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涛 张菊新 冉晓丹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3年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6例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3589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共发生6例输尿管损伤,发生率约为0.17%,其中1例术中及时发现,并采取腹腔镜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输尿管置管术(D-J管,下同);1例术后6小时因腹腔引流液多而发现,及时开腹行手术修复;4例晚期发现者,均行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3个月后拔管,3例治愈,1例再次出现尿瘘行二次开腹手术修补。结论:早期发现并修复输尿管损伤,患者预后转归好,并能减少远期后遗症,诸如输尿管狭窄、瘘管形成或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输尿管损伤;术中并发症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日益开展和应用,泌尿系损伤的发病率也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输尿管损伤[1]。為了尽量避免该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及时发现、诊治、改善预后,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例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
1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3年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共行3589例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hysterectomy,LAVH)219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TLH)1397例。共发生6例输尿管损伤,发生率约为0.17%,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发生输尿管损伤5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1例。
1.1 患者基本情况及手术情况
6例输尿管损伤患者平均年龄为31.5岁(29~49岁),其中子宫腺肌症3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肌瘤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6例患者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4例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1例同时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LAVH、TLH的手术操作见文献[2]。所有行子宫手术的患者术后均置阴道引流管,术后引流每日<20ml后拔除引流管。1例因发现术野有较多渗出液并怀疑发生输尿管损伤,静脉注射美兰后发现术野有蓝色液体流出而确诊,并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输尿管置管(D-J管,下同);1例术后6小时因腹腔引流液增多而发现尿瘘,另4例尿瘘者发生在引流管拔出后,及时开腹行输尿管修复术。
1.2 输尿管损伤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出现的时间为术后0~9d,1例于术中及时发现并修复,1例于术后6小时出现引流液增多症状,另4例于术后4~9d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依次为:腹痛(3例)、腹胀(3例)、引流液增多(3例)、腰痛(2例)、尿量减少(2例)、阴道流液(4例)、发热(1例)。
确诊时间为术后0~12d,距症状开始出现时间0~9天,平均为4.6d,2例于手术当日诊断,4例于术后3~12d诊断。主要辅助检查包括:腹腔引流液肌酐水平高于血肌酐水平,而与尿肌酐水平接近;双肾、输尿管及盆腹腔B超可见腹腔积液、肾盂积水、输尿管狭窄、上输尿管扩张等改变;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输尿管梗阻(2例),扩张(2例)、造影剂中断(1例)或外溢(4例),其中1例同时行MRI定位诊断,2例静脉美兰试验(+)。最后确诊多采用静脉肾盂造影(4例)。根据影像学诊断或术中所见,5例损伤部位于子宫动脉、宫骶韧带附近或近膀胱处(均为行LAVH者),1例位于输尿管入盆腔段(为行TLH时侧盆壁粘连松解)。左侧输尿管损伤5例,右侧输尿管损伤1例。
1.3 治疗及随诊情况
手术当日诊断的2例,1例术中见左侧入盆腔段输尿管2/3横断,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端吻合+输尿管置管,拔管后恢复好。另1例因术后6小时,腹腔引流液增多,行开腹手术,术中发现子宫动脉水平处基本断裂,断端呈电凝后改变,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输尿管置管,术后3月拔管后,随访半年,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4例晚期发现者,均行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3例成功,3个月后拔管无明显异常。1例当时置管成功,3个月后拔管,再次出现阴道流液,行开腹手术,术中见输尿管下段粘连严重,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置管,术后3个月拔管,无异常,随访半年,预后较好,肾功能恢复可。
2 讨论
2.1 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
