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中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2014-05-27 13:12康珂倪鹏飞
江淮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济学竞争

康珂+倪鹏飞

摘要:国家竞争力是各国普遍关心的话题,它集中体现为国家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可持续地创造财富的能力。对财富创造问题的研究是经济学的起源。通过对古典经济学以前、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以后及现代国家竞争力理论五个阶段经典文献的回顾,梳理国家竞争力的理论起源及发展脉络,为研究国家竞争力奠定理论基础。不同学派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存在差异,但人才、科技、制度是公认的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有五个转变:竞争思维从单向到多维,竞争战略从经济竞争到发展竞争,竞争机制从“看不见的手”到“两只手”互相配合,竞争模式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竞争路径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关键词:国家竞争力;经济学;竞争;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054-008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现代概念,但竞争是一个古老且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人类种群,都是在竞争中诞生和成长。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围绕土地与资源的竞争已进行数千年,形成了今天的世界行政地图。目前,全球自然版图已基本划分完毕,虽然局部地区领土纠纷不断,但整体世界秩序趋于稳定。20世纪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贸易与繁荣削弱了大规模战争爆发的社会基础,国家竞争模式由零和博弈逐步转变为正和博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营造国家竞争优势,提升国家竞争力,是各国普遍关心的话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力集中体现为国家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可持续地创造财富的能力。对财富创造问题的研究正是经济学的起源。构建国家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要回顾经济学经典文献,对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的经典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古典学派以前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84)在研究国家起源问题时,沿用摩尔根的方法,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竞争的主要形式由人与大自然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类族群之间的竞争。

(一)从史前到西方世界崛起

在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大自然的生存威胁。虽然部落或族群之间也会因为个人仇恨和争夺资源而发生一些争斗,但缺乏大规模战争所需的人口和物资。这时的人类共同与自然展开竞争。正如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 Stavrianos,1979)所言:“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的实质是协作。从根本上来说,家庭和部落都是相互协作的团体,它们共同为生存而进行艰苦的斗争。”[2]进入农业文明后,人类族群之间的竞争加剧。战争是国家竞争的主要形式。人口和粮食产量是农业文明时代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游牧民族短期内曾战胜过农耕民族,但从长期看,农耕民族的竞争优势更明显,游牧民族最终都被农耕民族征服或同化。16世纪以后,西方世界崛起,货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具有统一经济体的民族国家成为主导。各国对财富的追求一方面加剧国家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推动对财富问题的研究。这时,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提出的原意为家庭管理的“经济学”扩展为研究整个国家或社会财富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诞生之前,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二)重商主义的国家竞争力:获得金银之能力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竞争力取决于国家占有财富的多寡,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因此,一国要提高竞争力,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占有金银。重商主义推崇贸易顺差,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家金银总量,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换取外国金银,才能增加国内真实财富。在重商主义者看来,由于不可能所有国家在同一时间的出口都大于进口,因此一国获得财富必然以他国丧失财富为代价。这种零和博弈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为提高国家竞争力,重商主义者主张以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措施包括:实行关税保护,对制成品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生育,人口众多不仅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增加税源和兵源;扩充军备和殖民地扩张等。重商主义在商业快速增长时认识到了货币的重要性,但夸大金银的作用,错误地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重商主义的贡献在于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虽然没有认识到贸易是互惠的。它也改变了人们对商业的态度,促进了经济繁荣。

(三)重农主义的国家竞争力:农业生产力

重农主义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重商主义结束时期的法国。它否定了重商主义对财富的错误认识,强调生产而非交换是财富的源泉,但片面地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性的,国家竞争力取决于农业生产力。重农学派认为,虽然工业和贸易是有用的,但只是改变原材料的形态,只有农业生产剩余,提供纯产品。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 Quesnay,1767)指出:“只有农业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财富的来源,只有农业才能创立保卫财富所必需的武装力量。”[3]因此,国家是否强大取决于农业。他们将“自然秩序”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反对封建特权和政府管制,倡导自由放任,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古典经济学。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越发达,贸易越繁荣,重农主义的错误就越明显。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重农主义走向终结。

二、古典经济学的国家竞争力理论

古典学派始于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4]他们对财富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信奉经济自由主义,重视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主要从生产或供给角度研究财富问题,认为发达的物质财富生产能力是国家竞争力强的标志。

(一)对财富的重新认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与重商主义者一样,古典学派也认为掌握大量财富是国家强大的标志。但是,重商主义者对财富“概念的混乱引导欧洲的政策走上一条彻头彻尾错误的道路”。[5]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就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6]古典学派拒绝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错误认识,纠正了重农主义对财富的偏见,明确财富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产品。货币或金银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它们是交易的媒介,而不是真实财富。国家强大不在于占有金银多寡,而在于物质财富生产能力的高低。如果金银不投入生产领域刺激人们发展生产,新财富就不会产生。endprint

