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挖洞”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14-05-30 18:31尤玉岩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挖洞共鸣手法

摘 要:建筑体验过程中,大部分游者更多地关注建筑能否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舒适、温馨、质朴、趣味性、愉悅感……仅有少部分的专业人员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这类精神需求空间的生成方式,本文浅显地分析何香凝美术馆中的“洞”及各类不同形式的“洞”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试图去感知“挖洞”此类设计手法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手法;传统;空间渗透;行为感知;共鸣

必须承认地是,我是一个对建筑没有感觉的人。或许说,我不知道该怎样去感知建筑,怎样与其设计者产生共鸣。经典案例的分析研究会让我对这一建筑有大体印象,但却未能真正地感知到其真实的空间维度,尤其是该建筑对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感知、空间思维的塑造等方面的影响。

何香凝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1997年建成开馆。美术馆以收藏、陈列、研究何香凝的书画作品为主,也为艺术家进行交流、讲座、现场创作等活动提供了场所。没有任何设计师可以判别何香凝美术馆是不是一座好的建筑,但是它的空间节点却值得回味,暂且将这些节点统称为“挖洞”,结合其建筑功能的需求,连成一系列结构网格,或许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美术馆的精神内涵。

1 挖洞的类型

何香凝美术馆中有大的、小的,直线的、弧线的,水平墙面的、倾斜屋顶的等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挖洞形式。

1.1 弧墙面的“画框”

何香凝美术馆位于深圳华侨城,正对深南大道,退后的建筑借助凌驾于一层庭院的飞桥衔接在弧形的片墙上,将建筑与喧闹的城市干道分离开。弧墙由模数化的石材外挂而成,顺应其模数,建筑开了两个较大的洞口,一个洞口连接飞桥形成入口,另一个洞口则将顺势而上的坡道以及片墙后的小庭院隐匿其中,借助此画框,建筑与环境若隐若现,形成幽静的景观区域;建筑内部的读者沙龙、咖啡馆的景观视线借用此“画框”亦达到了异样的环境体验。

1.2 隔墙上的“窥探口”

围绕何香凝雕塑的内墙,与楼梯平台结合,有两个类似窗口的空白孔洞,简洁明了的矩形,与整个内庭的尺度相适宜。是凝望雕塑的瞻仰空间,是短暂停留的闲僻静之所,是打破整面墙体的单调之感,或是满足功能所需?这与卞之琳在《断桥》中描述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否有相通的意境呢?假若是这种空间记载在书中,更多的人或许是一眼掠过,然而,真正融入到此情此景,无论是身处孔洞,或是身在低层凝视孔洞,都会有一种沉于其中,不受外界干扰的静谧。

我喜欢这种诗意空间,没有任何理由。因此这个洞口被我称为是“窥探口”,她像一个守望者,蹲守在一个角落,静静的窥探着整个空间,注视着在其中发生的一切。

1.3 采光洞口

美术馆对光有特殊要求,其开窗的形式也受到限制。在这里,我所提及的采光形式不外乎是建筑外墙开窗,屋顶天窗。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副展馆边缘特殊的楼梯:与楼梯平台齐平,有一个大概四、五百厘米高的固定窗,可以直接俯视到中部内庭院的活动。虽然,我认为这个洞口是极不合理的,但是这里却是最让我着迷的空间。我总是试图想去琢磨设计师当时是怎么样考虑的,为什么会在这样的位置设置这样的洞口。或许愈是神秘愈能引起游人的关注吧。中庭的人会看到平台上人腿部的哪个部位呢?

1.4 起伏空间

或许为了达到必要的空间感受,引导人流,渲染气氛,形成强烈的空间序列等一系列的准则,建筑内部有很多高低错落的起伏空间。

1.5 通高空间

何香凝雕塑的中庭,位于美术馆南北轴线上,其上空的通高空间采用三角形的开窗形式。借助于倾斜于屋面的开窗,形成强烈上升的动势,即保持了其空间上中心对称的格局,又打破单调、乏味的空间感受。

在副展厅中,弧形的通高空间同样引人注意,为什么如此规整的几何空间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空间,我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解释这样一个弧形通高空间存在的意义。或许是为了美观,或许它只能出现在那里。

2 洞口与建筑空间

对于建筑空间,是笔者很想赘述的部分。笔者曾不断思考:西方建筑的变革可谓翻天覆地,其建筑空间也随建筑形式不断地演变。以教堂为例,不论古典主义圣彼得大教堂拱券结合的对称型制,夏特尔大教堂不对称的型制,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郎香教堂,素混凝土围合仅剩光之十字的光之教堂,形式不停地演变,但是教堂的本质却传承至今。然而提及中国古典建筑:深远的坡屋顶,青砖灰瓦,朱栏游廊环绕,青、白砖石的台基,南北纵深轴线的院落空间等等。中国现代城市却无一例外的经历着西化的过程,一些居住建筑也仅在外观设计上保留传统民居的符号,建筑空间的传承已不只在何时被彻底的遗弃了?何香凝美术馆的处理手法为设计者提供好的借鉴,这也使得我更加尊重这座建筑。

