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文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是阅读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一、把自主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看待
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常常比该问题获得完美解决的结果更重要。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界定、问题的提出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探究,区别于一般的浅尝辄止的学习方法。当学生能够就文本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问题时,实际上反映他已经在逐渐地把握文本的内容与积极领会作者的意图。因此,自主提问可以也应该是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水平越高,其能力就越强。判断一节课或优或劣,并不在于学生对教者预先设计好的梯度问题做出是否完美的回答,而在于学生能否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探讨与交流,甚至出现激烈的争辩与思想交锋。具体讲,可以提出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要求学生就一篇课文的学习自主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可以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的问题,经独立思考自己无法解决的,在合作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内讨论无法获得解决的进行组际交流,组际交流无法解决的作为共性问题在班级内集中集体智慧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问题获得解决,学生获得的绝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复杂问题。
2.要求学生就自己提出的问题与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本次学习中,我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它们的价值是什么?我当时为什么能提出这么优质的问题?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我有哪些收获?
二、教师的提问应成为引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引导和示范
教师可以从多种视角向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有效的提问技巧方面给予学生示范。概括地说,提问的视角主要是文本的阅读取向与思维取向。就后者来说,有以下这些:
1.分析。比如《古诗词三首》: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体会到怎样的情趣?
2.比较。比如《白杨》与《荷花》,都是以物为题,但是在思想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3.概括。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从李大钊女儿的回忆中,你感觉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4.具体化。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严厉与宽容,都是爱,你还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5.推论。比如《老人与海鸥》:从老人与海鸥的互动中,可以导出什么结论?
6.预测。比如《桃花心木》:如果种树人定时定量给桃花心木树苗浇水,将会发生什么?会给人怎样的启示?
7.理清思维过程。比如《桃花心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自律”课文的这一思想,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8.追问元问题。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为什么会问“要是卖不出火柴,小女孩回家会怎样”这个问题呢?
为了叙述的方便,上面把问题分为阅读取向与思维取向,在实际教学中,这二者往往呈交叉关系,也可以说是综合取向。往往是通过问题的解答,学生既理解了文本内涵,又发展了思维。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有效的问题情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有可能提出问题;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有可能尝试和探索。
(一)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时机。
1.学生无疑的时候。在学生思维比较顺畅,似乎没有问题可提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疑问。比如,《乡下人家》课文“……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学生理解字面意思没什么问题,但是对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的心情,可能难以觉察到。老师应该提醒学生,有的意思的表达,在用词上一有差别,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区别。看看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这就把学生引导到句子中写竹笋长出地面的“探出头来”,从而产生阅读疑问。
2.在学生有疑的时候。在学生隐隐约约看出了文本的矛盾处、情理之外处,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放大学生的疑问。比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我们的交谈很融洽……”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有所疑惑,明明是叶老在指导小学生肖复兴作文,肖复兴为什么不写“叶老指导”,而是写“我们的交谈”?老师可在此时提示学生:肖复兴来到了叶老的家里,从肖复兴对这次见面的叙述里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吗?从而聚焦、放大学生的疑问,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空间。
1.文本的重点、难点处。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不被学生注意的知识点处,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如电光火石,照亮学生的思维。比如,《去年的树》中的:“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课文中写鸟儿两次对着灯火看,表达了鸟儿对树的无限情意,是文本的重点却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学生会因为字面意思容易理解而忽略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教学时,老师可提示学生,鸟儿历尽千辛万苦找树,只找到火柴点燃的煤油灯火,从课文对鸟儿两次看灯火的叙述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从而把学生引导到“两次看”所表达的鸟儿的情感。
2.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具体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学习体验相联系,学生就有可能提出丰富多彩的问题。比如,《孔子拜师》“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孔子拜师以后怎样向老师学习,课文写得很简略,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学习经验丰富孔子向老师学习的内容。对孔子的“随时请教”,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从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摇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