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问题生成及有效解决的策略

2014-05-28 23:29王永菊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棉线运动汽车

王永菊

恰当、有效的问题生成,是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效的问题生成能够引导学生顺利的进入求知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顺畅的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不断的重视对问题生成和有效解决的研究,让问题的生成与学生学习中的疑点相结合,才能使整个课堂的问题生成显得贴切、自然、高效。

一、创设问题情境,进入求知状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建立有趣的问题情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性,从生活实际出发,建立切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景,将学生顺利的带进求知的状态,例如在学习《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时,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雄鹰的飞翔,行星、卫星在浩瀚的太空中的运行,在宇宙舱中拍摄的地球照片,静静的山川,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轮船在海面航行,显微镜下运动的小物质,学生通过这些物质的观察,了解静静的山川也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通过这样的情景,来提出运动的话题,从而提出对运动加以描述的问题,顺畅的将学生带进求知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学生积极的确定各种运动的研究对象,进而通过描述雄鹰、卫星、山川、汽车、微小物质等这些研究对象的运动轨迹,来研究如何将物体运动轨迹描述的更准确、更详细,这样学生就主动产生“质点”的概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情景建立,从生活中寻找与知识的切入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状态,灵活的情景的建立,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构建悬念性、故事性、疑问性、开放性的问题情景,为课堂增添“调味剂”,为学生的探索增添“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引导者、鼓励者,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挑起矛盾,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明确问题目标,推动课堂进程

课堂需要的不仅是“出彩”更重要的还是实用。对于高中物理课程而言,要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生成的问题就要为激发学生能力服务,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盲目的。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利用问题来推动课堂的进程,例如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探究加速度时,让学生操作小球分别在倾角小的斜面和倾角大的斜面上滚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的现象不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球两次各做什么运动?它们会有速度一快一慢的现象?”这两个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就会认真的分析现象,得出小球的两次运动都是速度越来越快的直线运动,不同的是两次运动的速度改变量不一样。再结合生活中的赛车比赛,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开始跑的慢的汽车可以追上跑的快的汽车?”、“为什么汽车加速了也没有追上前面的汽车?”等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是因为汽车的速度增加量不同,汽车速度增加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速度就快,使学生很快接受和理解了加速度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几个有目的性的问题,顺利的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有效的推进了课堂的进程,将教学目标和生活相结合,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兴趣,建立有目的性的问题,让问题在学生的研讨中“穿针引线”,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帮助也让问题代替教师做“引导”,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巧设随意问题,构建思维空间

问题的生成要随课堂生成的随意性而灵活建立,时时体现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按照教学设计来强加给学生的。既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设计太简单的问题,也不能不顾学生感受而设计过难的问题。课堂中看似随意的问题,都要围绕学生的认知,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让学生讨论刚刚举行的拔河比赛,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赢的拔河比赛?”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不但总结出力量大,还得出了方向对的结论,根据学生对力的方向的模糊性开展探究并进行实验操作,利用一根细棉线提起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然后利用两根细棉线来提起同样的砝码。提出猜测性的问题:哪一个容易断?学生都纷纷推测一根棉线的那个会断,在实际演示中,却发现一根棉线问问的提起了那个砝码,而两根同样的棉线(故意使其有较大的夹角)却断开了,这是问什么呢?这种看似随意性的问题,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了激烈的“撞击”,思维被迅速激活,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求知欲,同时也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空间,有利于学生对里的合成的思考,也为合力与夹角的关系问题做好了铺垫,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过这样看似信手拈来的问题,其实是与学生的疑惑点相一致,利用问题突出学生对事物的疑惑,讲课内容与学生思考方向相契合,为学生的思维腾出一定的分析探究空间,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整个课堂随意而具有内涵。

四、反思重点问题,开拓知识延伸

高中的课堂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知识的迁移。在众多问题的生成中进行总结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知识提升和延伸的关键,特别是针对一些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核心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延伸,推动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突破,例如在反思《功率》的讲授时,让学生回顾“在汽车的爬坡过程中,汽车司机怎样做才能将汽车驾驶到坡顶?”这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总结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和公式的整体认识,在总结整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运用能力,成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自由落体相结合求物体在t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运动员在跳绳过程中次数中所要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通过这样的新旧知识联系性的问题联系,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解决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使知识接受的更为灵活、有深度。

猜你喜欢
棉线运动汽车
棉线挂饰
汽车的“出卖”
命悬一线
不正经运动范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无法烧断的棉线
3D 打印汽车等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