(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商品生产能力

既然财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那么增加财富就要发展生产。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途径在于提高生产能力,而不是抢夺金银。要提高商品生产能力,就要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发挥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对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研究构成了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些生产要素构成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近代史上较早崛起的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巨额金银,但这些金银没有大量流入民间转化为发展生产的资本。到17世纪,西班牙的国家竞争力明显下降,而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全面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指出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7]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表明,一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该国的国家竞争力。

(三)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营造比较优势、发掘资源禀赋

如何提高生产能力,营造国家竞争优势?亚当·斯密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分工的作用,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6]分工原理在国家之间同样发挥作用,各国应根据自身优势分工生产,在此基础上进行贸易。对于国际贸易,古典学派一改重商主义的零和博弈思维模式,约翰·穆勒(John S. Mill,1848)指出,国际贸易不是国家之间争夺金银的斗争,而是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它的好处在于能使世界上的各种生产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是使生产物便宜的一种方法。”[8]古典学派关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深远,迈克尔·波特认为它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9]。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这一理论最终将国家竞争优势落脚在生产要素的充裕程度上,其典型就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当然,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的思想也遭到了批判和抵制。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Friedrich List,1841)反对完全的自由主义,主张落后地区应由国家主导工业化。他指出,自由贸易符合英国的利益,而“德国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它的前途所依靠的,就是它的保护制度的发展”[10]。他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应通过设置进口关税甚至颁布进口禁令来扶植本国的民族工业,唯有如此才有赶超发达国家的希望。由此,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两种思想展开了长期论战。

三、新古典经济学对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贡献

新古典学派扩展了生产要素的分析,不再像古典学派那样只注重研究生产问题,而是将生产和消费并重,建立了供给-需求的分析框架,并将古典意义的“政治经济学”改称为“经济学”,意在强调这门学科是不涉及政治问题的“一种纯粹的和实用的科学”。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国家竞争力研究产生深刻影响。

(一)供给-需求模型:国家竞争力新的分析框架

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革命”动摇了古典经济学的权威地位,边际学派从需求单方面解释价值的形成。马歇尔将古典经济学的精华和边际思想结合起来,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构成“剪刀式”价值折中理论。新古典学派对古典经济学最明显的改进之一就是不仅研究生产者行为,而且研究消费者行为,将供给与需求并重,重新构建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指出,任何生产要素价值的形成“如同拱门的拱心石一样,是靠两边相反的压力来维持自己的均衡的;即一方面是需求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供给的压力”。[11]供给-需求模型从此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对国家竞争力的分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国内需求的规模、水平、层次、结构和潜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国家竞争力,要一方面研究国内供给,另一方面研究国内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扩展:重视人口质量

古典学派主要研究了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新古典学派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将企业家才能纳入生产要素。新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马歇尔指出:“人类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12]马歇尔将生产要素分为四种: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在《经济学原理》中用五章的篇幅论述组织这一独立的生产要素,认为前三种生产要素只有在企业家的组织下才能有效配置,达到收益最大化。后人把组织这一生产要素进一步具体为企业家才能。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专门对人口质量进行分析,认为人口质量是耐用的稀缺资源。健康、教育方面的支出不仅仅是消费,而且是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在未来转化为巨大的资本存量,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13]因此,人口质量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才资源、主体素质等人口质量因素必须纳入国家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三)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课题,但很多经济增长理论都根植于新古典主义。这些理论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索洛(Robert M. Solow,1956、1957)通过一个总生产函数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指出在技术固定不变的前提下,总产出取决于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经济系统经过自动调整后处于稳定状态。[14]索洛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发现将技术进步引入模型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只能解释不到一半的经济增长,其余部分来源于技术进步。一旦经济处于稳态,产出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即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15]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1911)以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创新,最主要的创新者是企业家。如果没有创新,经济生活将会达到静态均衡。科技与创新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endprint

四、凯恩斯以后的国家竞争力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 Keynes,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发表,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也对国家竞争力作出了新的解释。

(一)用宏观经济指标描述国家竞争力表现

传统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划分为两个部分:经济学原理和货币论。凯恩斯否定了这种划分,认为正确的划分应该是:一方面是研究单个厂商或行业经济行为的理论以及既定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报酬的理论,另一方面从整体来研究总产量和就业的理论。实际上把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革命”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一套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水平的方法。国家竞争力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各种宏观经济指标成为描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表现最直接和可靠的工具。如果用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潜力、经济结构和技术创新来描述国家竞争力表现,这几个方面都可以找到具体的统计指标。在宏观经济学的指导下,抽象的国家竞争力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经济指标,这些指标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进行合成,各国的竞争力水平就可以直接比较。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竞争力

