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川省蚕桑产业生产效率的策略分析

2014-05-29 14:55张社梅
中国蚕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蚕桑生产率四川省

李 瑶 张社梅

(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 11130;2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 11130)

提升四川省蚕桑产业生产效率的策略分析

李 瑶1张社梅2

(1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 11130;2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 11130)

分析了四川省蚕桑产业的生产效率,比较了四川省蚕桑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江浙传统优势产区、渝桂新兴产区在蚕桑产业生产成本、用工数量和成本利润方面的差异,系统评价了四川省作为“东桑西移”的重点承接地区之一,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劣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从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科技支撑、优化生产体系结构和促进重点区域建设等方面提升四川省蚕桑产业生产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四川省;蚕桑产业;东桑西移;生产效率;发展策略

四川省作为全国三大蚕桑主产区之一,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2年,全省有桑园面积12万hm2,年发种量200多万盒,蚕茧产量11.3万 t,居全国第3位,全省年产丝类产品2.8万t,全省蚕种良种繁育体系配套,年产优质蚕种200多万盒,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居全国第2位[1]。蚕桑产业是四川省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全省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一是四边桑、荒坡荒地种桑比例高,密集桑园少,节约了大量的土地成本;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降低了蚕业生产成本;三是农作制度形式灵活多样,桑园套种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相对较高。这些都为形成四川省蚕桑产业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蚕桑产业同样面临着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现实需求。农业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养蚕比较效益的下降等问题,都要求四川省蚕桑产业必须加快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而且,“东桑西移”工程的持续推进以及农业低碳生态发展战略的确定,同样要求四川省蚕桑产业重新认识产业发展的功能和定位,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框架制定及产能建设[1]。无疑,四川省蚕桑产业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判断和分析四川省蚕桑产业近年来的生产效率变化情况,探讨比较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蚕桑产业生产效率的战略选择,深化我们对区域蚕桑产业的认识、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四川省蚕桑产业的生产效率分析

1.1 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2年,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有增有减。从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来看,从2003年到2007年呈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2008年到2012年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增减过程,但变化不大。整体来说,从2003年到2012年,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是一个下降的过程,最高的还是2003年的土地生产率,达到1 984.50 kg/hm2;其次是2012年的1 657.76 kg/hm2;2008年,虽受冰冻、地震灾害、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但全省桑园面积未减,而且从2008年到2012年蚕桑的土地生产率的指标看反而有小幅增长。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还是2003年,高达3.81 kg/工日,这个与2003年本来的土地生产率很高有一定的关系;此后直到2012年,劳动生产率都没有超过3.00 kg/工日,基本徘徊在2.50~2.90 kg/工日之间,其中,2005年的劳动生产率最低,除了土地生产率低之外,2005年的用工数量有所增加也是造成劳动生产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资金生产率来看,从2003年到2012年增减幅度不大,整体来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2年资金生产率最低,除受土地生产率影响外,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提高,物质费用也提高了很多,所以造成了资金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表1 2003—2012年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

1.2 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通过计算蚕桑产业的土地生产率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蚕桑生产的技术进步演变过程。若用横轴表示土地生产率指数,用纵轴表示劳动生产率指数,土地生产率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数据的散点分布图(图1)可以勾勒出四川省蚕桑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优势呈劳动集约型的变化特征。由此说明,这10年来四川省蚕桑生产是以节约劳动力为主导方向的技术进步模式。根据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相关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主要选择取决于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即依靠技术进步,来显示比较廉价的资源对更稀缺、更昂贵的资源的替代[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模式往往是劳动力比较稀缺,较高的劳动力价格诱导了农业机械性技术的研发和广泛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模式往往是土地资源比较稀缺,较高的土地价格诱导了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广泛采用[3]。伴随着化肥供给程度的提高,化肥施用量增加很快,农药、机械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投入要素,且这些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蚕桑生产中物质投入增加很快。总体来看,资金生产率的变化与蚕桑单产水平和蚕桑生产中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使用量的增加及其价格的波动是紧密相关的。

图1 四川蚕桑产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关系

1.3 人工投入量及化肥投入的变化

蚕桑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投入是生产成本中最核心的内容。从表2可以看出,近10年来单位面积所投入的人工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从2003年到2012年的用工数量来看,除了2004年到2006年突破600个工日与2012年突增719个工日,其它年份用工数量基本上在510个工日左右,10年时间内,每公倾桑园的用工数量变化不大,这与蚕桑生产中省力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有着直接关系。但从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来看,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超过了57%,且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003年到2012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人工投入成本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除了人工成本以外,化肥投入也是蚕桑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物质费用,最低年份占整个蚕桑生产物质投入总量的17.48%以上,最高时占整个物质投入的38.95%,可见化肥对蚕桑单产的增加起着关键作用。蚕桑生产中化肥投入量从2003年到2004年增加了近1倍,2004年的化肥用量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值529.2 kg/hm2。从2003年到2007年,除2004年的突然高值外,整体来说呈上升趋势,但是增幅很小。2008年之后,化肥用量都比2007年低,基本上在300 kg/hm2左右(表2)。

