价廉,即在功能性、实用性、经济性对比中的最佳设计方案中标,而且还能制定合理的工程预算,以此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是指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在全面保证工程实现决策要求,即达到工程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把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使工程设计阶段的预算不超过工程决策阶段的概算。工程设计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入手,纵向方面是指把限额控制在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中,这里主要包括技术手段;横向方面是指把限额控制在勘察设计单位各个专业部门中,这里主要包括管理手段。设计限额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概算多少钱就按多少钱设计,而是既要均衡又要突出重点,对于工程主要设备(如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限额要经过充分论证,决不能降低标准。要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聪明才智,促使他们广泛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数学模型,对设计方案、参数匹配、设计设备材料选择、效益分析进行优化,使限额设计产生最大效益。
4.全面实施优化设计
在工程設计方面,设计人员通过做实做强“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学习,各专业按期培训以及专业轮岗等多种形式的强化工作,全面实施优化设计,避免以往那种因与设备厂家、业主以及专业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不到位,而出现的设计错误。另外,应根据设计任务的技术含量、工作量、辛苦及难易程度,制定有效地动态绩效考核制度,给予设计人员优惠的岗位津贴,切实调动起设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设计中严格设计原则、优化设备选型、控制建设标准,也就是优化设计,拿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使设计质量、进度、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体现出每位设计人员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主流——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电力工程由图纸变成实物的阶段,也是人力、财力、物力主要的消耗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周期较长,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如设计的变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工程造价不可能处于一成不变的固化状态,突破预算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决不能采取消极的被动的态度,而是要规范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凡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向管理要效益,即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造价。
如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重大隐蔽工程、重要工程节点,往往是以工程管理部门的签字作为依据予以结算,而将工程结算审核关口前移,就能强化监督制约作用,强化了结算的管控工作。再如将工程项目分类,基建工程及其他大型工程项目实现百分之百的现场工程量核实,其他工程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对工程预算书、施(竣)工图纸、现场实际完成工程量三者进行比对,促进工程管理的“三统一”,使工程结算更为科学合理,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从大的方面,应该抓住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实行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制,二是签订并履行《施工合同》,三是通过监理制实行全过程控制。但这三个主要环节都是从加强施工管理着眼并入手的。招投标制是工程施工的一种普遍做法,目的是采取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为实力雄厚、业绩突出,按质量按进度,合理确定工程预算的施工队伍提供施展身手的机会。整个施工管理的过程应该以合同管理为中心,把整个施工管理纳入到合同管理的轨道,如严格现场签证管理与设计变更等。至于监理制,不仅要履行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和质量,还要合理控制造价的“三控制”的职责,如对于施工现场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和采取的重大技术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发挥对业主负责、对工程负责的“监理”作用,只有得到他们的签证方可执行。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