传统经济学通过生产要素来解释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然而,历史上中国、印度的生产要素充裕程度远远超过西方,但在近代却落后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优势的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都获得巨大成功,国家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这显然无法用传统经济学解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论述包含了制度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正式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研究国家兴衰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1973、1981)通过制度变迁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绩效。他认为,经济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因素,“制度提供基本的结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们通过这个基本结构来创造秩序并减少交换中的不确定性。”[16]制度变革刺激了科技创新,从而导致经济的增长。“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17]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制度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基石,哪个国家能保护产权,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最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完善制度,就会激励国民进行科技创新、财富创造,在国家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关注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的一门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发展助推竞争力提升,同时也是竞争力提高的表现。发展中国家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后发劣势,发展经济学立足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威廉·刘易斯(W. A. Lewis,1954)认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工业部门的扩张,而这种扩张的前提和基础是资本积累。[18]但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资本市场和脆弱的金融体系抑制资本积累,这就需要政府集中资源进行资本积累。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都强调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劳尔·普雷维什(Paul Prebisch,1950)的中心-外围理论从国际分工角度[19],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从生产要素流动角度[20],都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他们都支持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通过政府主导迅速改变产业结构来提高竞争力。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走向衰败,拉美国家也陷入危机,国家干预受到强烈质疑,主张全面自由化的华盛顿共识风靡一时。但华盛顿共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再次陷入危机,俄罗斯及一些转轨国家脱离国情的“休克疗法”使国家竞争力急剧下降。对此,林毅夫(2012)以“新结构经济学”的尝试进行反思,强调政府与市场应发挥各自的作用。[21]

五、现代国家竞争力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可持续发展、软实力等新思潮的提出,进一步扩展了国家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迈克尔·波特集竞争力理论之大成,其分析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国际组织系统地总结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各国的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

(一)国家竞争力分析框架的扩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罗保·罗默(Paul Romer)、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等人重新思考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强调规模经济、外部性、人力资本等因素的作用,论证了内生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人通过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化等理论纳入规范的贸易分析之中,解释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国家间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新国际贸易现象,建立了新国际贸易理论。新增长和新贸易理论通过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模型,扩展了国家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可持续发展概率的提出使人们日益关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国家竞争力也要将环境与生态纳入其分析框架。约瑟夫·奈(Joseph Nye,1990)从国际政治视角,提出“软实力”概念,强调文化、价值观对国家竞争力的作用。[22]查尔斯·汉普登-特纳(Charles Hampden-Turner,1993)等通过对经济表现长期卓越的西方国家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提出“创造财富的能力既然与国别有关,会不会也与文化有关?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23]这些新的思潮使国家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越来越全面和复杂,国家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而是全方位的发展竞争。

(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及其扩展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85、1990)是竞争力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竞争力理论和国家竞争力的概念。他指出:“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生产力。国家的基本目标是为其人民提供高水准的生活,实践这一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24]他认为在现代全球经济下,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无法充分解释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他力主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其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24]。低层次成本优势很容易被模仿,“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包括:高级技术所有权、在单一产品或服务上的差异”,关键是创新能力。竞争优势最典型的因素有:新技术、客户需求转变或新需求诞生、新的产业环节现身、压低上游成本或增加取得途径、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9]波特提出分析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认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四个基本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另外,机会和政府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两个变数。[9]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既重视供给,也重视需求;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分析,特别重视创新对竞争力的影响,可以说综合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关于国家竞争力的各种研究成果。在波特之后,后人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钻石模型”,如双钻石模型(Rugman,1991)、多因素钻石模型(Cartwright,1993)、国际化钻石模型(Dunning,1993)、九要素模型(Dong-Sung Cho,1994)等。endprint

(三)一些学术机构对国家竞争力的专门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国家竞争态势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政治领域,国家竞争力都成为一个热门议题。国际组织、各国学术机构对竞争力的专门研究不断涌现,其中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MD)定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影响最大。WEF自1979年起每年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2013年9月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3—2014》用114个指标对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分为3大类12个“支柱”,分别是基本需求(Basic requirements):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和基础教育,效率提升(Efficiency enhancers):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务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应用、市场规模,创新与成熟(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商业成熟度、创新。在148个经济体中,竞争力前三名是瑞士、新加坡、芬兰,中国排第29名。[25]IMD自1989年起每年发布《世界竞争力年鉴》,根据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官方统计(占2/3),和针对私人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占1/3)评估名次,《世界竞争力年鉴2013》从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4个方面,用333个指标对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评价,前三名是美国、瑞士、中国香港,中国大陆排第21名,较2012年提升两个位次。[26]很多国家以本国为中心开展了国家竞争力研究。在我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发布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1》。