妇科手术导致的输尿管损伤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为0.02%~0.4%[3],我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17%。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2.2 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部位及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造成的输尿管损伤部位多位于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子宫骶骨韧带旁、输尿管入膀胱处,与文献报道[4]一致。造成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主要是:①输尿管在盆腔的特殊走行:输尿管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密切,尤其在处理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子宫骶骨韧带以及分离盆壁粘连时容易损伤输尿管。②输尿管走行的变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体积增大、阔韧带肌瘤、既往盆(腹)腔手术史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盆腔组织粘连,造成输尿管解剖位置的变异,从而增加输尿管损伤的机会。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合并输尿管、子宫骶韧带中线移位的情况[5],也容易造成损伤。2例早期发现输尿管瘘者,均为超声刀误伤,与盆腔粘连导致输尿管走形异常有关。③热损伤[6]:由于手术常采取电凝和电切的方法处理血管及组织,除了机械损伤外还可能造成热损伤,尤其是单极电凝、电切,其热效应可传导到周围2cm的范围,造成输尿管缺血坏死。这种血液供应的改变,在术中往往难以发现,而是在术后一段时间才发生输尿管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4例晚期发现输尿管瘘者,损伤部位均为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子宫骶骨韧带旁,考虑为单极电凝热辐射导致。因此,在处理子宫动脉时,尽量避免采用单极电凝反复电凝,而采用双极电凝可以很好地预防输尿管发生晚期缺血坏死。④术者的操作技术:腹腔镜手术野是二维空间,需要较高的经验和技巧;目前,我国剖宫产手术的流行,导致盆腔条件变差,致使手术难度增加,这些都会造成输尿管损伤的发生。
2.3 腹腔鏡手术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输尿管损伤可表现为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瘘形成和输尿管断裂,进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腔引流液增多、腰腹疼痛、尿少、腹水、腹膜刺激症、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的可造成急性腹膜炎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症状出现的早晚与损伤的类型及轻重有关。术中或术后短期内出现症状者,损伤往往较重,由于引流管尚未拔除,因此易于发现。而晚期出现症状者,损伤较轻或由缺血坏死引起,由于此时引流管多已拔除,尿液漏入腹腔产生腹膜刺激症状,症状多不典型,易与术后感染、肠道损伤等混淆,如不注意观察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并及时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往往容易漏诊、误诊。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并积极进行相应的检查辅助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生严重感染及肾功能受损。对于早期发现、明确有泌尿系统损伤者,应及时行开腹手术修补。
2.4 腹腔镜手术输尿管损伤的治疗及预后
早期发现者,说明输尿管断裂或瘘口较大,以手术修补为宜。本研究中2例早期发病者,均直接行手术修补,预后较好。晚期发现者,多为输尿管缺血、坏死引起,可根据病情采用手术修补或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膀胱镜下置管是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期待输尿管瘘自行愈合,但有可能置管失败,导致输尿管损伤进一步加重,尤其是损伤较大者,输尿管置管成功率低。本研究中, 4例晚期发现者,均行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3例治愈,1例拔管后又出现尿瘘行二次开腹手术修补,随访半年后,患者预后好。由此可见,晚期发现者均应尝试膀胱镜下输尿管置管,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手术及纠纷。本研究中3例治愈者中最长为术后第24天置管。失败者为术后第43天行置管术,可见术后置管时间对输尿管自行修复至关重要。早期诊断为输尿管微创恢复的先决条件。
及时发现并治疗输尿管的损伤,是防止并发症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者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Saidi M H, Sadler R K, Vancaillie T G,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erious uri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major operative larparoscopy[J]. Obstet Gynecol,1996 ,87(2):272-276.
[2]黄荣丽,冷金花,郎景和,等.腹腔镜子宫切除术[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1997,3:167-169.
[3] Adelman M R, Bardsley T R, Sharp H T. Urinary Tract Injuries in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J].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14,21(4):558-566.
[4] Oh B R, Kwon D D, Park K S, et al. Late presentation of ureteral injury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J].Obstet Gynecol, 2000,95(3):337-339.
[5] Nackley A C, Yeko T R. Ureteral displacement associated with pelvic peritoneal defects and endometriosis[J]. 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 2000,7(1):131-133.
[6] Tulikangas P K, Smith T, Falcone T, et al. Gross and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laparoscopic injuries with four different energy sources[J]. Fertil Steril, 2001,75(4):80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