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 要】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方法的系统量化进行分析,分组处理了临床中所遇病例在静脉输液时产生的局部疼痛,并且对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临床中所护理病例为主,对运用3个角度的280个病例进行观察,客观记录相关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效度指标为P<0.005,且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时,两组的生理、心理各指标均有着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是一项非常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其中心理护理的起到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缓解患者由于静脉注射而导致的疼痛,从而使患者能够解除抵抗心理,促进治愈率的提高和彻底的康复。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局部疼痛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142-01
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极易引起局部疼痛的发生,这也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基本的工作之一,医护工作者要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并有效控制患者的情绪。在临床中,静脉输液时是否会造成局部疼痛受所输药物、输液速度、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熟练程度、患者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和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构造共同参与型治疗方式[1]。实践证明,在临床护理中,只要采取细致的工作准备,就能让患者心中产生安全感,从而稳定其情绪,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选取了280名患者,对减轻静脉输液疼痛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客观、量化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一年内,在我院就诊、因为各种疾病而进行静脉注射治疗的共280例患者,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22例,年龄20~78岁,平均43.2岁,以在本院就诊且护理工作长达2个月的患者作为采集对象,年龄过小无法表达自身情绪感受的、急性病症、经抢救后转院和出院的患者未纳入统计范围内
1.2 资料的收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在中国知网中以静脉输液、局部疼痛和临床护理作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找
1.3 方法
将全部280例患者分为各140人的小组,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日常的治疗中给予两组同一厂家所生产的同一批号、同一时间采购入院的7号头皮针,其注射的药物都为临床中符合患者个人病情的常用药,有氯化钾成分。在注射时一般选取手背部静脉,且不影响一般生活活动范围,注射一次性成功并避免发生药业渗漏,而后给予至少3min时间的按压
实验组在注射时给予专门的护理程序,具体方法为:使用纵向按压法,拇指应当按压针眼棉球部位,按压力度在枕头拔出时加大,促进患者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逆行,从而抑制出血量,并在此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的注射前的表情、反应和注射后因为局部疼痛而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2]
实验组的护理方式主要采取心理护理,也就是对患者心理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辅导,并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的变化,给予心理量表检测,减弱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后出现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
对照组采取的一半常用的护理方式,其中没有加入心理辅导,输液手段、输液后指标的记录则参考实验组正常进行,以期能够体现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统计中的差异表现
1.4 判断标准
皮肤的瞬间出血或者给予压力后3min出血作为静脉输液成功的标准,而患者是否通过疼痛感的判断标准,除了患者主诉以外,其体态语言中也会做出体现,虽然患者并不会全部诉讼疼痛感,但是在眼神中会出现疑虑或恐惧感,面部表情比较生硬。当疼痛较为严重时,患者会主诉症状,眼神中出现极度恐惧,面部表情生硬,且出现坐卧不安现象,身体出现大面积的应急状态反应[3]。
输液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患者会出现较为舒适的感觉,不仅身体和心理上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心情和感觉表现较为积极。记录时,应当注意,心理护理指标应当以心理浮动和满意程度来体现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中采取Excel软件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学意义的体现在于P<0.01
2 结果
3 讨论
人类身体对于外界的物质进入产生的反应是静脉注射时产生局部疼痛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即医学中所说的应急反应,同时会造成血液输送加快,从而使得局部细胞的感觉增强。在输液反应中,输液过程便已经将某些原因归于不由患者原发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在选择针头及医疗中的微粒污染方面,都给与了较为准确的说明,采取穿刺方法而引起局部疼痛的研究,都需要对静脉输液的质量进行提高
本文基于我院医疗护理中的实际经验和实践过程,对于从心理护理角度缓解患者静脉输液局部疼痛进行分析和探索,对于患者面对疼痛时的生命特征、生理表现给予了记录和分析,可以说,就是在心理護理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对患者静脉输液局部疼痛的缓解中起到显著作用[4]。
采取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对于患者生理、心理等基本信息加以了解,可以极大的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在静脉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经过心理护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可以说,心理护理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通过外在的心理表现从内部心理上对于患者的意志力进行提高,激发患者的潜能和整体生理情况,最终在短时间内将机体的机能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护理方法对于改善临床医护护理工作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者在临床中的护理提供借鉴和经验,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做出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燕.静脉输液反应原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4
[2]陶贤凤,李淑娥.8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的观察和护理[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02
[3]蔡素娇,林艳.静脉输液减轻局部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
[4]李建华.缓解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