六、几点启示

约翰·穆勒指出:“在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实践都长期领先于科学。”[5]人类实践和社会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国家竞争力理论不断完善。经济学诞生两百多年沉淀形成的思想精华为我们研究国家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回顾这些经典文献,一方面,可以发现不同学说对国家竞争力的共性认识,把握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可以总结经典理论对国家竞争力认识的转变,把握国家竞争力理论发展的动态。

(一)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目前国内外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尽管不同的研究对国家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评价存在差异,但对经典文献的回顾表明,至少有三个因素是公认的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1.人才。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这句话至今依然发人深省。古典学派把生产要素归结为两种:劳动和适当的自然物品。无论哪种生产要素,人都是决定力量。人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是发展生产最根本的因素。马歇尔指出:“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投在人身上面的资本。”[11]有关国家竞争力的各种学说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增强人才竞争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2.科技。科学技术是提高国家竞争力最直接的因素。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7]18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0世纪初发端于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崛起。哪个国家首先把握住科技创新的机会,就能迅速提高国家竞争力,成为世界强国。

3.制度。制度通过其对生产与交换的成本来影响财富创造,影响长期经济绩效。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保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往往要求制度变革,制度变革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古典经济学正是基于反对封建制度而主张自由放任,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缺陷。率先进行制度创新的国家会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正如诺斯所言:“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16]

(二)对国家竞争力认识的转变

通过回顾经典文献,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人们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经历了五个转变。

1.竞争思维:从单向到多维。早期的竞争思维是单向的,把国家竞争力视为某一种能力。例如,在重商主义者眼中,国家竞争力是获得金银之能力;重农主义把国家竞争力理解为农业生产力;古典学派注重对商品生产的研究。到了新古典学派那里,生产与消费并重,形成了一个分析国家竞争力的初步模型。此后,竞争思维逐渐走向多维,国家竞争力发展为一个集合多种能力的综合指标。WEF、IMD对国家竞争力的解释都是涵盖诸多方面的庞大体系。我国首部国家竞争力报告用产出与投入两个系统进行分析。在产出方面,以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创新5个方面衡量国家竞争力的表现;在投入方面,从主体素质、国内供给、国内需求、国内联系、全球联系、公共制度6大类,37个分项,共199个指标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形成。[28]

2.竞争战略:从经济竞争到发展竞争。各国的发展战略由最初争夺资源与市场,追求财富最大化的经济竞争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竞争。国家竞争力不是简单的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是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可持续地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是为国民提供更多的福利,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经济只是达到幸福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由追求经济发展转变为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发展战略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竞争机制:从“看不见的手”到“两只手”互相配合。从竞争机制来看,古典经济学主张以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提高国家竞争力,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现代经济学认为,完全的自由放任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制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不可错位,但要相互配合,相互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要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尤其在基础科学、高新技术等领域,需要政府大力投入。对于后发国家来说,面对强手如云的国际市场,如果单靠企业自己发展,很难形成竞争优势。企业的成长一方面有赖于政府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当今对国家竞争力的各种研究,都是既重视市场因素,也重视政府因素。endprint

4.竞争模式: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早期国家间的竞争被视为你争我夺的零和博弈,对领土和资源的争夺为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认识到零和博弈的成本太高,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二战后,国际秩序基本稳定,全球性协调机制日益增多,全球治理平台正在逐步形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空前提高,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正和博弈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理念。中国的一系列发展理念表达了中国致力于通过正和博弈的模式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愿景。例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平发展道路分别体现了国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之间的正和博弈。

5.竞争路径: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高的路径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到投资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古典学派主张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资源禀赋提高竞争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投资的重要性,凯恩斯主张在市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由政府进行投资。而迈克尔·波特认为,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要素投入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作用日趋减少,一国竞争力的大小不再取决于依赖要素的比较优势,而是取决于源自创新的竞争优势。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根本路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M].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3]弗朗斯瓦·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8.

[4]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邸晓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7.

[5]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赵荣潜,桑炳彦,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4,13.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

[8]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下卷)[M].赵荣潜,桑炳彦,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9-122.

[9]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3-47,67-69.

[10]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54.

[1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8-199,232.

[1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46.

[13]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贾湛,施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

[14]Solow R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15]Solow R 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312-320.

[16]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62,3.

[17]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

[18]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 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47(3): 139-191.

[19]Raul Prebisc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1950.

[20]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ondon: Duckworth,1957.

[2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苏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22]Nye J S. Soft power[J]. Foreign policy,1990 (80):153-171.

[23]查尔斯·汉普登-特纳,阿尔方斯·特龙佩纳斯.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5-6.

[24]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李明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66,160.

[25]Schwab K,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e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R]. Geneva: SRO-Kundig,2013.

[26]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13[R]. Lausanne,2013.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98.

[28]倪鹏飞.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7-53.

(责任编辑 吴晓妹)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学竞争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感谢竞争
别在必败的领域里竞争
经济学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