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才能“作风优”

2014-05-27 16:50郭颖
党建 2014年5期
关键词:沈浩焦裕禄作风

郭颖

今年春节,央视《新春走基层》推出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采访中,有的回答家风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有的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有的是“不啃老,不坑爹”……每个家庭各有不同的家风内容,其真挚朴实的回答让人感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反映其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好的家风,才能树立好的作风、党风、政风,才能以公道正派的形象赢得群众认可。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的文化传统,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传承。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了《颜氏家训》一书,书中有句话,“笃学修行,不坠门风”。意思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领悟先贤的智慧和高尚品德,才能将良好的风气传承下去。名人有良好的家风,老百姓也有自己的良知。“身正不怕影子斜”、“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举头三尺有神明”等等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本身就是家风的体现。时代在进步,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真抓实干、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一直都是我们每个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

家风问题不是个人小事,更不是家庭琐事,它直接关系着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老百姓判断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一个重要方面要看其家风好坏。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不仅要作勤于学习的表率,还要激发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使良好的学习家风薪火相传。李克强总理曾说:“自古‘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党员干部要把甘于清贫作为培育良好家风和作风的价值追求,把优良的品德操守留给子女,这样,才能为家人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为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与祥和。

倡导“家风正”,党员干部需管好家人。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党员干部严格要求家人,既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爱护。人人都有个人利益,但不能因此以权谋私;人人都有家人朋友,却不可因此损公肥私。唐代诗人罗隐在《夏州胡常侍》一诗中说道:“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意思是说,为官者要献身国事,不要去为子孙谋家财。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中学毕业以后,想去一个好单位。焦裕禄教育她说:“你跟群众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随便到一个好单位?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后来,焦守凤通过招工去了供销社副食品加工厂,在那里卖咸菜、酱油。焦裕禄对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风范,值得我们学习。

传承家风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也应当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每个党员干部要通过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顶住人情风、耳边风,以对党负责、对群众关爱、对社会担当的态度,养成清正家风,培育优良作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被誉为“农民兄弟贴心人”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常年在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女儿的照片,照片背面是女儿稚嫩的一行字:“爸爸我爱你,你别做贪官。”这是沈浩离开家到小岗村时,十岁女儿写给他的临别赠言,这也是沈浩清廉家风的一个真实写照。我们只有自觉做到像沈浩那样,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教育示范作用,才能为树立良好的作风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有良好的家风,何愁作风不优、党风不清、政风不淳。

(责任编辑:黄武)

猜你喜欢
沈浩焦裕禄作风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其实我很想哭
拦喜
焦裕禄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们说焦裕禄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
学习焦裕禄 争做好干部