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晓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6名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218名在助产过程中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218名不施行,记录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例数,对比分析助产质量。结果:护理组优产率94.0%,对照组优产率8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助产;自然分娩
近年来,随着自然分娩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提高助产质量,保证分娩过程的安全优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初步明确其临床价值,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待产的产妇,通过分层抽样,选取产妇436名,均具备:①初产妇;②无其他疾病;③产前检查示胎位正常,胎儿健康,单胎;④采用自然分娩[1]。其中218名施行心理护理干预者作为护理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2±3.2)岁,孕周38~41周;218名未施行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9±2.7)岁,孕周38~41周。
1.2 方法
所有待产妇入院后施行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两个阶段:
1.2.1 分娩前心理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干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一对一护理,定期了解产妇情况,解答相关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正确认识分娩,保持良好心情;②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谈话耐心,检查轻柔,随时注意产妇的心理情况;③适时进行妊娠分娩相关讲座交流,使产妇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未知的紧张和恐惧;④对产妇家属也进行相关必要教育,增强产妇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支持;⑤合理安排和指导产妇膳食[2]。
1.2.2 分娩中心理护理干预:分娩过程中助产士要随时观察产妇的表情,产妇感觉疼痛异常时,助产士要指导产妇缓解疼痛,可适当局部按摩,并及时给予有效的鼓励,必要时可使家属陪同,给予安慰支持。
1.3 观察指标
助产质量以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共同判定。总产程不超过12小时且未发生产后出血记为优产。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统计结果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對比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出现产后出血1例,其产程为14小时,优产率为94.0%;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8例,其中产程时间9~12小时2例,12~15小时6例,优产率为80.3%。对照组出现1例胎儿窘迫(产程13.5小时),经相关救治恢复正常,两组均未出现胎儿死亡。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3 讨论
妊娠分娩几乎是所有女性必须经历的重大事件,对每个家庭也至关重要。随着剖宫产的各种弊端的凸显,自然分娩越来越受到各国社会的广泛重视。产妇的自然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报道指出,心理因素对分娩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3]。分娩对于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除了生理应激,还能引起相应的精神心理应激,影响机体内环境平衡稳态,糖皮质激素、胺多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子宫收缩乏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导致分娩困难,产程延长,同时也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压升高,产后出血的几率大大升高,还有可能使胎儿缺血缺氧,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死亡[4]。
尤其对于初产妇,一方面对于分娩过程不了解,甚至接受到了很多错误的负面信息,害怕出血、疼痛、难产,担心自己不能坚持,担心胎儿畸形、胎儿和自己出现生命危险等,致使分娩过程困难,引发产后抑郁;另一方面,初产妇由于缺少经验,不能很好地以呼吸和肌肉收缩配合胎儿娩出,也会使分娩过程难度增高。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个性化地与待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待产妇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同时,护理人员和医师向待产妇传授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可帮助其纠正错误观念,消除恐惧。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待产妇助产质量明显提高,显著缩短了平均产程,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优产率达到了94.0%,相较对照组提高了13.7%。心理护理干预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项燕.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0):134.
[2]贺淑玲,安红侠.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238.
[3]李卫君.助产产妇120例的全程指导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6):319-320.
[4]宋爱华.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助产工作中的临床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84-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