2.1 渗 透

洞口犹如一口泉井,将水装载在容器之中,却如小口成像般将内部的活动展露无遗。在游览的过程中,经楼梯步行至上层,路线中有一些空间有不少阳光射入室内,或直射,或反射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光影。参观者在公共大厅的玻璃棚上可以看见蓝天白云,建筑映在地面上与墙体的光影呼应。除此之外,室外的石林亦通过窗口渗透至建筑之中:室内外人的活动,阳光,场地等丰富的内容通过洞口层层的渗透到游览者的视野中,将场地,景观,人同时融入场所之内,使“空”的室内瞬间饱满起来。

2.2 借 景

美术馆室内多用“借景”方式在很多的文章中都曾提及过。常年展区两个展厅之间设有小走廊,走廊中仅有一个窄窗,构成小的缓冲区,同时又并未打断参观的节奏。楼梯平台处低矮的挖洞,遮掩了庭院里的真实环境,在观赏者游览之余,可以趁机欣赏一下中庭的环境,然而这些景观却并未完整地一次性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是通过多个片断的叠加,在脑中拼贴出室外场景的完形。这种处理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的手段,如果未曾亲自体验过其图像形成的过程,空间体验的趣味性则会大打则扣。

2.3 框 景

框景手法的运用,在美術馆的正立面尤为突出。正立面被几个大的模块分为不同的单元:玻璃,实墙,景框,水体。飞桥是从室外过渡到室内的通廊,它将整个的外部空间激活,与弧墙的洞口,形成强烈的导向空间。建筑开窗很节制,室内的活动似乎完全被框在入口门厅的洞口处,站在外面的人总想透过这个洞口观察室内的情况。同样,在室内咖啡馆活动的人也总想越过小庭院,透过弧墙上的洞口,观察在建筑之外匆匆而过的行人。

3 洞口与视线交织

视线处理是中国古典建筑处理的重中之重,尤其体现在传统园林之中。借景,框景,近景等处理手段都是与人的视线有密切关系的。在美术馆之中,洞口与视线的关系展现出了不同的表情。

自飞桥进入到建筑室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几个被处理过的节点,门厅、过厅、走道。门厅以天窗把视线引向天空。过厅、走道或借用窄窗将视线引向石林,或以落地窗引向内园与水池。在感受过通透、明确的室内空间之后,不知观者还能否想起室外厚重、封闭的石墙。这样强烈对比的视线组织是值得借鉴与深思的。主展厅部分没有开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使用空间;各个小展厅及其他辅助房间,在围合成多个院落的同时,又两条轴线为基点,向东西、南北方向有机的伸展开,形成有一定秩序的空间序列,这种视线组织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合院形式如出一辙。二层共享中厅借助两侧楼梯休息平台挖洞所形成的独特窗口,是各层人流视线汇聚的焦点,结合强烈向上动势的天窗,形成极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

4 实与虚

物质经常通过实与虚的对比体现三维存在性,建筑也不例外。实的物体会给人厚重的分量感,虚的东西则会有轻巧之感,两者结合才会显得有活力。大部分的建筑多会选择墙体上开窗来体现虚实对比,何香凝美术馆则直接在墙面上挖洞作为入口,加强了厚重的实墙面与虚空间的对比度,配以突出的窗洞,使得整个建筑既饱满又不花哨。

5 结 语

“挖洞”或许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技巧。在何香凝美术馆中,从内部到外部,从水平到垂直,我们能感知到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体验的洞口形式,其中有些洞挖的巧,有些洞挖的精,有些洞挖的没有理由,有些洞挖的甚至不合理,但是,它仍然是真实的存在,不但深刻地感染观赏的人,而且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这些洞,也因此变的有了内涵。

何镜堂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一百分的建筑”。何香凝美术馆无疑是较合理的建筑,功能组织、交通流线、视线渗透、呼应场地等等都做的比较到位。最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单纯的遵循“国际式”的功能形式,而将中国传统庭院的框景、轴线等等融入建筑当中,这或许是我很尊重这个建筑的原因所在吧。它庄重、宁静、质朴的守候在那里,为匆匆忙忙的行人提供幽静、舒适地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短暂停歇,独享来自精神和心灵的洗礼;在这里,简洁、明了、低调;在这里,没有浮夸的存在,更多的为使用者提供服务;这便是它存在的价值。

作者简介:尤玉岩(1986-),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助理建筑师,建筑学。

猜你喜欢
挖洞共鸣手法
挖洞越狱
层递手法
人类挖洞太疯狂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挖洞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