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各方面政策的同步出台,各校办学条件虽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家长们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有些学校生源不足办学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数学学科,进行分层教学既适应形势又能收到成效,能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而服务.
[关键词] 分层教学;学生;教学;体会
自江苏省颁布“五严”规定以来,各学校纷纷暴露出各种问题,致使私立学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公办学校办学越来越困难,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不能认可,同时公办学校教师也由于工资逐步兑现,收归县财政统一发放,思想认识有所后退,“吃大锅饭”的意识越来越浓,责任心每况愈下,这样也就更进一层地促进那些对子女重视的家长对这些学校失去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公办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一心想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好,但由于各种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质量,分层教学是唯一出路.
我们公办初中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当务之急,分层教学是我们经过试验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提供学生选择,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手段,确立评估方法,从而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这种教学方法,在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两种形式中构筑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这样就可能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过于轻松而抑制主动发展的个性,也可能使其他学有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
进行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分层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现针对我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个人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 深入调查,学生分层
针对目前大背景下的压力,我们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要任务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分析校情、班情、学情,只有这样才能将分层落到实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先研究学生,通过调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学习基础等因素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目前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A,B,C三组. 学生分层包括明分、暗分和学生自定层次三种类型. 当然,这种层次划分的起始定位应尽量以学生自愿为前提. 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分组的目的、要求、条件,尽可能让学生自由选择,使快组同学不自满,慢组同学不自卑. 同时,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学期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变动层次组,该升则升,该降则降,以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 优化课堂,教学分层
1. 目标分层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内容,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从而彻底改变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应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A,B,C三层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在备课中,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
例如,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中的“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对C层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只要求能写出一种解题方法即可,培养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要求是理解应用题多种解法的思路,掌握多种解题方法,知道用一种解法检查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解题的能力;对于A层学生,要求是在B层的基础上,能根据题意画出分析图表,并能对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以及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
2. 授课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目标的导向和调节功能,优化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和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一方面指导学生既要统一学习,又要分组讨论学习,统一是授课和集体辅导,分组是按各层的教学目标分层练习及分组讨论,以达到分层教学、分类推进. 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通过教师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题意,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这样,各类学生都能相互促进,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达到获取知识、共同提高的目的.
3. 练习与作业分层
在同一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 教师设计练习题时一般分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A层次学生中高档题都做,要求以创造学习为主,进行发散思维,能掌握灵活的解题技巧;B层次学生中档题必做,努力做提高题,要求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努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C层学生低档题必做,努力做中档题,要求简单机械地模仿,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这样便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模仿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而完成自己的作业.
4. 测试与评价分层
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测试卷的设计分A,B卷,A卷为基础题,难度小,占100分,B卷为有一定难度的题,占50分. 要求C层次学生只答A卷,按满分100分计算,A,B两个层次的学生A,B卷均答,A卷折合为50分,加B卷50分满分为100分. 这样C层次的学生成绩与A,B层次学生的成绩差距就能相应缩小,他们就能克服自卑的心理,从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对学生的微小进步都应予以肯定,并及时采取课内外补救措施,进行个别指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不同程度上增长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和终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 分层教学体会
1. 认真备课是前提条件
上好课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备好课,而备好课的关键是对学生“学情”的深入了解. 教师只有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个性的差异以及学习环境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正确判断出学生成绩差异的根源. 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即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即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应把“教”的规律建立在“学”的规律之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教好”,而更应重视如何去帮助学生学好. 课堂教学应坚持主体参与的原则,体现“三为主”的思想,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3. 整体优化原则是保证
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变量系统的整体优化,在客观上把握育人目标、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 在微观上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把握教学目标、单元教材内容和学生个别差异. 同时,应重视课堂反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各个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4. 公平、公正地评价是关键
教师应彻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的基础差、自觉性差、巩固率差,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对每一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针对好、中、差各类学生因人而异,面面俱到,及时准确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 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符合学生在发展中客观存在差异的实际,并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课堂教学原则. 它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 分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并能体会成功的快乐. 它能促进“教”与“学”相呼应,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