表2 2003—2012年蚕桑生产中劳动用工和化肥用量情况

2 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潜力分析

2.1 从土地成本来看,四川省蚕桑产业土地使用成本远低于国内其它主产省区

土地成本是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的总和,其中土地成本93%以上都是自营地折租。通过表3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2年各蚕桑主产区的土地成本都在逐年不同幅度地增加。从各蚕桑主产区的对比情况看,四川省的土地成本最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左右,是最高水平浙江省的1/6左右;对比西部地区来看,在四川、广西、重庆3个省(区、市)中,四川省的土地成本依然是最低的。四川省在蚕桑产业中,2012年的土地成本为1 536.15元/hm2,这说明政府在蚕桑产业的土地投入方面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较低的土地成本对于发展蚕桑产业是坚实的基础保障,这相对于全国以及其他特色地区都是比较突出的。

表3 四川省与其它蚕桑主产区土地成本对比(元/hm2)

2.2 从用工数量上来看,四川省蚕桑生产一直保持较低的劳动用工水平

通过表4可以看出,四川省蚕桑生产的用工数量在2005年的时候最多。从各蚕桑主产区比较可以看出,广西和重庆的用工数量都高出全国水平很多,四川、江苏、浙江省的用工数量比全国平均的要低,其中四川省的用工数量最低,是最高量广西的1/2左右,通过上面的蚕桑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图我们知道,四川省蚕桑生产是以节约劳动力为主导方向的技术进步模式。因此,四川省在发展蚕桑产业的过程中,用工数量相比其他蚕桑主产区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3 从收益水平来看,四川省蚕桑产业的成本利润率相对较高

成本利润率是净利润占总成本的比率,从表5可以看出,2003年四川省的成本利润率非常高,达到了107.57%,这说明当时四川省蚕桑产业的收益不错,净利润高,而且化肥费用不高,因此会有这么高的成本利润率。从2003年到2012年来看,各蚕桑主产区每年的成本利润率都在发生变化,变化趋势不稳定,这与每年的成本和净利润有很大的关系。四川省的成本利润率整体来说还是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但是相对于优势地区的利润率来说又偏低,所以,在成本投入和收益上四川省蚕桑产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

尽管四川省蚕桑产业的用工数量少、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对四川省的蚕桑产业发展是一个较大的优势;但是,通过表1中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本上已呈下滑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养蚕劳动力结构向老龄化、妇女化的急剧变化。原有养蚕人员随着年龄增大、体力不支、视力退化等相继退出该产业,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蚕桑产业劳动力数量下降;此外,由于养蚕人员的老龄化、妇女化,蚕业生产中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以及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形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蚕桑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养蚕的效率,劳动力不足以及老龄化已成为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3.2 技术水平不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四川省蚕桑产业单位产出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是相对于优势产区,四川省的单位产出还不高。根据2013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2年蚕茧的单产水平四川省只有1 465.65 kg/hm2,还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1 666.05 kg/hm2,而这期间广西已经达到了2 701.95 kg/hm2。这直接反映了四川省蚕桑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根据调查,四川省许多蚕农依然根据自己的经验,利用传统的技术养蚕;良桑的嫁接、修枝、病虫害防疫、省力化养蚕等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应用水平都不高,学习引进先进地区新技术的动力不足[4]。

3.3 专业化程度低

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养殖规模小,零星分散,专业化、规模化的程度低,产业链不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小。户均桑园不到667 m2,社会资本投入困难,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二是装备弱。设施养殖、机械化种管收等几乎没有应用,大大落后于水果、茶叶、蔬菜等其它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尤其是桑叶机械化采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突破,这就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扩大。三是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目前全省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攀西、川南、川北的40多个县(市、区),尽管大体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分布优势,但实际上一些县(市、区)由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原因,蚕桑产业已经开始萎缩,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需进一步优化和拓展;而要在布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后续的加工、物流以及相关的机具制造、市场销售等服务体系建设都必须跟进,这方面还需要加快推进。

3.4 产业结构传统

四川省蚕桑产业虽然借助“东桑西移”的政策有所发展,但是整个产业的结构还十分传统,产业环节产能建设结构还不尽合理,加工链、销售链等也十分传统[5]。从生产链来看,经农户养殖到蚕桑产品的生产,仍普遍依赖传统的方法;科技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的突破还不够,良种、良法、良机的推广普及率亟待提高。从加工链来看,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加工主要是初加工,由于初级产品蚕茧主要销往江浙沿海传统优势产区,本身生产的蚕茧仅能满足初加工产能的1/3,反而造成初加工产能过剩,但丝绸、印染、服装加工等终端产品的加工产能建设明显不足。从销售链来看,由于四川省的蚕桑产品主要是初加工产品,本地消费有限,只能外销,品牌建设也相对滞后,市场开拓能力亟待提升。因此,资源禀赋理论中提到的根据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来决定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四川省已不适用,发达地区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在四川省同样存在,如果仍定位在原料产地,四川省的蚕桑产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必须考虑整体产业结构的搭建。

4 提升四川省蚕桑产业生产效率的策略及建议

4.1 推进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模式 破解劳动力短缺障碍

当前,农业产业劳动力缺乏是一个大问题,在蚕桑产业中更是体现得尤为突出;劳动力分布不均,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加大,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蚕桑产业的发展;推进劳动节约型模式,破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大蚕桑产业的引导,加强基础建设,增加资本投入,将蚕桑基础建设列入政府建设项目给予扶持,适当扩大优质蚕桑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争取国家对西部蚕桑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进行大力扶持,对桑园基础建设、良种、机具等进行重点补助,提高蚕桑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吸引。二是从蚕农角度考虑,要加强对蚕农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内容上,可以根据农时季节开展新品种栽培技术培训,促进蚕桑生产的科学化;在形式上,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田间指导、技术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在发展理念上,向蚕农不断渗透省力化养蚕技术,使蚕农学习到独特有效的技术技能,有效地降低养蚕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蚕农收入,实现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改变蚕桑产业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员从事蚕桑产业,稳定蚕桑产业从业人员队伍[6]。

4.2 深化蚕桑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 提升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蚕桑的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关系到蚕桑产业生产率的高低,提升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就要从蚕桑科研技术和推广入手。一是要加大科研投资力度,不断研究开发出高产优质的蚕、桑品种,推广雄蚕专养技术、饲养技术、用药、卫生标准化技术,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让新品种、新方法快速应用到农户手中。二是要改进科技推广制度,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建立成果评奖注重实效的机制,促进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于蚕桑产业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中;建议科研单位和蚕种公司合作研制新品种,实现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7];在以提高蚕桑产业生产率为基础的前提下,构造以蚕桑产业终端产品加工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积极拓展蚕桑业和蚕桑相关产品的功能,树立品牌、加强研发、提高效益,提升蚕桑的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8]。

4.3 构建新型生产经营体系 优化蚕桑产业结构

新型生产经营体系的核心是发展专业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农户,探索蚕农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实现真正的多方共赢的产业化经营。一方面是要重点强化加工、销售环节的产能建设和发展,一定要抛弃原料基地的老观念,借助“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大力提升蚕丝制品的产能建设,打造蚕丝加工产品的知名品牌,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形成产业链之间的良性循环[9]。另一方面拓展第三产业多元化开发,在主产区特别是四川省的重要优质茧产区,建立优质茧高产、高效示范园区,通过推广良种和先进的栽培、饲养技术,以及开展桑树、桑园和蚕桑资源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产量和效益,促使四川省优质茧生产基地和主产省生产的稳定发展。

4.4 促进重点区域建设 保障四川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浙江省的经验来看,基地园区化现代蚕桑园区是集聚农业资本、科技、人才、管理等要素的平台,是推动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的载体[9]。可借鉴浙江等地区的做法,结合四川省蚕桑产业自身的发展优势,推进基地的园区化建设。一是要加强桑园耕地质量、水利和路网基础建设,进而保障小蚕共育、省力蚕台、优良蔟具、桑园管理机具等设施建设;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桑园连片成带的现代蚕桑产业基地。二是重点深化优势产区的核心区块建设,建立蚕桑产业强镇、强村,加强高标准桑园的建设,抓好基地的园区化,根据区域特色,形成专业化分工和蚕桑重点产区。三是要因地制宜,创新农作制度,将传统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高标准的果桑、桑基鱼塘、桑枝菌棒等蚕桑综合产业[10],着力推进蚕桑产业积极开展集约化生产、多元化利用、产业化经营和合作化服务,促进四川省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编委会.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2013)[M].成都:四川省农业厅,2013.

[2]胡兴明,熊超.“东桑西移”与中国西部蚕桑产业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比较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1):109-114.

[3]张社梅.技术进步与浙江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0-69.

[4]张社梅.我国蚕桑生产率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7-19.

[5]刁学峰.四川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1,(2):1-4.

[6]吴海平,潘良美,周金钱.转型升级——浙江蚕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J].蚕桑通报,2012,43(1):1-5.

[7]封槐松.应重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蚕业,2011,32(2):1-3.

[8]罗坤,夏培康,李宏,等.中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变”[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77-80.

[9]赵燃,骆乐,韩鹏.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08,(4):24-32.

[10]张社梅,王更新.浙江省蚕桑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蚕业,2008,29(2):65-67.

[11]贾亚洲,宋新华,贾丽侠,等.甘肃省蚕桑产业化的沿革与实施意见——西部地区发展蚕桑产业的调查[J].丝绸,2004,(1):1-3.

[S88-9]

C

1007-0982(2014)02-0048-06

2014-01-03;

2014-03-18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项目(编号CR1209)。

李瑶(1991—),女,四川南充,硕士研究生。

张社梅(1978—),女,陕西凤翔,博士,副研究员。

Tel:18780181119,E-mail:710760370@qq.com

猜你喜欢
蚕桑生产率四川省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跟踪导练(三)4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